六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七 李白诗二首

这首李白的《送友人》,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佳作。诗一开头便展现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山水画卷:“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北城之外,绕城的河水像一条白练汩汩东流。“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对偶工丽,色彩鲜明;山“横”、水“绕”,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就在这秀丽的青山秀水之间,友人将要上路远行了。诗人与友人策马并辔而行,送了一程又一程,已经到了城外,依然难舍难分。 中间两联,直抒离别的深情。“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是说从这里分别之后,友人就将像孤独的蓬草那样随风而转,飘摇万里之外。怎不叫人牵挂! 这一联是流水对,有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上句想象友人旅途中飘零之感,下句抒写别后故人相思之情。这一联对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渲染出浓郁的离别氛围,却点到即止,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在这时,两匹马仿佛也善解人意,不愿分离,昂首向天,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班马,是离别的马。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直到友人走远了,马的悲鸣声,似乎仍在空中回荡,长留在诗人心中,也伴送着友人的万里行程。

李白这首送别诗写得情深意切,却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而自然流畅。青山、白水、浮云、落日,构成高朗阔远的意境。

《月下独酌》表达了李白苦闷与孤独的内心世界,诗歌通过独白的方式,在心灵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充分展示了李白的精神世界和飘逸浪漫的诗风。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处,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本诗题目是“月下独酌”,表面看,诗人邀请月亮、身影一起欢娱,能够自得其乐,可是始终只能邀月与影为伴,诗人的难以摆脱的孤寂与悲凉九可想而知了。 一、基本积累: 1、解释下列字词

(1)孤蓬( ) (2)班马( ) (3)酌 ( ) (4)徒 ( ) (5)将 ( ) (6)相期( )

(7)邈 ( ) (8)无情游( ) 2、查阅有关李白的资料,并作摘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熟读精思: 1、《送友人》中“青”、“白”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送别环境。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友人》中有“这”意思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下独酌》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三、作者剪影: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四、拓展迁移:

阅读李白《行路难》诗,回答问题 行路难①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②,忽复乘舟梦日边③。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

①此诗是李白遭到谗毁而被排挤出长安时所作

②垂钓碧溪 上:姜太公未遇文王前,曾一度在磻溪钓鱼

③乘舟梦日边:伊尹将受商汤聘用时,梦见乘船经过日月旁边。日月比喻天子、皇后 1.诗人面对华美的酒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中,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在第7句和第8句中用了两个典故,诗人用典的作用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测验

古诗文积累: 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 。 2、竹喧归浣女, 。

3、 ,烟波江上使人愁。 4、挥手自兹去, 。 5、我歌月徘徊, 。 6、 ,玉碗盛来琥珀光。 7、 ,对影成三人。 8、绿树村边合, 。

是非题(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打√,错的打×) 9、《登幽州台歌》中的“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 ) 10、《黄鹤楼》一诗以楼在鹤去,白云悠悠的景象抒发了岁月不再的感慨。 ( ) 11、《黄鹤楼》中诗人崔颢以黄鹤自喻,表现天马行空的情怀。 ( ) 12、《过故人庄》描写的是重阳日赏菊,喜庆丰收的景象。 ( ) 1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句一“浮云”“落日”来表现“游子”和“故人”的惜别之情。 ( ) 课外文言文

郑人为盖

郑之鄙人学为盖①。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②。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欲学为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垦壤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③种黍,弗听,而仍其旧。顷之大旱累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

故曰:“旱则具舟,热则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 【注释】①盖:伞。②弃:放弃。③秸槔(jié gāo):井边助人提水的工具。④兵:兵器。⑤泄水:排水。⑥顷之:不久。⑦具:准备。⑧裘:皮衣。 1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郑之鄙人学为盖 ( ) ( ) 1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旱则具舟,热则具裘。

16、上文揭示的一个道理是 现代文阅读

(一)梯子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呀,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 爸爸看了看他九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

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解开了风筝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

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 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你才下来。”

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了,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是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泳时跳进水里去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旁。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 停了一会,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别人的当。”

但是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然而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 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粒还没有熟透的橘子。 爸爸喊了:“一??二??三!”

咬紧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噗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他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的脸上。他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园的一角跑去。

17、文中画直线句说“但是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说服”,其依据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18、文中两句画浪线的句子是对儿子的 描写,这两句话分别写出儿子怎样的心情。

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粒还没有熟透的橘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