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先前王世贞文气纵横,后生们纷纷效法,类似于当时西昆派崇拜李商隐,江东人崇拜黄庭坚。楚地袁氏想改变这种风格,用汉家旗帜改变赵家旗帜,可是人们不能都对他服帖。但是新陈代谢,优秀作者有的孤军杀出,有的蜂拥群起,神鹰挣脱束缚而翱翔云霄,天马行空驰骋万里,即使王世贞见了,也会感叹他们得风气之先,发出‘振奋自己’的感叹。白居易说过‘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难道说得正是这些吗?”
郑超宗说:“我们这些草根士人,哪里敢轻浮地批判先觉??只是古代贤人一定有所寄托,例如晋朝皇甫谧沉迷读书,杜预是《左传》癖,老子写《道德经》,昆耶作《佛法》,即使是圣人,他们历经世代交替,也不能了断文字姻缘,何况我们呢?(我)曾经反复研读诸位贤士的文章,读一遍可以消解愁绪,两遍可以流泪,三遍下来觉得有大病去体的快感,或许接近父母去世两周年的祭礼之日援琴弹奏的感受吧?”
我说:“确实是这样。开元年间,将军裴民旻守孝在家,到吴道子那里请他在东都天官画鬼神,来求助冥福。(吴道子)回答说:‘将军你为我为我舞剑一曲,希望借助于剑的猛厉来通达幽冥。’裴旻答应,脱去丧服,装备好奔马,左旋右转,挥剑入云,高达数十丈,像电光下射,裴旻伸手拿着剑鞘接住(飞下来的)剑,剑透穿进了剑鞘。旁观的人有数千人,没有不震惊的。吴道子于是拿起毛笔在壁上画图,如同大风忽起,成为天下的壮观景致。” 郑超宗是洒脱磊落的侠义丈夫,文章高超豪迈,社会名流见了他会避让,拿出他的精锐眼光,把那些时贤的文章编选为《文娱》,这也是如同吴道子在东都画壁画啊。像谢灵运在清宴中找到欢愉,谢澄在欣赏澄江美景中得到乐趣,都不能足以和《文娱》的壮观相比。
眉道人陈继儒写于砚庐中。
19. 忆 愁
20.①思乡之情。颈联写折梅使诗人感到乡愁,渴望与亲人团聚。②老去之愁,尖意之愁。尾联写诗人看见渐长的梅花,催人白头。③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诗人从梅花着手,从对故人思念联想到岁暮之愁,最后联想到自身,这是由作者的经历和时代背景决定的。 【解析】
1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的能力。答题时要借助该字含义、 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前两联“忆”遥领故人对自己的相忆,故人送客见雪见梅情不自禁“忆”起我,表达了对故人思念自己的深深谢意和心心相印的情谊。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诗人千愁百感,攒聚一身,渐生白发。因此此诗前两联围绕“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
答案第9页,总1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情怀。
2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本诗首联赞美装迪的早梅诗:你在蜀州东亭看到梅花凌冬盛开,诗兴勃发,写出了如此动人的诗篇,倒像当年何进在扬州梅那般高雅。颔联上承“动诗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心心相印的情谊。同时“此时”结合注释可知,诗人和朋友郑经历安史之乱,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百姓的担忧。颈联写的是,幸而你未折梅寄来勾起我岁暮的伤感,要不然,我面对所折的梅花一定会乡愁缭乱、感慨万千的。早梅开花在岁末春前,它能使人感到岁月无情,老之易至,又能催人加倍思乡,渴望与亲人团聚。尾联写的是,江边的这一树梅花啊,如今也在渐渐地开放,好像朝朝都暮催人老去,催得我早已白发满头了。倘若你再把那里的梅花寄来,让它们一起来折磨我,我可怎么承受得了!催人白头的不是梅,而是愁,有忆友之愁,暮年老去之愁,思乡之愁,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等,这千愁百感攒聚一身,此头怎能不白?此诗通篇都以早伤愁立意,前两联就“忆”字感谢友人对自己的思念,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 【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