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液体制剂制备过程的各项基本操作。
2. 掌握常用溶液型液体制剂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 3. 了解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 二、 实验原理
(一)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概念
液体制剂(liqui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
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溶液型液体制剂分为低分子溶液型和高分子溶液型。常用溶剂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或混合液、脂肪油等。
1.低分子溶液剂 系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
的均相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制剂。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甘油剂、酊剂、醑剂和涂剂等。溶液型液体制剂为澄明液体,溶液中药物的分散度大,能较快的吸收。
2.高分子溶液剂 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液体制剂。高分子溶液剂以水为溶剂的,称为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或称胶浆剂。以非水溶剂制备的高分子溶液剂,称为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由于高分子的分子大小较大(100nm以下),因此也属于胶体。高分子溶液剂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 (二)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其中溶解法最为常用。芳香水剂和醑剂等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如以挥发油和化学药物为原料时多采用溶解法和稀释法,以药材为原料时多用水蒸气蒸馏法。酊剂的制备还可以采用渗漉法。
胶体溶液和高分子溶液的配制过程基本上与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类同,但将药物溶解时宜采用分次撒布在水面或将药物粘附于已湿润的器壁上,使之迅速地自然膨胀而胶溶。
根据液体制剂的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可加入一些必要的添加剂,如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抗氧剂、矫味剂、着色剂等附加剂。
制备时,通常液体药物量取比称取方便。量取体积单位常用ml或L,固体药物是称重,单位是g或kg。相对密度有显著差异的药物量取或称取时,需要考虑其相对密度。滴管以液滴计数的药物要用标准滴管,且需预先进行测定,标准滴管在20℃时1ml蒸馏水为20滴,其重量差异可在0.90~1.10g之间。药物的称量次序通常按处方记载顺序进行,有时亦需变更,特别是麻醉药应最后称取,且需有人核对,并登记用量。
量取液体药物应用少量蒸馏水荡洗量具,荡洗液合并于容器中。
加入的次序,一般以助溶剂、稳定剂等附加剂应先加入;固体药物中难溶性的应先加入溶解;易溶药物、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后加入;酊剂特别是含树脂性的药物加到水溶性的混合液中时,速度宜慢,且需随加随搅。为了加速溶解,可将药物研细,以处方溶剂的1/2~3/4量来溶解,必要时可搅拌或加热,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以及遇热反而难溶解的药物则不应加热。固体药物原则上应另用容器溶解,以便必要时加以过滤(有异物混入或者为了避免溶液间发生配伍变化者),并加溶剂至定量。
最后成品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选用清洁适宜的容器包装,并以标签(内
服药用白底蓝字或黑字标签;外用药用白底红字标签)表明用法用量。
三、实验内容
(一)实验材料与设备
1.实验材料 薄荷油、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碘化钾、碘、硫酸亚铁、枸橼酸、蔗糖、甲酚、大豆油、氢氧化钠、软皂、纯化水、胃蛋白酶、稀盐酸、甘油。
2.仪器与设备 恒温水浴箱。 (二) 实验部分
A.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
1.芳香水剂(薄荷水)的制备(分散溶解法) 处方
薄荷油 0.2ml 纯化水加至 100ml 制备
(1) 取薄荷油,加1.0g滑石粉,在研钵中研匀,移至细口瓶中。 (2) 加入蒸馏水,加盖,振摇10min。
(3) 反复过滤至滤液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