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规6.3.3条,梁端支座抗震设计时,如果受压钢筋配筋率不小于受拉钢筋的一半时,梁端最大配筋率可以放宽到2.75%(原来为2.5%),当选择该项时,同时执行这一条,否则还是按最大配筋率2.5%来控制。
6.9结构中的框架部分轴压比限值按照纯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一般不选,少墙框架等应选择此项;
6.10柱配筋计算原则:按单偏压计算,双偏压复核
单偏压计算只考虑平面内的弯矩和轴力,在同一组设计内力中,当两个方向的弯矩都很大时,可能配筋不足。
双偏压计算同时考虑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弯矩和相应的轴力,但结果不唯一。
程序按照双偏压计算时,按照第一组组合内力进行计算,初步给定角筋和腹筋,从第二组组合内力起,验算初步配筋,并按照先角筋后腹筋或按弯矩比例增大的方式给出配筋结果。程序计算没有考虑配筋优化,故配筋可能偏大。
具体应用宜按单偏压计算,并对计算结果按双偏压校核。对于异形柱框架结构中的异形柱和特殊构件定义的角柱,程序自动按照双偏压计算。
操作要点:初始值为单偏压计算,推荐采用以下方式: (1) 单偏压计算,双偏压验算(推荐);
(2) 双偏压计算,调整个别配筋偏大的柱; (3) 考虑双向地震时,采用单偏压计算。 注意事项:(1)对异形柱结构程序自动采用双偏压计算。
(2)对单偏压和双偏压计算结果应进行认真复核,因为两种计算方式都有可能出现不合理的计算结果,如发现错误应予以调整。
7、配筋信息:
33
7.1梁柱及边缘构件箍筋强度
箍筋的选择依据同上。
混凝土构件的箍筋的主要作用有:
1)抗剪,提供混凝土构件的抗剪承载力,其衡量指标为构建的面积配箍率;
2)约束混凝土,提供混凝土竖向构件的横向约束,其控制指标为配箍特征值确定的构件体积配箍率。
3)约束钢筋,提供纵向钢筋的侧向支撑,防止钢筋压屈。 通常情况下根据梁柱受剪承载力和配箍特征值的大小以及保证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选择钢筋品种。对于框支梁柱及约束边缘构件宜采用HRB400钢筋,对于一般框架梁柱和构造边缘构件选择HPB235钢筋。
操作要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构件构件箍筋及分布钢筋强度。初始值梁、柱、墙箍筋,边缘构件箍筋强度都为210 N/mm2。
注意事项:此处设置的钢筋强度应与PMCAD建模时设置的相同。
7.2梁柱及边缘构件主筋强度
Satwe进行构件计算时,按照本参数取得主筋的强度,不同于PM模型输入时的钢筋型号选择,后者用于出图时的钢筋符号表示。输入时建议必须将二者对应起来。
主筋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符合建筑用钢材的标准,尽量选用规范推荐的钢筋品种; 2)考虑构件的受力情况,使所选用的钢筋强度能充分利用; 3)考虑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能得到保证; 4)考虑钢筋的锚固长度得到充分的保证;
34
5)市场供应情况; 5)尽可能减少结构成本。
综合以上因素,通常情况下,应按如下原则选择钢筋:
1)受力较大的构件,如大跨度的梁、板构件,框支梁、柱构件,约束边缘构件等,宜采用HRB400钢筋;
2)小跨度的梁,普通框架柱及混凝土墙的构造边缘构件宜宜采用HRB335钢筋。
3)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外墙,通常情况下由裂缝控制,宜采用HRB335钢筋。
4)楼板应采用HRB400钢筋,楼梯等根据跨度、荷载大小采用HRB400钢筋或HRB335钢筋。
操作要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构件主筋强度。初始值梁、柱主筋强度为300N/mm2,墙为210 N/mm2。
注意事项:此处设置的配筋参数应与PMCAD建模时设置的相同
7.3墙分布筋强度
一般情况下,墙的竖向分布筋由规范规定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