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之间的潜在冲突。三.创新动力的形成在企业具有创新技术机会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下,创新动力的形成有赖于上述各种冲突的消除或缓解。只有在如下条件下创新动力才能形成:(1)预期某项创新带来的风险利润高于社会或同行业平均利润。(2)要在企业发展和当前利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3)给研究与发展部门的一部分科研人员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去进行自由研究,使他们同科技界的一些领域、专业保持联系,以提高他们在技术界的声誉,使他们具有科技上的成就感。(4)要协调研究和发展部门、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门的关系,缓解和避免它们之间的潜在冲突。(5)企业过分的垄断,甚至不需要创新就能维持生存,“在非常集中的市场里,公司往往变得非常官僚化,没有能力发展某种形式的创新”。因此,市场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才有利于企业创新动力的形成。(6)创新项目的选择,应落实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应尽可能与有关政策和公众、社会集团的需要相一致,尽可能得到政府的资助和各界的支持,使创新具有良好环境。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是创新研究的核心问题。所谓激励是指运用产权、宏观政策、市场等力量、手段,以影响、推动创新活动。创新激励的方式可分为以下四种:(1)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所谓产权,是指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由于产权规定了人们与创新成果的所有关系,这究使产权成为激励创新的一个重要制度。产权的确定是最经济有效、持久的创新激励手段,因为确立产权关系的费用并不高,它使资产所有者与资产发生最直接的经济关系,资产所有者因此成为资产能够增殖的最直接的当事人。产权的法律性、持久性又使人们具有一种安全感。技术创新活动在这样一种制度氛围中会获得强大的激励。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证明了这一点。(2)技术创新的市场激励。人们一般认为,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体系和相应的内在运作规律,发挥着提供信息、经济激励和决定收入分配的三大功能。从创新活动的角度来看,市场的最大功能在于,市场通过对技术创新进行自组织的过程,能够自发的培育创新、激励创新。人们在利用市场保护创新方面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如,缩短创新研制时间,加强促销手段和售后服务等。尤其是在商品信息传播非常快的今天,创新在时间上的抢先、一流的销售方式和便捷完善的售后服务,在抵制他人模仿对创新者的侵扰上比专利更为有效。这说明,市场自身确实能给创新者提供某种自然保护,为创新提供持续的动力。(3)技术创新的政府激励。市场本身并不能完全自发保证造就一个最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结构,不能自己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为了弥补市场激励创新的缺陷,世界各国采用的激励创新的政策及手段有,①教育;②科技发展战略;③科技政策;④资金;⑤各种各样的针对发明创新的奖励制度。(4)技术创新的企业激励。企业是技术创新实现的基本单位、主战场。企业内部对创新的激励是一切激励的基础。现时还告诉我们,迄今为止,大多数重大的技术创新是由股份制大企业完成的。这是因为,私有产权企业虽有强大的创新动力,但因规模小、责任无限、资金少和企业寿命受所有者年龄的限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有限的。而股份有限公司虽在产权激励上有所弱化,但其他一些方面的优势则增强了其创新能力。

10.为什么说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指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而制定的具有长远意义的行动方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在的包含着以下三层意思:①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着眼于未来的战略;②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整体战略;③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人为中心的战略。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这是因为:(1)它所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长久的、连续性的存在和发展。布伦特兰夫人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和”1996年3月江泽民在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也明确谈到这个思想,他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到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2)可持续发展理论突破了纯粹经济发展的狭隘界限,具有丰富和全新的内涵,指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它内在的包含着三个基本内容: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实现“提高效益、节约能源”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此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增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正确的认识自然关系以及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对经济发展作出必要的限制,以维护自然体系或生态系统的正常的和良性的循环,使人类的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相协调。社会的持续发展,是指在社会公平的原则下,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在不同代际之间能不断的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在可持续发展

的理论体系中,环境的可持续是条件,经济的可持续是基础,社会的可持续是目的。其基本观点是:以人类的长远的、持续性存在和发展为中心,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

11.技术创新的特征和规律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质是:将新技术所具有的新观念、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模式产品化、商品化,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从而最终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质表明,它具有三个最一般的特征:(1)市场性。技术创新是一个始于市场,又返回市场的双向作用的过程。它从市场出发,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然后将其进一步产品化、商品化。最终,技术创新的效果还要靠市场上是否成功来检验。(2)创造性。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是将技术发明引入经济系统,使生产要素获得一种次年的组合。这个过程兼有破坏性和创造性两个方面,既要破坏已过时的产品、工艺和管理,又要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专用技术、专用产品、知识产权或管理模式。既不是简单重复,也不是单纯模仿。(3)综合性。技术创新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它不仅包括在发明创造或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研究开发出新产品、新工艺的科技活动,而且还包括把成果转化为商业化生产经营的经济活动和市场活动。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科学技术能力,而且也是技术与经济、文化、组织和管理相结合的综合能力。技术创新的运行主要包括以下机制:(1)创新决策机制。技术创新决策的主要制约因素有:市场的需求与竞争;企业可以利用的技术成果;政策的支持和限制;资金条件;企业原有的基础。技术创新决策的实质便在于:企业必须面对市场需求,寻求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适合本身条件的最佳结合方向、结合途径、结合方式。创新决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决策:创新战略决策、研究与发展战略决策、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2)创新研究与发展(R&D)机制。R&D一般包括三种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它是创新的前期阶段,是创新的投入,是创新成功的物质和科学基础。R&D的实质在于:企业必须面对科技进步,寻找企业可以采纳的最佳技术方案,以尽可能的缩小体现在产品和工艺中的本企业技术水平与当代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3)创新实施机制。制约创新实施的主要因素有:企业原有的设备和工艺状况;企业职工队伍的劳动素质;可以利用的资源条件和供应途径;实施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其实质在于从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发,实现企业技术能力与创新技术要求的适应和匹配。(4)创新实现机制。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是企业通过积极的销售活动和售后服务,使自己的创新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占有、巩固并不断扩大市场,以实现创新所追求的目标-使企业实际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制约创新实现的主要因素有:用户的使用要求和消费口味;同类产品的竞争状况;产品的质量、品种、价格;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产品销售的渠道、方式、手段;产品售后服务状况。企业技术创新实现过程的实质在于:企业必须面对用户,面对竞争,努力提高创新产品的市场信誉,使之被市场和用户接受。(5)资源配置机制。创新是一种实践过程。资源来源及其配置是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在不同的创新模式中,应采用不同的资源来源渠道及其组合,形成不同的风险分担机制。企业根据创新预算把投入创新的资源,分配到研究与发展的各个项目及其相关部门,形成维持创新运行的物资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人才流。(6)创新的评价与控制机制。这种机制的主要功能是减少创新运行中的不确定性,确保创新的顺利运行。它包括创新项目评价、研究与发展活动评价、实施与生产评价等。(7)研究与开发部门、实施和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这种协同机制包括三者对项目的认同,三者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交叉,充分的信息沟通。 (8)创新的自组织机制。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处于利润动机的、动态学习的、经济系统的内生行为;市场具有自发培育创新的能力,市场过程是一个对技术创新进行自组织的过程;技术-经济范式的更替乃是有序模式跃迁的自组织进化过程。

12.论技术目标的来源、内涵、构成和作用(1)技术目标来源于社会需要,是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对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技术系统的功能所作的设定。(2)技术目标是对技术功能要求的陈述,它是在相应社会需求和进行技术预测的基础上确定的。功能陈述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定性陈述,即对技术项目拟达到的技术状态的概念描述。它使人们从宏观上对该技术项目的作用有总体的了解;二是定量陈述,即把定性陈述的内容数量化为技术参数。它使人们对该技术项目的作用有具体的了解,这对技术系统操作运转有重要意义。一般地说,定性和定量统一的技术目标是由一系列技术指标构成的一个体系,表现为:技术自身的指标系统,如技术的内在性能指标、技术的外部显示指标等;技术的环境效应指标系统,如技术的经济、社会效益指标和技术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指标等。(3)技术目标一般具有层级结构,即总目标是由一级、

二级、三级乃至四级子目标逐层协同后“突现”出来的。包括性能指标、外型指标、效益指标、危险性指标等。(4)技术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价值因素,又要考虑事实因素。理想的技术目标是技术合意性、技术可能性、技术正当性和技术可行性的交集。①技术目标中的价值因素是社会需求与技术性能之间关系的反映。其作用一是对技术方案起“生成器”的作用。即价值因素对各种事实因素进行选择,把能满足优势需要的事实确定为技术方案,从而缩小搜索范围;而是对技术方案起“检验器”的作用。即以价值因素评判技术方案的利害得失。相当于在判定“真假”的基础上再加上“好坏”的判断,从而对方案作出全面检验。价值因素决定着目标的合意性与正当性。合意性是确定项目、判定目标的初始动力。它决定着技术的现实需求和实际供给。目标的正当性作用在于尽量消除负的溢出价值;②技术目标中的事实因素是指进入技术方案的各种事实陈述,即以符号形式表征的技术要素。符号形式的事实可分为两大类:经验事实和理论事实。经验事实是关于个别性的符号编码,在语法形式上表现为个别存在陈述。经验事实在技术方案形成中起支撑点的作用。理论事实是关于对象一般性的符号编码,在语法形式上表现为普遍陈述。理论事实在技术方案形成中起导引线索的作用。事实因素决定着目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可能性属事实陈述,一般可通过前提分析和过程分析得出认同的结论。可行性是指对技术研制的投入与产出所进行的综合权衡。其实质是把合意而可能的技术再放到功利的天平上考虑为实现技术目标所付出的代价;③为使技术目标中的价值和事实因素得以具备,需进行市场预测、技术预测,并进行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市场预测是以技术市场为对象对技术需求的推测,主要方法是进行市场调查,目的在于弄清技术的供需情况以及技术可能实现的外部价值和内部价值进而制定出适应性的技术目标。技术预测是以技术为对象的预测,即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态势、动向、成果以及对科学、生产、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推测,主要问题是如何根据现实去认识未来。由于技术的外部价值受社会文化调节,所以,在确定技术目标,预测技术发展时,需进行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13.科学技术推动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1)科学和技术在本质上均反映了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属于广义的生产力范畴。科学同技术的差别仅在于科学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知识形态,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认知关系,属于间接生产力或一般社会生产力;而技术活动则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现实形态,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直接生产力。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密切了科学与生产的关系,并使科学和生产的性质呈现出崭新的特征。马克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产过程的科学分析,还揭示出科学技术成为发展生产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历史必然趋势。因为在劳动过程中,一方面,科学技术渗透于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并推动着它们的变革;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使社会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日益合理化、科学化,使科学管理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大因素。这两方面的情况表明,科学无论作为“渗透”因素或“组织”因素并入生产过程,都会变成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成为社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包含了以下丰富的理论内涵:①现代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相对于其他因素的贡献,已不可逆转的日益成为第一位的增长因素;②现代科学技术加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走向一体化,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超前发展;③现代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面貌的变化方面,已日益成为长期、持久的第一位的推动力量;④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资源,人无疑仍是决定意义的要素,其中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创造主体的知识分子和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劳动者,占劳动者结构比例的份额不断提高,作用不断增强,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位的人力资源;⑤在实践上,当代任何社会制度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都必须顺应客观规律和历史潮流,把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放在优先的第一的战略位置上,否则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3)科学技术长入社会经济系统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途径:①对于具体的生产过程来说,科学技术作为“渗透”因素和“组织”因素,“并入”生产过程,从而促进生产力要素及其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生产力的内涵型增长;②对于社会生产体系,由于科学技术的“并入”,可以更新、优化社会生产要素的组合,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创新,创造出新的生产力;③对于更大的社会经济运行系统,由于科学技术的“并入”,能有力促进社会基础结构和经济环境的改善,使经济运行状态日趋广阔、健全、高效,从而保证全面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二.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不仅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会改变整个社会生产的产品结构、劳

动力结构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不断变革和日益高级化。在历史上,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从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进入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就是由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所引起的。本世纪以来,第三产业的迅速兴起以及第二产业本身的结构性变化-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金密集型,进而向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过渡,也是由于科学技术在这些产业部门中日益扩大的应用所造成的。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经济结构变革,必然要影响到这个那个社会结构的变革。建立在工业产业革命基础上的社会是工业社会,在信息产业革命基础上的社会将是被称为“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的新的社会总体结构。三.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1)科学技术有力的推动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2)科学技术还有力的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和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3)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民主的扩大、文化的繁荣、教育的普及、道德水准的提高以及人类精神生活的现代化。四.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科技进步和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的根本导向是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不可逆的引进生产力性质的越来越社会化,从而同原来的生产力的社会形式-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和冲突,同原来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发生矛盾和冲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同社会化生产力在本质上没有冲突,可以有广阔天地容许生产力的发展。但公有制生产关系不是抽象的,二是具体的、历史的,它也需要适应生产力社会化的过程不断调整,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情况也是一样。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有助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避免社会动荡和冲突。科学技术革命本身没有阶级界、国界和民族界。任何现存不同制度的国家、民族,都要受到科技生产力的推动,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总规律,按照各自社会客观发展规律,引起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最后是条条大路通向人类的总归宿-共产主义。

14.点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天人合一”,“对象性关系”四个环境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一.人类中心主义(1)进步性:人类中心主义是伴随着西方人本主义的出现而产生的文化观念,起初,它对于唤醒人类的主体意识 ,摆脱自然对人的束缚、控制,实现人自身的独立,具有启蒙性的作用,使人类从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状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被逐步强化,在这个过程,它也激发了人们的创造热情,鼓舞人们战天斗地,不断的按照自身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自然,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推动着社会历史的整体进步。(2)局限性:人类中心主义发展到极端,必然导致无视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存在、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以及各种原始协调的关系,完全根据人自身的需要、愿望去掠夺、索取自然界,甚至无视自然规律的存在及其对人类的制约性。其最终结果必然导致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自然界存在状态的根改变,原来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的恶化,使人类的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陷入困境。纵观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后,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扩张,以及以此为指导的实践活动的展开,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关系日益加剧,出现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环境污染;②资源短缺;③生态系统失调。二.生态伦理学(1)进步性:生态伦理学是根据生态学的成果,并对生态危机的深刻反思而建立和发展的,其矛头直指“人类中心论”的价值观,号召人们从整体主义的哲学观念出发,尊重大自然的权利和价值,承担起对自然界进行保护、尊重、关爱的伦理责任。这种理论主张对于人们改变原有的“主-客体”分裂观念,实现人对自然的协调一致关系,促进人与自然持续、和谐的共同存在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尤其是在当今人类中心主义仍占主导地位,人类生存环境持续恶化,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的今天,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2)局限性:生态伦理学毕竟是本世纪以来形成的新兴学科,其理论主张尚存在着值得进一步讨论的方面:①按照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观点,人应该把自己看作生态系统中普通的一员,尊重和关爱每种自然物的价值和权利,甚至不得以任何形式剥夺自然物的存在权利和改变其生存形式。然而,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又必然要以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和变革作为前提和条件,没有这种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如此,便产生了人类的生存需要和自然环境权利之间的矛盾,要么就放弃对人类生存权利的追求,要么就要对自然事物的存在形式和形态作出变革。对于这种矛盾,当代生态伦理学始终没有找到使二者相互协调的桥梁和途径;②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能否真正建立?按照生态伦理学的观点,每种自然事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构成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只能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因此人必须对自然物尊重和关爱,承认其内在的价值。但是,无意识的自然环境能否成为道德的主体,与人之间能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