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专题复习(含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D

【解析】A.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第4s时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4m,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所以第4s时两者相距12m﹣4m=8m。故A错误;

B.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重力与拉力大小相等,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则重力相等,所以甲受到的拉力等于乙受到的拉力。故B错误;

CD、根据图象可知,甲的速度为v甲===3m/s,乙的速度v乙===1m/s;v甲>v乙,所以甲做速度为3m/s

的匀速运动,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故C错误、D正确。 4、C

【解析】A.由s﹣t图象可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

B.由s﹣t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静止,故B正确; 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v==5、B

=2.5m/s,故D正确。

【解析】运动员对扶拦施力时,我们看到运动员运动状态的改变,这说明运动员一定是受力了;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扶栏,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运动员由静止变为运动,这是运动状态的改变,不受力,仍能运动,体现了惯性的存在。

A.人用力推扶栏,扶栏给人一个作用力,体现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 B.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和质量有关,但本题只是体现的速度的变化,故B错误; C.人离扶栏而去,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任何物体都有惯性,由于具有惯性,她才会远离扶栏而去,故D正确。

6、B

【解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正确; B.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此时足球不再受到运动员的作用力,故B错误; C.用头顶足球时,头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7、A.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及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理学中的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A.球由静止到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是因为受到脚对它的作用力.故A正确;

B.足球沿水平地面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距离与重力的方向垂直,所以足球运动时重力没有对足球做功.故B错误; C.足球滚动过程中由于受到摩擦阻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慢慢停下来,故C错误;

D.足球最终停止运动是受到摩擦阻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不是因为失去了脚的作用力,故D错误. 8、A

【解析】A.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羽毛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即改变了羽毛球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和羽毛球给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B错误;

C.羽毛球在空中运动时,不再与球拍接触,不受推力,只受重力和空气的阻力。故C错误;

D.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不是力,只能说具有惯性,不能说受惯性的作用;因此,羽毛球离开球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球具有惯性。故D错误。 9、D

【解析】(1)测量时根据精确程度要求的不同,选择分度值适当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3)根据速度的公式求出速度;

(4)根据速度的公式求出速度,然后进行对比。

A.测跳远的成绩时精确到1cm就可以了,所以测量时选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故A错误;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这说明看台与小明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选取的参照物是小明自己,故B错误;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v≈7.14m/s,故C错误;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则小明所用的时间为:t=200s,而小亮的成绩是240s;因通过的路程相同,小明用时更短,则小明跑得更快,故D正确。 10、D

【解析】本题考查了机械运动及惯性。50m/s=180km/h,超过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自行车显然达不到,A错误;骑车转弯时,自行车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所以运动状态也发生了改变,B错误;惯性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不变惯性不变。自行车下坡时速度变快是因为重力势能转化成为动能,所以C错误;骑行过程中,自行车相对于路边的建筑,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二、填空题

11、惯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人耳处。

【解析】(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舰载机降落在航母甲板上,舰载机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前滑行。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阻拦索的拉力使舰载机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甲板上的工作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人耳处减弱噪声。 12、34; 42.5。

【解析】求汽车的速度必须知道行驶的距离和相应的时间:

(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0.25s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0.25s的时间;在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在与汽车相遇返回到测速仪时,超声波行驶了0.15s;这两次汽车与测速仪的距离差就是汽车行驶的距离;

(2)找出汽车在两次接收到信号间隔过程中所用的时间(汽车运动的时间为从第一次与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结束。求出这个时间,就是汽车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汽车速度。

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则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25s=85m;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15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15s=51m;

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3=s1-s2=85m-51m=34m; 这34m共用时:t3=△t-t1+t2=0.9s-0.25s+0.15s=0.8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3==s3/t3=34m/0.8s=42.5m/s 13、马(或自己);20。

【解析】诗人孟郊骑在马上以马(或自己)为参照物,百花与马(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百花是运动的,即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

根据v=可得所用的时间:

t===20h。

14、0 16 等于 【解析】

解:(1)由图象可知,在4s~8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到的合力为0N;其速度为4m/s,其运动的路程为:s-vt=4m/s×4s=16m;

(2)由于在4s~8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牵引力与摩擦力相等,故摩擦力为10N;在0~4s内小车做加速运动,但其压力和接触面均不变,所以摩擦力也不变,为10N。 故答案为:0;16;等于。

(1)根据图象判断小车在不同时段的运动状态,知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小车受到的合力为零。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可计算其运动的路程。

(2)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等无关,据此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了通过读取速度-时间图象,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以及根据二力平衡和影响摩擦力的条件,判断摩擦力的大小等,有一定综合性。 15、 (1). 左 (2). 10 (3). 可能 【解析】

【详解】地面与木板B的下表面光滑,说明物体B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

物体B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向右的推力和物体A对B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B=F=10N;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B对A的摩擦力与物体A对B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A=fB=10N,方向向右;

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右的摩擦力和向左的弹力,开始时摩擦力大于弹力,合力向右,随着弹簧的缩短,弹力逐渐增大,而摩擦力不变,当弹力等于摩擦力时合力为零,弹力继续增大,大于摩擦力合力方向向左,故合力的方向可能变化。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