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考试

特征为: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上有一薄层彩色的“干粉”;菌落和培养基的连接紧密,难以挑取;菌落的正反面颜色常不一致,以及在菌落边缘的琼脂平面有变形的现象等。(3)酵母菌个体形态为球形、卵圆形、椭圆形、香肠状等。其菌落特征为:酵母菌菌落与细菌菌落相似,但大而厚,呈油脂状或蜡脂状,表面光滑、湿润、乳白色或红色。培养时间长时菌落表面发生皱折,有酒香味。(4)霉菌的个体形态为菌丝状,菌落特征为:菌落疏松,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较细菌菌落大几倍至几十倍,菌丝在表面蔓延,菌落无固定大小,有霉味。

15.细菌、放线菌和霉菌各采用什么培养基进行培养?以一种培养基为例叙述其配制过程。 答: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放线菌:高氏一号培养;霉菌:马丁氏培养(或PDA培养基)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一)原料称重、溶解(二)调节pH值(三)过滤与澄清 (四)分装(五)塞棉塞和捆扎(六)灭菌 (七)摆斜面

16.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

答: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最良好环境,土壤有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之称号,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5分)岩石中含有铁、钾、镁等多种矿质元素,一般都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要。(1.5分)耕地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有机残体和有机肥料是绝大多数微生物良好的营养和能量来源。(1.5分)有大小不同的孔隙,小孔隙的毛细管作用强,经常充满水分,大孔隙中常为土壤空气。(1.5分)此外,土壤的pH值多在4~8.5之间,而且土壤的保温性和缓冲性都比较好。

17.什么叫芽孢?细菌的芽孢有何实践重要性?

答:(3分)芽孢时某些细菌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于营养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或圆柱形结构。芽孢具有较强的抗热、抗辐射、抗静水压和抗化学药物的能力。对于微生物来讲可以使微生物渡过不良的环境条件。(3分)(1)灭菌指标;(2)菌种鉴定;(3)菌种保藏

18.已知两支斜面菌种为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不慎标签丢失,请设计两种方法对这两支菌种进行区分并保存下来。

答:每种方法3分:革兰氏染色法;芽孢染色法;转接后加热杀死营养细胞法,乳糖发酵法等。

19.营养丰富的食品容易由于微生物的污染而腐烂变质,试根据微生物学知识分析哪些方法可被用于延长食品的保存期?

答:(1)温度条件:放入冰箱等低温进行保藏以延长保质期;(2)氧气条件:可以采取真空包装隔绝防止好氧微生物生长引起食品变质;(3)采取杀菌措施处理后进行密封保藏;(4)采取盐或糖等高渗透压来保存食品。

20.指出下列物品灭菌或消毒的方法及条件:

接种针、培养皿、明胶培养基、皮肤、无菌室、果汁

答:接种环:酒精灯火焰(直接灼烧)培养皿:烘箱(170度2个小时)明胶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121度 30分钟)皮肤:酒精或碘酒擦拭消毒。无菌间:高锰酸钾和甲醛处理后保持10分钟以上或紫外灯照射15分钟以上。果汁:巴氏消毒(62-63度 30分钟) 21.什么叫纯培养?详述分离获得纯培养的主要方法。

答:纯培养(Pure culture):微生物学中将在实验室条件下从一个细胞或一种细胞群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1) 稀释平皿分离法:在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一个活细胞或孢子只产生一个菌落,这样通过将样品进行稀释,将较高稀释度的菌悬溶液进行倒平析或涂平板,每个细胞可在平板上长成一个菌落,分离平板上的菌落即可获得纯培养。 )2) 平皿划线分离法:将样品制成较高浓度的菌悬溶液,利用接种环在平板上进行划线,经过培养即可在平板上获得单菌落,从而获得纯培养。3) 单细胞挑取法:利用单细胞挑取器在显微镜下将单个细胞挑出,接到相应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后获得单菌落,从而得到纯培养。

22. 什么叫细菌的生长曲线?分成几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何特点?

答:(2分)(一)定义:把少量纯种单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恒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后,在适宜的温度、通气等条件下,它们的群体就会有规律地生长起来。如果以细胞数目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就可以划出一条有规律的曲线,这就是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二)生长曲线的四个阶段: 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延迟期特点:

生长速率常数为零;细菌数量不增加或增加很少。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许多杆菌可长成丝状。合成代谢十分活跃,对外界不良条件理化因素反应敏感。

对数期:

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代时最短,生长速度最快;细胞稳定(平衡)生长,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

稳定期1)生长常数为零,新生=死亡,达到动态平衡;活菌数的总量达到最大值;2) 胞内的储藏物开始形成(如肝糖粒、脂肪粒等);3) 某些芽孢菌的芽孢开始形成;4) 某些细菌过量积累次级代谢产物,如抗生素、维生素等。 衰亡期

细菌代谢活性降低;细菌衰老并出现自溶;产生或释放出一些产物;菌体细胞呈现多种形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