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早产儿和病情危重的婴幼儿
5.严重水肿的病人应少吃以下哪些食物
A.油条 B.汽水 C挂面 D.面包 E.水果 6.成人鼻饲时,胃管插入的长度为
A.病人的发际到剑突的长度 B.病人的耳垂到剑突的长度
C.病人的鼻尖到剑突的长度 D.病人的耳垂到鼻尖,再到剑突的长度 E.病人发际到鼻尖到咽部的长度
7.鼻饲管喂前,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的方法 A.向胃管注入l0ml空气,在脐部听到气过水声
B.向胃管内注入10ml温开水,在胃部昕到气过水声 C.向胃管内注入10ml空气,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 D.抽吸胃管,有胃液被抽出 E.抽吸胃管,无液体抽出
8.执行胆囊造影饮食时,正确的护理方法
A.检查当日,禁食早餐 B.检查当日,显影良好后进无脂肪餐 C.检查前1日中午进食高脂肪餐 D.检查前1日晚餐进无脂肪餐 E.检查当日,显影良好的可食脂肪餐 9.为帮助病人进食,其正确的做法是
A.做好环境的清洁工作 B.为病人洗手、漱口或做口腔护理 C.按病人口味分发饭菜 D.检查家属送来的食物 E.天气凉时应加快喂食速度
l0.为病人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正确的做法是 A.去除不良的气味 B.去除不良的视觉印象
C.暂停非紧急的治疗和检查 D.病人用餐时避免相互交谈以免呛咳 E.去除疼痛等干扰因素 三、填空题
1.食物中营养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六 种。
2.为适应不同病情的需要,医院饮食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3.基本饮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鼻饲者需用药物时,应将药片_________、_________后再灌人。每次鼻饲量不超过_________ml,间隔时间不少于_________h。
5.高蛋白饮食按体重每日蛋白质供给量_________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_________g,总热量为_________MJ/d。
6.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标准,我国成年男子的热能供给量为_________,成年女子为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基本饮食 2.治疗饮食 3.试验饮食 4.要素饮食 5.管饲法 五、简答题
1.影响饮食和营养的因素有哪些?
2.护士在病人进食时如何做好护理工作? 3.简述管饲法的适应证?
4.为何灌注流质饮食前后需注入少量温开水? 六、论述题
李某,女,60岁,因脑血管意外昏迷入院,需鼻饲饮食,你在为病人插胃管时需 恃别注意什么?用哪些方法证实胃管在胃内?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E 2.D 3.A 4.A 5.C 6.D 7.C 8.B 9.C 10.B
11.B 12.C 13.E 14.D 15.B 16.D.17.A 18.D 19.C 20.E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CE 3.BCD 4.ABDE 5.ABCD 6.AD 7.CD 8.ACDE 9.ABD 10.ABCE 三、填空题
1.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 2.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
3.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 4.研碎溶解200ml 2
5.1.5~2 120 10.5~12.5
6.10.0~17.5MJ/d 9.2~14.2MJ/d 四、名词解释
1.基本饮食是一种适合于一般病人,对营养素的种类、摄入量不做限定性调整的饮食。 2.治疗饮食指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需要,适当调整总热量和某些营养素,以适应病情需要,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目的的一类饮食。
3.试验饮食指在特定时间内,通过对饮食内容的调整,协助疾病的诊断和提高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性的一种饮食。
4.要素饮食是一种化学精制食物,含有全部人体所需的易于吸收的营养成分,包括游离氨基酸、单糖,主要脂肪酸、维生素、无机盐类和微量元素。
5.管饲法是通过导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或营养液,此种方法称为管饲法。 五、简答题
1.(1)生理因素:年龄、身高、体重、活动量等。
(2)心理因素:不良的情绪状态如焦虑、忧郁、恐惧、悲哀等都可影响病人食欲。
(3)社会文化因素:经济状况、饮食习惯、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地理位置、长期的生活方式等均会影响一个人的饮食习惯,从而影响食物的摄人和营养的吸收。 (4)病理因素:疾病与外伤、食物过敏等。 2.(1)及时分发食物。
(2)鼓励并协助病人自行进餐。
(3)对双目失明或双眼被遮盖的病人,除应遵守上述要求外,还应告知病人食物的内容以增加病人的食欲。
(4)加强巡视病房,观察病人进食情况,鼓励病人进食。检查治疗饮食、试验饮食的实施和落实情况,并适时地给予督促。
(5)及时处理病人在进食过程中的特殊问题。 3.(1)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者。 (2)不能张口的病人,如破伤风病人。 (3)拒绝进食的病人,如精神疾患病人。 (4)早产儿及病情危重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