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中级专业实践能力知识点整理

尖锐湿疣(生殖器疣) 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所致的皮肤黏膜良性病变。 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临床表现为乳头状赘生物。 病原学:最常见的有HPV6、11型。是双链闭环DNA。 流行病学:我国性传播疾病的第2位;好发于16—35岁;女性多于男性;平均潜伏期是半个月至8个月,病期在3个月左右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性接触、间接接触、母婴传播

诊断:HPV不能在体外培养,免疫原性很弱,血清学方法灵敏度较低。 梅毒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等。先天梅毒一般是患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而使胎儿传染。 梅毒螺旋体检查方法中(暗视野法) 1.传染源

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感染后的头2年最具传染性,而在4年后性传播的传染性大为下降。

(1)一期梅毒标志性临床特征是硬下疳。①硬下疳特点为感染TP后7~60天出现,大多数病人硬下疳为单发、无痛无痒、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溃疡,高出皮面,疮面较清洁,有继发感染者分泌物多。触之有软骨样硬度。持续时间为4~6周,可自愈。②近卫淋巴结肿大出现硬下疳后1~2周,部分病人出现腹股沟或近卫淋巴结肿大,可单个也可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大小不等、质硬、不粘连、不破溃、无痛。

(2)二期梅毒以二期梅毒疹为特征,有全身症状。①皮肤梅毒疹 80%~95%的病人发生。特点为疹型多样和反复发生、广泛而对称、不痛不痒、愈后多不留瘢痕、驱梅治疗迅速消退。主要疹型有斑疹样、丘疹样、脓疱性梅毒疹及扁平湿疣、掌跖梅毒疹等。②复发性梅毒疹初期的梅毒疹自行消退后,约20%的二期梅毒病人于一年内复发,以环状丘疹最为多见。③黏膜损害约50%的病人出现黏膜损害。④梅毒性脱发约占病人的10%。多为稀疏性,边界不清,如虫蚀样;少数为弥漫样。⑤骨关节损害骨膜炎、骨炎、骨髓炎及关节炎。伴疼痛。⑥二期眼梅毒梅毒性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网膜炎等。常为双侧。⑦二期神经梅毒多无明显症状,脑脊液异常,脑脊液RPR阳性。可有脑膜炎或脑膜血管症状。⑧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3)三期梅毒 1/3的未经治疗的显性TP感染发生三期梅毒。①皮肤黏膜损害结节性梅毒疹好发于头皮、肩胛、背部及四肢的伸侧。树胶样肿常发生在小腿部,为深溃疡形成,萎缩样瘢痕;发生在上额部时,组织坏死,穿孔;发生于鼻中膈者则骨质破坏,形成马鞍鼻;舌部者为穿凿性溃疡;阴道损害为出现溃疡,可形成膀胱阴道漏或直肠阴道漏等。②近关节结节是梅毒性纤维瘤缓慢生长的皮下纤维结节,对称性、大小不等、质硬、不活动、不破溃、表皮正常、无炎症、无痛、可自消。③心血管梅毒可引起梅毒性心脏病。④神经梅毒发生率约10%,可在感染早期或数年、十数年后发生。

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性广泛性小血管受损,水肿、变性、坏死。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汉坦病毒归属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种有包膜分节段的负链单链RNA病毒。我国主要流行的是1型和2型。汉坦病毒对乙醚、氯仿、去氧胆酸盐敏感,不耐热、不耐酸,对紫外线、酒精、消毒剂敏感。 流行性出血热造成低血压休克的主要原因小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锐减。 传染源:啮齿类动物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接触、垂直、虫媒 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发病较高。 肾综合征出血热虽然本病四季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而且不同鼠类传播者的发病季节有一定的特征。其中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5~7月为小高峰;家鼠传播者3~5月为高峰;林区姬鼠传播者主要在夏季。本病一般相隔数年有一次较大的流行,但不会引起全国大流行。

潜伏期:4-46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

典型病程: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发热期: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毛细血管损伤(充血、出血和渗出性水肿)和肾损害。

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50ml为无尿。 多尿期:移行期(由400ml增至2000ml);多尿早期(超过2000ml);多尿后期(超过3000ml) 并发症:肠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肺水肿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水肿。

治疗: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

疫苗: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金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乳鼠脑纯化汉坦病毒灭活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措施为:疫情监测;防鼠灭鼠;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疫苗接种。 流行性出血热高危地区的高危人群是:发病率≥100/10万,乡镇中≥16岁,尤其男性家民等居民。

第2病日即可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诊断依据)。病程第二日出现尿蛋白,第4-6日尿蛋白达到3+—4+。 疫苗:双价出血热疫苗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日本脑炎、大脑炎)

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大脑,又称大脑炎。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流行特征:主要在亚洲、东南亚热带、亚热带地区流行;

严格的季节性,主要在夏秋季;

高度的散在性,很少一户出现2例病人; 分布广,除西藏、新疆、青海外,均有病例;

病原学:虫媒病毒;黄病毒科;正链单股RNA

主要传播媒介:三带喙(hui)库蚊(带毒蚊子)叮咬而传播 乙脑病毒在蚊体内发育繁殖,侵入雌蚊卵巢,经卵传至下一代。 主要传染源(中间宿主、扩散宿主):猪 乙脑病毒通常在蚊—猪—蚊之间循环;

临床表现:大多呈隐性感染;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的比例为1:1000;

潜伏期:5—15天;

病程分为三期:初热期、急性脑炎期、恢复期 诊断: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外观清亮,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白细胞增高(10—20*109/L),早期多形核细胞为主,后期单核细胞为主。 正常脑脊液含有极微量的蛋白质,其中以白蛋白为主,潘氏试验为阴性反应。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及颅内出血等,均见蛋白质增加,且多为球蛋白增加,潘氏试验呈阳性反应。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及氯化物含量减低,蛋白可增加。 白细胞正常值(4—10*109/L),氯化物正常值(119—129 mmol/L),糖(2.5—4.5 mmol/L)),蛋白质正常值(0.2—0.4 g/L) 检测IgM抗体、IgG抗体,从脑脊液、、脑组织、血清乙脑病毒分离 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支气管肺炎。 治疗:支持性治疗和对症治疗

预防:接种乙脑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效果好。

登革热

是由1-4型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病原学:黄病毒科;正链RNA病毒;

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带毒动物(低等灵长类动物) 传播媒介:伊蚊(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形式分为地方性流行、输入性流行(我国) 季节性:高温多雨季节 地区性:热带、亚热带

临床表现:分为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登革热:畏寒、发热,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骨骼痛;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出血;束臂试验阳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登革出血热:多样性皮疹,四肢、腋窝、黏膜及面部皮下出血点,迅速融合成瘀斑;多器官出血;肝肿大。 登革休克综合征:只表现在少数病人。 诊断:血清抗体;分离到病毒

治疗:登革热一般治疗为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至完全退热为止。对症治疗包括高热时用物理降温;因输液中可出现脑水肿,不必要时应尽量避免补液,有出血倾向者,可采用一般止血药物如卡巴克洛;本病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发热病人如有明显的皮肤出血不应使用酒精擦浴,以免加重出血。 预防:隔离室周围100米范围内定期灭杀伊蚊;密切接触者要隔离观察15天。

猩红热

引起猩红热的病原菌主要是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疹后明显脱屑。

猩红热的病原体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革兰阳性菌,容易在含血的培养基上生长,对热、干燥抵抗能力不强。

细菌产生的毒素有致热性外毒素(红疹毒素)和溶血素。 传染源:患者、带菌者。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也可经皮肤创伤处或产妇产道引起“外科型”或“产科型” 多见于温带;冬春季多见。

潜伏期:1-7天,一般为2-3天。

临床表现:分为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外科型 普通型:发热、咽峡炎、皮疹(24小时内开始出疹)、帕氏线(皮肤皱褶,皮疹密集摩擦出现紫色线状)、口周苍白圈、草莓舌、杨梅舌。疹退后皮肤脱屑,糠屑状。 诊断:咽拭子、脓液培养 治疗:青霉素

患者:住院或家庭隔离至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 接触者:密切观察7天。 鼠疫

病原:耶尔森菌属,属肠杆菌科;革兰阴性。 传播方式:飞沫方式 潜伏期:腺鼠疫(2—5天);原发性肺鼠疫(数小时—3天) 首选药物是链霉素,其次庆大霉素的效果也很好,还有氯霉素等都可以。 对治疗鼠疫无效的抗生素是青霉素。 鼠疫宿主有主要储存宿主、次要宿主、偶然宿主。主要储存宿主是啮齿类动物(黄鼠属和旱獭属);次要储存宿主(褐家鼠、黄胸鼠) 传播媒介:蚤类 一般以鼠蚤叮咬为主要感染方式。

特例:西部以旱獭为主要储存宿主的地区,人类主要以狩猎等方式感染 临床表现:高热和严重的中毒症状,并以病程进展极端迅速。 腺鼠疫(最为常见):淋巴结肿大(单侧)为特征,头面部:颈部或锁骨下淋巴结;上肢:腋下淋巴结;下肢:腹股沟淋巴结。有4个明显特征:大、硬、痛、固定 败血症鼠疫(亦称暴发型鼠疫、“黑死病”):寒战、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进行发生感染性休克,因为皮肤广泛出血、瘀斑、发绀、坏死、故死后尸体呈黑紫色。 继发性肺鼠疫:呼吸急促、剧烈胸痛、最初干咳、继而咳频、吐泡沫鲜红血痰。 诊断:血液标本分类获得鼠疫菌。 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大完全消散后再观察7天,肺鼠疫隔离至痰培养6次阴性。接触者医学观察9天,曾接受预防接种者应检疫12天。 预防和控制:监测(最重要)、动物间鼠疫控制、防止鼠疫感染人类、人间鼠疫处理 治疗:坚持就地、就近、隔离治疗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革兰阴性短小稍弯曲的杆菌,无芽孢,无荚膜;兼性厌氧菌,以37℃适宜,PH为7.2—7.4,是繁殖速度最快的细菌之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表现为腹泻和呕吐。严重者可以形成脱水、循环衰竭、电解质紊乱。(大多数无腹痛、也没有里急后重) 目前已经经过7次世界性大流行。 病原:O1群和O139群

霍乱潜伏期为1—3天(数小时—5天)

霍乱肠毒素是产生霍乱症状的关键物质;内毒素进入血流导致霍乱病人发热。 霍乱病人和带菌者为主要传播源,其中轻型及隐性感染者为最重要的传染源,但具污染面大、传染性强的是病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