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VI)

22.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观察这个图象,可以得出:水在 4℃ 时的体积最小.从0℃到6℃的过程中,水的密度变化情况是 先变大后变小 .

【考点】密度与温度.

【分析】(1)分析图象中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2)水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其质量不变,根据ρ=判断其密度的变化. 【解答】解:(1)由图象知,水在4℃时体积最小;

水的温度变化,其质量不变,则根据ρ=得,4℃时密度最大,所以其密度是先变大后变小. 故答案为:4℃;先变大后变小.

23.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分别称为目镜和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 实 像,目镜的作用则是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成放大的 虚 像,这样就可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了. 【考点】显微镜.

【分析】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据课本知识可知,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即将载物台上的物体放在物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原理与幻灯机相似;此时经过物镜所成的像恰好处于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该像再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故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故答案为:实;虚.

24.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该种物质的 密度 ,它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大小均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两种纪念币A、B若干,叠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托盘中,天平恰好处于水平状态,这两种纪念币密度之比ρA:ρB为 3:2 .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相同,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解答】解: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其密度与该物质的形状、质量、体积、位置和运动状态无关; 由题干可知,两个纪念币A和三个纪念币B的质量相等,则2mA=3mB,则mA:mB=3:2,

VA:VB=1:1,

ρA:ρB=: =: =3:2. 故答案为:密度;无关;3:2.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5-27每题2分,29题的(4)2分,其他没空看1分,共25分)

25.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分析】知道了反射光线的位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根据图中标出的入射光线和水平面的夹角,易求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入射角和反射角等大,由此求得反射角的度数.在标反射角的度数时要注意: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如图所示:

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180°﹣60°=120°,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如图所示:

26.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请画出: (1)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入射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路灯S通过水面所成的像A.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分析】由“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确定入射点,然后根据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可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在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作出路灯S通过水面所成的像A.

【解答】解:(1)路灯发出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连接ES′与界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O,OE就是折射光线;连接SO,SO就是入射光线;即可完成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

(2)过界面作S点的对称点A,即为路灯S通过水面所成的像A.如下图所示:

27.如图所示,ab是光源S射向平面镜后的一条反射光线,并射向凹透镜的焦点F. 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1)光源S的位置;(2)ab的入射光线;(3 )ab经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对称,画出光源S的位置; (2)连接Sa,可得ab的入射光线;

(3)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射出. 【解答】解:

(1)画出像S′的对称点S,可得光源S的位置; (2)连接Sa,可得ab的入射光线;

(3)ab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

28.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 焦点 上.

(2)小红同学在实验中,按如图装配仪器,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该将蜡烛往 上 调(选填“上”或“下”).调整好后她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2.5cm .

(3)接着小明和小红他们都将燃烧的蜡烛放在高凸透镜20cm处,但小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小红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却是倒立放大的,分析原因是小明使用的透镜的焦距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红使用的透镜的焦距,生活中的照相机是 小明 (选填“小明”或“小红”)实验现象的应用.若小明要在光屏上得到与小红光屏上性质一样的倒立放大的像,她应该把;蜡烛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 (4)接下来,小明将自己的眼镜靠近凸透镜的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小明所截的眼镜镜片是 凹 透镜,他的视力缺陷是 近视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1)根据由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平行主光轴射出的特点分析;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焦距;

(3)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对越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照相机要进行近距离拍摄更大的像,在物距一定时,选择焦距越小,得到的像越大;

(4)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根据像远离凸透镜,可判断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从而可判断出老师的视力缺陷.

【解答】解:(1)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说明折射光线是平行的,则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物距等于焦距,即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2)如图,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个高度,要使蜡烛上移; 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25cm=2f,所以f=12.5cm;

(3)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物距相对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所以小红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大于小明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生活在用照相机进行微距拍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越小,像越大;

小明得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要得到和小红那样放大的像,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蜡烛向右移,同时光屏右移;

(4)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光线延迟会聚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

故答案为:(1)焦点;(2)上;12.5cm;(3)小于;小明;右;(4)凹;近视.

29.小红的妈妈从市场买回了一桶色拉油,担心买的油是地沟油,小红在网络上查到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0.93g/cm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0.95g/cm之间,她决定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1)A:将托盘天平放于 水平桌面 上,移动游码至标尺 零刻度线 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B: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g.

C: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在右盘加砝码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 56 g.

D: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 50 cm3.

(2)该色拉油的密度为 0.92 g/cm3,由此,小红判断色拉油的品质是 合格 (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3)分析小红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小红通过反思后想到:其

3

3

3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