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员复核的主要项目
1、建筑定位:复核标准轴线和水平桩
2、基础工程:复核轴线、标高、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 3、砌体工程:墙身轴线、楼层标高。
4、钢筋、砼工程:模板尺寸、位置、支撑锚固件、预留孔洞和埋件。 复核后监理员签字。
工地巡查时应注意的事项
1、是否符合图纸、规范、强条、安全。 2、操作时是否符合程序和施工方案。
质量控制点
工程测量定位:
标准轴线桩、水平桩、龙门板。定位轴线、标高。 2、 地基、基础:
基槽尺寸、标高,土质、地基耐压力;基础垫层标高。
基础位置尺寸,标高,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规格、数量。基础墙皮数杆和标高 。 3、 砌体;
轴线、皮数杆,砂浆配比、标号,砌块排列、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数量。 4 、 模板:
位置、尺寸、标高,预留孔洞尺寸、预埋件位置、规格、数量。
模板强度、稳定性。模板面的清理及湿润情况。 5、 钢筋、混凝土:
水泥的品种、标号,砂石质量,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比例。混凝土的振捣。
钢筋的品种、规格、等级、尺寸、搭接、锚固长度。加密区的箍筋数量。钢筋的焊接长度。 6、 起重吊装:
吊装设备的起重能力、吊具、索具、地锚。
预制构件出厂强度和吊装情况,吊装的位置、标高、支承长度、焊接长度。
1、
5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
1、基坑深度>5M时必须有专家论证过的支护专项方案。
2、开挖顺序必须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3、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水措 4、排水沟离坑边>0.4M。每隔30~40M做一集水井。排水沟底宽≧0.3M 5、深井井点排水其井点间距14~18M,150M2~200M2设置一个。深井泵口宜高于底上1M。
6、井点管离坑边不宜小于1M。机房不宜小于1.5M。
7、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基坑边(深度的1~2倍)严禁堆载负荷 8、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者扰动基底原状土。
9、土钉墙支护:土钉注浆及喷射砼面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为土钉墙下500mm;每层土钉的养护期为2-3天。若需提前开挖应加早强剂。
10、 喷射砼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对竖井、隧道、斜井强度等级不小于C20.
11、 喷射砼支护的厚度最小不应低于50mm,最大不宜超过200mm。
人工挖孔桩
1、挖孔桩孔径(不含护壁)不得小于0.8M,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
2.5M时应采取间隔开挖。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孔深不宜大于40M.
2、混凝土护壁厚度不宜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桩身混凝土强
度等级。采用多节护壁时,上下节护壁间宜用钢筋拉结;上下节护壁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护壁砼必须振捣密实。每节护壁应在当天连续施工完毕。护壁模板拆除宜在24h后。 3、孔底不应有积水。终孔后应清理好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的残渣、积水。(并
应取样做点荷载试验)隐检合格后有立即封底和浇筑桩身混凝土。 4、扩底灌注砼时,第一次应灌到扩底部位的顶面。随即振实。浇筑桩身顶
以下5M范围内砼时应随浇随振,每次浇筑高度不得大于1.5M。
5、浇筑砼时混凝土必须通过溜槽。当超过3M时应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
高度不宜大于2M。
6、桩身砼应留试块。桩身直径大于1M时每根桩应有1组试块,且每个浇筑
台班不得少于1组,每组3件;每浇筑50M3必有1组。小于50M3的桩每根必有1组试块。
7、钻孔灌注桩,浇砼前检查孔底沉渣厚度。
端承桩≤50MM
摩檫端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