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建设与政治背景
经过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的结构调整,改革开放初期存在的结构问题到80年代中期已有很大改观。首先,以往长期发展滞后的农业和轻工业得到长足发展,1985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的比重从27.8%上升到34.3%,在农业总产值中,林牧副渔业所占的比重从33.2%上升到50.2%,长期存在的农产品供不应求、农业和工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衡的的问题有很大改观。在工业内部,消费类工业品的供应增长很快,工业产值中轻工业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43.1上升到1985年的46.7%.消费类工业品不仅扭转了长期短缺问题,而且开始出现部分品种供过于求的问题。能源、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品短缺问题虽然没有彻底改善,但已经有所减弱。服务业在这个时期发展很快,以生活服务为主的服务行业如商业、餐饮业、旅馆业等供给增长很快,以生产服务为主的行业如外贸业、运输业、金融业等也迅速增长。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一些消费品工业已经出现大量库存、企业开工不足等问题,政府已经感到不必再强调消费类工业品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转向加速发展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特别是其中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并开始强调产业结构的升级。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三次代表大会的报告,结构调整的重点趋于分散,既要运用先进技术改造和发展我国传统工业,同时注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既要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也要充分重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还是要努力振兴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而在此之前的所有政府重要文件,都明确提出要优先发消费品工业。1989年颁布的《国家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更加分散,涉及农业和工业中的所有大类行业,将每一类产业中的子行业和产品分为支持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三类,其涉及面实际上已涵盖全部农业和工业。总之,由于结构问题本身的变化,这个时期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的看法趋于发散,重点不突出。
(二)理论研究概况
1·研究范式的转变
在这个时期,我国研究结构问题的学者已经较多借鉴、学习和应用西方产业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思路和方法,并翻译出版了一些经典文献,其中杨治所著的《产业经济学导论》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本于1985年出版的专著扼要介绍了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介绍了代表学者和代表文献。在我国研究产业问题的学者中产生较大影响,对研究范式的转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33]从8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有关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教科书和代表论著陆续在我国翻译出版,这些译著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提供了许多国家结构演变的经验材料。这些文献对我国学者研究产业结构问题提供了以下的理论视角和方法。
(1)将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状况及其变化联系在一起研究。这方面比较有影响的有库兹涅茨的《各国的经济增长》,[34]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35]H.线纳里等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36]以及霍夫曼和克拉克的主要观点。[37]这些学者认为,一定的产业结构状况是同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库兹涅茨提出,不同的经济总量有不同的经济结构,经济总量增长依赖于结构变动,特别依赖于具有高于平均增长率的新兴产业来推动,总量增长又必然引起结构变动。克位克提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比例发生变化,劳动力在第一次产业中的比例下降,在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比例上升。库兹涅茨提出,结构变动不仅限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发生显著变化,而且部门产值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他不仅一般性地提出上述关系,而且应用57个国家的历史数据,用统计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描述了这些国家在不同收入水平上的结构变动,使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关系更加具体。线纳里进一步对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别数据的处理,得出一个所谓的“标准结构”,提出在工业化过程中,结构变动最显著的时期是人均收入处于100美元到1000美元的时期。这个模式经常被用来识别不同国家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关系是否偏离“一般规律”。同样有影响的还有罗斯托关于经济起飞阶段主导部门依次更替的理论。罗斯托认为,一个或几个新的制造业部门的迅速增长是经济转变的核心引擎,因为这些具有高生产率的主
导部门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在罗斯托看来,增长就是一系列主导部门的相继而起,而不仅仅是总量的变动。上述译著不仅分析框架和观点新颖,而且分析方法也颇具吸引力,这些研究者采用经验实证方法。通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其它经济计量模型,对大量统计资料进行时间系列分析和国家间对比分析。与我国以往主要采取理论演绎的方法相比,这些研究的可观察性和可度量性更强,有较好的说服力。(2)三次产业分类系统介绍进我国
虽然8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学界对三次产业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就有一些讨论,但在80年代中期以前,介绍进我国的有关观点是零散的,缺乏对国外重要文献的译介,国内学者也缺少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论述。80年代中期前后,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的译介和研究成为产业结构研究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杨治在《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在对配弟—克拉克定理和库茨涅兹观点的阐述中,较为系统地讨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概念及它们在不同经济增长阶段中的表现。这些时期译介进我国的许多产业结构文献,都以三次产业分类做为基本的产业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这些译著使国内学者切实感到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必要性和分析力,使80年代初期关于三次产业分类法是否科学、是否适用于分析我国产业结构问题的争论没有继续下去,三次产业分类法自然而然地被我国学者所接受和使用。不过,由于受到以往传统范式的影响,在80年代中期前后,我国学者仍然花较多的精力为这种分类方法的科学性辩解,还有学者试图将其变成可以在传统范式中理解和讨论的概念。
(3)将结构变动与政府的干预联系在一起。80年代中期前后,国外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特别是战后一些后起国家通过产业政策促进结构转换和结构升级的经验,引起国内学者和决策者的关注。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有关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方面的译著,包括佐贯利雄的《日本经济的结构分析》、小宫隆太郎等所著的《日本的产业政策》和沃格尔的《日本的成功与美国的复兴》等,[38]这些论著中的主要观点,是以日本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案例,认为由于产业结构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后起国家可以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即产业政策,主动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
级。(4)产业组织理论较为系统地介绍进我国
80年代初期翻译出版的一些西方经济学教材中,对西方产业组织理论有专章介绍,但似乎没有引起国内学者的较多关注。80年代中期前后,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式较为集中地引入我国,在我国经济学界产生较大影响。1985年,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经济管理讲习班,编印了《产业组织经济学》讲义,这大概是国外产业组织理论首次比较系统地介绍进我国。同年出版的杨治的《产业经济学》,也设有专章介绍产业组织理论,在国内影响较大。此后更多的专著被译介进我国,如克拉克森等人的《产业组织:理论、证据与公共政策》,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等。[39]对我国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变起到推动作用。
2·理论研究概况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问题的理论研究,开始尝试在新的范式中进行,其特点是以三次产业分类为基础,从静态理论演绎转向动态实证研究,将产业结构状况及其变化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要素秉赋、政府干预等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产业组织的研究偿试采用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框架,特别重视其中关于规模经济的内容。
(1)从经济发展过程把握产业结构变动的脉络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有不少学者从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出发研究产业结构问题。主要观点有:(1)强调从目前的发展水平判断,中国处于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高速增长阶段,从国际经验看,在这个阶段,以第二产业的高速增长为主要特征,因此,制造业的高速增长是保证我国今后经济高速增长的首要因素,一些学者还特别强调机械工业高速增长在这个阶段的重要意义。(2)从工业化的一般规律考虑,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既要强调产业结构的平衡,即消除“短线”和“长线”,也要考虑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按这些学者的解释,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