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题库

C.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只能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D. 任何科学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

1、“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正确答案:D

你的选择:没选答案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 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2、“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真理观。 正确答案:A

你的选择:没选答案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3、实践的主体是 正确答案:B

你的选择:没选答案

A. 绝对精神

B.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 人 D. 人的意识

4、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正确答案:B

你的选择:没选答案

A. 人们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细心观察 B.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 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5、真理是指 正确答案:B

你的选择:没选答案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 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D. 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

6、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 正确答案:B

你的选择:没选答案

A. 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B. 夸大意识的能动性 C. 否认物质的决定性 D. 夸大物质的决定性

7、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正确答案:C

你的选择:没选答案

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 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8、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A

你的选择:没选答案

A. 直接性、形象性 B. 逻辑性、综合性 C. 间接性、抽象性 D. 真理性、主观性

9、在古代,为了适应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确定了季节、了解气候以及后来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天文学;为了适应丈量土地、衡量容器和其他的计算上的需要,产生了数学;为了适应建筑工程、产生了手工业以及战争的需要,产生了力学;天文学和力学的发展,又促进了数学的发展。所以,恩格斯说:“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正确答案:B

你的选择:没选答案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0、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正确答案:C

你的选择:没选答案

A. 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 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1、2007年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这是因为 正确答案:ABC 你的选择:没选答案

A. .对复杂事物的认识,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B.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 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不断地深刻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D.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2、只要迈进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进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这一观点说明 正确答案:BC 你的选择:没选答案 A. 主观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