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7飞机防冰系统维修与日常维护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④放射性同位素结冰信号器:传感仪头部放射性物质不断放射出电子流组成的β射线,传感仪底板上的计数管不断接收β射线,传感仪头部结冰,冰层吸收部分β粒子,使计数管接收到的β射线强度减弱,电脉冲减少,当冰层厚度达到结冰灵敏度时,经放大器放大变换后而发出结冰信号。

安全原理:放射性同位素结冰探测器使用的放射性材料为钇或锶,它们都放射出β粒子。当延伸到气流中的圆柱体上结冰后,冰层吸收部分β粒子,使β粒子计数器接收到的β粒子数量减少。若冰层厚度达到冰层灵敏度时,经过放大器变换后发出结冰信号,并推动执行原件接通本身的加温电路。与压差式结冰探测器一样,飞机飞过较长结冰区域时,结冰信号灯会周期性闪亮。

图2.3 放射性同位素结冰探测器

安全注意事项:长时间接触放射源或者对放射源进行错误的操作,对人体会造成危害。铅对放射性物质有屏蔽作用,是封存放射源的合理容器。严禁拆下放射源和分解辐射片。到期、损坏或报废,应交规定单位,严禁乱放或自行销毁。

⑤膜片振动式结冰信号器:膜片为敏感元件,由电磁激励而振动,测定膜片振动的频率与结冰厚度的关系可确定飞机结冰的情况,结冰使振动频率升高。

10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2.4 B737驾驶舱的除冰方法

飞机的除冰方法有机械防冰系统、液体除冰系统、热气除冰系统、电热除冰系统。 机械防冰系统:利用气动力或电动力使冰破碎后借助气流将冰吹掉。 ①气动膨胀管除冰系统:改变了翼型,增大阻力,早期低速飞机用。 ②电脉冲除冰系统:感应器使蒙皮产生脉冲力,产生小振幅高频振动。 液体除冰系统:借助某种液体减小与飞机表面的附着力或降低水在飞机防冰表面的冻结温度。多用于风挡、螺旋桨和地面除冰。

热气防冰系统:热源充足、能量大,热惯性大,多采用连续加热形式,多用于尾翼和机翼的大面积防冰。

电热防冰系统:周期加热,不完全蒸发防冰,形成冰瘤(未蒸发完的水又结成冰),故周期加热,加热时间和功率要严格控制。电热防冰组成:电源组件、结冰信号器、控制和保护装置、加温元件(金属箔、金属丝和导电金属膜。信号显示等。

风档玻璃防冰方法

①电热防冰:电阻加热元件有金属箔、金属丝和导电金属氧化薄膜等。电阻丝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加温不均匀、对光线有影响。导电膜式的结构是在层式风档外层玻璃的内表面镀一层透明的导电膜,给导电膜通电时,使玻璃温度上升而达到防冰要求。

②气热防冰:双层壁式热空气防冰用热气对玻121 璃防冰,必须对空气进行干燥处理,结构复杂。外表面喷射热气流防冰系统可与风档排雨系统合用,它将热空气向风档表面平行喷出。

③液体防冰:玻璃外表面喷洒防冰液。

2.5 风挡加温系统

介绍:用于提高风档碰撞强度,防止风档结冰和结雾。由风档结构内的导电层、加温控制组件、控制和指示、热敏电门、窗子加温传感器组成。加温风档为左右NO.1、2、4、5,窗子温度由加温组件和热敏电门控制。

位置:4个风档加温控制组件在E/E舱,热电门、控制和指示在驾驶舱。 ①组成:电源组件、功率控制组件、温度控制组件、过热控制组件。 ②注意:刚开始加温应低功率,防温差太大,导致玻璃龟裂损坏。飞机在地面,通风差,不允许对玻璃全功率通电加温,避免玻璃过热损坏,通常由起落架空地感觉电门在地面断开全功率加温电路。 风挡系统功能介绍

①驾驶舱玻璃结构说明:窗子属于分层结构,由玻璃、乙烯树脂和丙烯酸组成。NO.1、2、4、5电源通过导电层进行电加温。透明导电材料层(氧化铝)

11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是加热元件。透明的乙烯树脂料,使风档玻璃增加了不易脆的特性。NO.1、2导电层在外层玻璃的内表面,主为防冰。NO.4、5导电层在内层玻璃的外表面,主为防雾。NO.3不加温,结构中无玻璃。

②风档加温接线条

a功用:接线条提供选择加温控制组件内自动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与风档导电层电阻相匹配。

b位置:位于加温控制组件的后面。

c结构说明:接头包括了在接线条上的分接头。NO.1玻璃有5个分接头,NO.2玻璃有6个分接头。

d维修实践:更换玻璃,蚀刻在风档玻璃上的代码标识可识别新玻璃的电阻。代码标识决定了相应变压器分接头。如果风档加温不正确,导电层电阻需要检查,正确的变压器分接头需要选择。

③窗子热电门

a位置功用:热电门控制NO.4和5窗子的温度。它位于NO.5玻璃下边缘,它通过一个捕鼠形拉伸弹簧紧贴于玻璃内表面。

b结构说明: 双金属(由两种通常是结合在一起且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组成)温度传感电门,正常关闭触点。触点打开在43℃和关闭在32℃,从而停止或供应电给风档加温。

c维修实际:窗子有一个箭头记号和蚀刻在内表面的字母LOCATE SWITCH,电门与窗接触面上有一层导电的粘胶,提高热量传输到电门。电门与玻璃要相互贴和。

④风档加温控制和指示

a功用:提供电源供应到风档加温、测试功能、加温接通指示和过热警告。位于P5。

b结构说明:4个电门为加温控制,二个位置ON和OFF。中间的电门为测试用,它有3个位置OVHT、PWR TEST和中立位。指示有4个绿色ON灯和4个琥珀色OVERHEAT灯。

c工作:加温电门ON位,供应电源给风档加温。加温电源供应到,绿色ON灯亮。当风档过热,琥珀色OVERHEAT灯亮。测试电门OVHT位,测试过热保护电路;PWR位,测试高环境温度下风档加温是否正常。指示灯指示的只是NO.1和

12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2玻璃加温状态。 风档防冰原理图总述

①正常程序:设置FWD电门到ON位,提供电源到加温控制组件为NO.1风档加温。设置SIDE电门到ON位,提供电源到加温控制组件为NO.2、4、5风档加温。NO.1、2风档加温传感器提供温度给加温控制组件为加温控制,变压器输出通过接线条到风档汇流条,电源需求探测器关闭电门使绿色ON灯亮,电源到汇流条是被调节的,以便保持风档温度在43℃。NO.4、5加温与加温控制组件无关,只要电门在ON位,热电门不作动,就加温。NO.1和2加温原理是一样的。 ②过热状态:风档加温传感器传62℃信号到加温控制组件,则绿色ON灯灭,加温停止,琥珀色OVERHEAT灯亮。设置相应的风档加温电门到OFF位,系统将被复位。

风档玻璃的防雾:暴露于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物体,当表面温度等于或低于该环境空气的露点时,它们的表面会出现一层及细微的水滴,这就是物体的结雾现象。如果内表面温度等于或低于0℃时,其表面还会结霜。霜和雾会降低玻璃透明度,使光线发生折射和反射,影响飞行员视线。风档防雾与防冰方法一样,对于多层结构的玻璃,风档防冰的结构是在外层玻璃的内表面设置导电膜作为加温元件,而电热防雾则是在内层玻璃的外表面设置导电膜作为加温元件。在选择加温温度时,使其具有防冰和防雾的能力,又使其内表面保持良好的韧性而具有接近防鸟撞击的最佳温度。

图2.5 风挡防冰原理

1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