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

NOT AX

ADD AX, BX

则有:AX=(7) CF =(8) 4) Mov AL,88H MOV BL,5AH XOR AL,BL XOR AL,BL

则有:AL=(9),CF =(10)

【解】 (1)OCCH (2)OC3H (3)0 (4)O9H (5)1 (6) 0 (7) OFFFFH (8) 0 (9) 88H (10) 0

3.5 简答题、

1. 简述一条指令中一般包含哪些信息。

【解】一般一条指令中包含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信息。 2. 简述计算机中操作数可能存放的位置。

【解】计算机申操作数可能存放在指令中、寄存器中、存储单元中和I/0接口中。 3. 名词解释:操作码、操作数、立即数、寄存器操作数、存储器操作数。 【解】

1)操作码:给出指令要完成的操作。 2)操作数:给出参与操作的对象。

3)立即数:要参与操作的数据在指令中。

4)寄存器操作数:要参与操作的数据,存放在指定的寄存器中。 5)存储器操作数:要参与操作的数据,存放在指定的存储单元中。 4. 什么是寻址方式?

【解】指令中用以描述操作数所在位置的方法称为寻址方式。

5. 内存操作数的逻辑地址表达式为——段基值:偏移量,试写出偏移量的有效地址EA的计算通式。 【解】偏移量的有效地址EA的计算通式为:EA=基址值 +变址值 +位移量。

其中:基址值为 BX或BP的内容,变址值为 SI或DI的内容,位移量为8 位disp8或16位displ6数据。 6. 指出下列各指令目的操作数所在的位置,并写出相应的地址。 1) ADD [ SI] , Ax 2) MOV CL, BUF 3) DEC [ BP + 50H] 4) OUT 20H, AL

5) JMP 2000H: 0100H 6) JMP [BX] 7) JMP BX 【解】

1)目的操作数在内存单元中,其逻辑地址为 DS:[SI],其物理地址 = DS * 16 + S1。 2)目的操作数在寄存器CL中。

3)目的操作数在内存单元中,其逻辑地址为 SS:[BP +50H],其物理地址 = SS * 16 +BP + 50HO 4)目的操作数在端口中,端口地址为:20H。 5)目的操作数在指令中。

6)目的操作数在内存单元中,其逻辑地址为 DS:[BX],其物理地址 = DS * 16 +BXo 7)目的操作数在寄存器BX中。

7. 两个逻辑段地址分别为 2345H:OOOOH和2000H:3450H,它们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 说明了什么?

33

【解】这两个逻辑段对应的物理地址均为 23450H,说明对应同一个物理地址可以有不 同的逻辑地址。即物理地址是惟一的,逻辑地址不惟一。

8. 设DS = 3000H,BX = 2000H,[ SI]=IOOOH,MAX =l230H,则指令 MOV AX,MAX [BX][SI]的源操作数物理地址为多少?

【解} 源操作数物理地址为 = DS * 16 + BX + SI +MAX= 30000H+ (2000H + IOOOH + 1230H) = 34230H,

9. 设当前 BX =Ol58H,DI=lOA5H,位移量 =lB57H,DS = 2100H,SS =11OOH,BP = O1OOH,段寄存器默认,写出以下各寻址方式胸物理地址。 1)直接寻址。

2)寄存器间接寻址 (设采用BX)。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