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由表示(x,f(x))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结合函数y=f(x)的图象,数形
结合分析可得答案.
【解答】解:令y=f(x),y=kx,
作直线y=kx,可以得出2,3,4个交点, 故k=
(x>0)可分别有2,3,4个解.
故n的取值范围为2,3,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斜率公式,正确理解斜率是解答的关键.
9.(5分)(2013?安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两定点A,B满足||=A.
?
=2,则点集{P| B.
C.
=λ D.
+μ
=
=2,说明O,A,B三点构成边长为2
|=|
表示(x,f(x))点与原点连线的
,|λ|+|μ|≤1,λ,μ∈R}所表示的区域的面积是( )
【分析】由两定点A,B满足
的等边三角形,设出两个定点的坐标,再设出P点坐标,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把P的坐标用A,B的坐标及λ,μ表示,把不等式|λ|+|μ|≤1去绝对值后可得线性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可求点集P所表示区域的面积. 【解答】解:由两定点A,B满足
=
=2,
=
﹣
,则|
|=(
2
﹣)=
2
﹣2?+=4,则||=2,说明O,A,B三点构成边长为2的等
边三角形. 不妨设A(由
),B(,得:
.
).再设P(x,y).
所以,解得①.
由|λ|+|μ|≤1.
第9页(共22页)
所以①等价于或或或
.
可行域如图中矩形ABCD及其内部区域,
则区域面积为.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考查了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考查了数学转化思想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读懂题意,属中档题.
10.(5分)(2013?安徽)若函数f(x)=x+ax+bx+c有极值点x1,x2,且f(x1)=x1<x2,
2
则关于x的方程3(f(x))+2af(x)+b=0的不同实根个数是( ) A.3 B.4 C.5 D.6
2
【分析】求导数f′(x),由题意知x1,x2是方程3x+2ax+b=0的两根,从而关于f(x)的方
2
程3(f(x))+2af(x)+b=0有两个根,作出草图,由图象可得答案.
22
【解答】解:f′(x)=3x+2ax+b,x1,x2是方程3x+2ax+b=0的两根,
2
由3(f(x))+2af(x)+b=0,则有两个f(x)使等式成立,x1=f(x1),x2>x1=f(x1), 如下示意图象: 如图有三个交点, 故选A.
3
2
第10页(共22页)
【点评】考查函数零点的概念、以及对嵌套型函数的理解,考查数形结合思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1.(5分)(2013?安徽)若
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7,则实数a=
4
.
【分析】利用二项式定理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解:由通项公式Tr+1=
=
,
∵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7,∴
4
,解得.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二项式定理的通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2.(5分)(2013?安徽)设△ABC的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若b+c=2a,3sinA=5sinB,则角C= .
【分析】由3sinA=5sinB,根据正弦定理,可得3a=5b,再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得C. 【解答】解:∵3sinA=5sinB,∴由正弦定理,可得3a=5b, ∴a=
∵b+c=2a, ∴c=
∴cosC=∵C∈(0,π) ∴C=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正弦、余弦定理的运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3.(5分)(2013?安徽)已知直线y=a交抛物线y=x于A,B两点,若该抛物线上存在点C,使得∠ACB为直角,则a的取值范围为 [1,+∞) . 【分析】如图所示,可知A在点C,使得∠ACB为直角,可得【解答】解:如图所示,可知A
2
,B,设C(m,m),由该抛物线上存
2
=0.即可得到a的取值范围. ,B
第11页(共22页)
,
设C(m,m),
2
,.
∵该抛物线上存在点C,使得∠ACB为直角, ∴
2
=
2
2
.
化为m﹣a+(m﹣a)=0.
2
∵m,∴m=a﹣1≥0,解得a≥1. ∴a 的取值范围为[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表示抛物线上点的坐标、垂直于数量积得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了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14.(5分)(2013?安徽)如图,互不相同的点A1,A2,…,An,…和B1,B2,…,Bn,…分别在角O的两条边上,所有AnBn相互平行,且所有梯形AnBnBn+1An+1的面积均相等,设OAn=an,若a1=1,a2=2,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
.
【分析】设
,利用已知可得A1B1是三角形OA2B2的中位线,得到
=
=,梯形A1B1B2A2的面积=3S.由已知可得梯形AnBnBn+1An+1的面积=3S.利用相
似三角形的性质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得:,,,…,
已知,,可得,….因此数列{}是一个首项为1,公差为3等差数列,
即可得到an.
第12页(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