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1.E 2.C 3.D 4.E 5.E 6.D 7.A 8.E 9.D 10.D 11.A 12.B 13.B 14.E 15.C 16.D 17.A 18.B 19.E 20.E
二、名词解释
1.局部兴奋向周围扩布的方式,其特征是除极幅度随扩布距离增加而迅速减小以至消失,故也呈衰减性扩布。 2.两肾在单位时间(一般用每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一物质完全清除,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的毫升数就成为该物质的清除率。利用清除旅可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以及推测肾小管功能等。 3.在神经肌接头处,当神经冲动传来使神经末梢内大量囊泡释防乙酰胆碱,后者与终板膜上N型Ach门控通道结合,出现以Na+内流为主的跨膜电流,从而在终瓣膜上形成局部电流性质的去极化电位,此即终板电位。 4.神经递质从末梢的曲张体释出后,非定向地扩散至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并于后者相应的膜受体结合而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它是自主神经与平滑肌或心肌细胞之间,以及中枢神经元之间进行化学性传递的有效途径之一。 5.骨骼肌在收到外力牵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如叩击膝关节下的股四头肌腱而发生的膝反射等。临床上常通过检查腱反射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腱反射减弱或消退,常提示反射弧受损或中断;腱反射亢进,则提示高位中枢病变。
三、简答题
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其主要成分是二软脂酰卵磷脂(DPL)。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以单分子层分布在肺泡液体分子表面,减少了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降低了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其生理意义是:(一)减低肺弹性阻力,从而减少吸气阻力,有利于肺扩张;(二)有助于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这是由于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可随肺泡半径的变小而增大,或随半径的变大而减少,从而调整了半径不同的大小肺泡的表面张力,缓冲了大小肺泡内的回缩压差别,保持了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三)通过降低肺泡回缩压,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产,防止了肺水肿的发生。 2.正常人原尿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的浓度和血浆浓度相等。正常人原尿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均在肾阈值以下,当流经近端小管时,全部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被重吸收。所以,终尿中几乎不含葡萄糖和氨基酸。
四、论述题
0.神经-骨骼肌接头和突触传递均为电-化学-电的传递过程,两者共有的特征是:(一)单向传递;(二)时间延隔;(三)容易疲劳;(四)易受药物或内环境改变的影响;(五)突触后电位和终板电位均为局部电位,都具有局部电位的特征。
神经-骨骼肌接头和突触传递的主要不同在于:接头传递能保持\∶1\的关系,而突触传递则不能保持\∶1\的关系,通常为\多∶1\或\∶多\的关系。因为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个神经元与其他多个末梢构成突触,其中有的产生EPSP,有的产生IPSP。所以,突出后神经元的胞体象整合器一样,突出后膜上的电位改变取决于同时产生的EPSP和IPSP的代数和。当突触后膜去极化达到一定水平时,即阈电位水平时,才能触发突触后膜神经元爆发动作电位,故其传递不能保持\∶1\的关系。接头传递之所以能保持\∶1\的关系有以下两个原因:(1)一次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能使200到300个囊泡
第5页(共6页)
释放Ach,由此引发的终板电位大约超过引发肌细胞膜动作电位的所需阈值的3~4倍。因此,每次神经冲动到达末梢,都能可靠的引发肌细胞膜兴奋和收缩一次;(2)接头间隙中和终板膜上有丰富的胆碱酯酶,可在2ms的时间内将一次神经冲动所释放的Ach清除,不至引起多次肌肉兴奋和收缩,保证了接头传递具有安全可靠的\∶1\关系。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