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用手握住重5N的酱油瓶子静止悬在空中,瓶口竖直向上,此时手的握力为30N,瓶子受到手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为 N;若使手的握力增加为35N,则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大小将 (填“变大”或“变小”“不变”)

2.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铝块(ρ铝=2.7×10kg/m)和铁块(ρ铁=7.9×10kg/m)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铝、F铁和P铝、P铁.则F铝 F铁,P铝 P铁.(填“>”、“=”或“<”)

3.一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3×10m.将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该物体将 (填“上浮”、“漂浮”或“悬浮”),静止时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N.(g=10N/kg)

4.一辆汽车总重为2×10N,在平直水平路面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阻力为总重的0.03倍,在10s内.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J.功率为 W.

5.在如图所示的两种常用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选填“甲”或“乙”).根据功的原理,使用这两种工具都 省功(选填“能”或“不能”).

[来源:Zxxk.Com]3333

﹣33

4

6.修筑拦河坝是为了提高上游的水位,使上游水的重力势能增大;当水从上游流下时,水的 能转化为 能.

7.惯性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请分别列举一个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实例. 利用惯性: ;防止惯性: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8.如图所示,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前倾.由此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A.静止 B.匀速行驶 C.突然刹车 D.突然开动

9.如图所示,关于游泳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力改变了运动员的状态

B.运动员与水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C.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D.运动员对水的推力和水对运动员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10.下列日常事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 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D.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

11.下图所示情景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12.一试管装有一定的水,如图所示,当由甲慢慢倾斜至乙图情况时,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将

(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确定

1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A.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后可挂衣服 B.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C.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来 D.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

14.将浸没在水中的鸡蛋释放,鸡蛋下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鸡蛋受到的浮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B.在水中越深,鸡蛋受到的浮力越大 C.下沉的鸡蛋不受浮力作用 D.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15.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 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 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6.请在图中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并用L表示.

17.如图所示.请你画出利用滑轮组向下用力提起木箱的绕绳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18题3分,19题8分,20题8分,共19分) 18.如图是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实验过程用到了许多科学方法.

(1)怎样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相等呢?

方法是:把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 ,使其由静止开始下滑. (2)怎样反映“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呢?

方法是: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或 .

(3)怎样得出“小车不受力的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呢?必须要用推理的方法,即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那么小车将 .

19.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2)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 .

(3)图乙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所受的浮力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合金块的密度是 .

20.下表是小明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收集的有关数据. 动滑轮重G动物重钩码上升高度动力动力作用点移距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N G/N h/m F/N s/m η 1 0.5 1 0.1 0.7 0.3 47.6% 2 0.5 2 0.1 1.1 0.3 60.6% 3 0.5 4 0.1 2 0.3 (1)请在图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3)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提升的物重增加时,除克服动滑轮重所做的额外功外,其它额外功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动滑轮和绳重一定的情况下,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和 有关.

(4)第一次实验中,钩码上升0.1m所用的时间为1.5s,则动力的功率为 W.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