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练习题2

光和330-390nm的紫外光;

紫外光-B受体(UV-B receptor),接收280-320nm的紫外光。

4、光敏色素区别于其它色素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光敏色素(phytochrome)吸收红光和远红光、而且可互相转化的色素蛋白。

5、简要说明光敏色素调控植物发育的作用机理。

6、什么是光周期现象?举例说明植物的主要光周期类型。

生长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植物在长期适应和进化过程中表现出生长发育的周期性变化,植物对日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

长日植物(long-day plant,LDP)指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必须长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延长光照可促进和提早开花;相反,如延长黑暗则推迟开花或不能成花。

短日植物(short-day plant,LDP) 指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对这些植物适当延长黑暗或缩短光照可促进和提早开花,如延长日照则推迟开花或不能成花。

日中性植物(day-neutral plant,DNP)成花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均能开花。如黄瓜、茄子、番茄、辣椒、菜豆、棉花、君子兰、向日葵、蒲公英等。 7、实验证明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并证明植物可以通过某种物质来传导光周期刺激。

8、南麻北种有何利弊?为什么?

对于SDP麻类,南种北引可推迟开花,使麻秆生长较长,提高纤维产量和质量,但种子不能及时成熟,可在留种地采用苗期短日处理方法,解决种子问题。

9、用实验说明暗期和光期在植物成花诱导中的作用。

暗期间断处理(night break)实验,充分证明了暗期长度的决定作用(图15-19)。短日植物在超过临界暗期的条件下被诱导开花,长日植物在短于临界暗期条件下开花;如果用短时间的黑暗打断光期,并不影响光周期成花诱导,但如果用闪光处理中断暗期,则使短日植物不能开花,继续营养生长;相反,却诱导了长日植物开花。若在光期中插入一短暂的暗期,对长日植物和短日植物的开花反应都没有什么影响。

11、在植物的光周期成花反应中,植物可能以什么方式来测量暗期的长度?

12、举例说明光周期理论在农业实践中的应用。

13、根据所学生理知识,简要说明从远方引种要考虑哪些因素才能成功。

植物成花诱导生理

1 什么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相变?

高等植物发育过程中,茎尖分生组织不断发生变化,经历幼年期(juvenile phase)、成年期(adult phase)和生殖期(reproductive phase)三个阶段,从一个阶段到另一阶段的转变称相变(phase change)。

2 植物从幼年生长到成年生长相变特点?

从幼年期到成年期,植物在形态、叶序、生长能力等营养生长特点方面逐渐变化,由于植物是顶端生长,所以幼年的形态在植物的基部。不同植物幼年期的长短有很大差异,许多植物都是长到一定大小才发生相变而进入成年,此时相对稳定。

3植物从成年生长到生殖生长相变特点?

植物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后,转入成年期,就能感受环境信号刺激,特别是低温和光周期诱导,这时植物处于一种感应态(competent)。处于这种生理状态的植物接受了所需求的环境条件诱导后,产生设想的成花刺激物,被运输到茎尖端分生组织,在这里发生一系列诱导反应,随后分生组织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新的发育程序,即成花决定态(floral determinated state)。进入成花决定态的植物就具备了分化花或花序的能力,再在发育信号指令和适宜的条件下就可以启动花的发生,进而开始花的发育过程。即进入生殖期,这种转变依赖于特定的环境和发育信号。从根本上改变了分生组织细胞的发育命运。 17 那些特定因素可的以诱导植物开花?试分别概述它们的生理作用特点?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1、 简述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基因控制。

小麦、水稻、玉米等禾谷类种子和豌豆、蚕豆、菜豆等豆类种子以贮藏淀粉为主,通常称为淀粉种子。在这类种子发育过程中,首先是大量的糖从叶片运入种子,随淀粉磷酸化酶、Q酶等催化淀粉合成的酶活性提高,可溶性糖向淀粉转化,积累在胚乳中(图17-7)。禾谷类种子在乳熟和糊熟期淀粉积累最快,干重迅速增加,与淀粉合成相关的一个酶是淀粉磷酸化酶

大豆、花生、油菜、向日葵等种子中脂肪含量很高,称为脂肪种子,或通常所说的油料种子。这类种子发育初期,同样积累碳水化合物,但伴随种子重量增加,碳水化合物向脂肪转化(图17-8)。脂肪种子代谢的另一个特点是,在种子成熟初期,先合成饱和脂肪酸,以后在去饱和酶作用下,转化为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油料植物种子提取的脂肪中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

许多植物的种子都含丰富的蛋白质,大豆等豆科植物更是贮藏蛋白质,可称为蛋白质种子。种子发育过程中,从叶片运来的氨基酸和酰胺运至荚果的荚皮,先合成蛋白质,暂时贮存,以后被分解成为酰胺,运入种子后再合成蛋白质贮藏。

种子发育过程中,贮藏蛋白的基因大量地在种子发育的特定时间及部位表达。许多作物的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被克隆成功。多数种子贮藏蛋白是多基因家族编码的,如玉米有20多种醇溶蛋白,其编码基因多达75个;油菜的2S水溶性蛋白的基因数约2~5个,这使得同一种子中存在不同的蛋白异构体。

除了贮藏蛋白基因外,在种子发育中、后期还有一些具特殊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基因表达。这类基因的产物是种子胚胎发育后期高丰度表达的蛋白质,简称Lea蛋白。这类蛋白在胚发育后期含量很高,但在种子萌发早期迅速消失。

这类蛋白质中有和种子休眠直接相关的蛋白,进一步发现并研究这些蛋白,将有助于研究种子成熟和休眠机理。

2、 说明呼吸跃变与果实成熟的关系。

随着果实的成熟进程,某些果实的呼吸速率最初降低,至成熟末期突然升高而后下降,这种现象称果实的呼吸跃变(respiratory climacteric)。呼吸跃变的出现标志着果实达到成熟可食的程度,也意味着果实即将进入衰老。梨、香蕉、番茄等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呼吸高峰,呼吸速率可增加若干倍,这类果实称为跃变型果实。而如草莓、柑桔、葡萄等果实在成熟期间没有明显的呼吸跃变,为非跃变型果实。

呼吸跃变产生的原因,可能因果实发育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物质,糖酵解速度加快,产生较多呼吸底物;在果实发育的一定阶段,水解酶与呼吸酶活性提高,番茄果实的苹果酸脱羧酶活性在转红期明显升高,使苹果酸脱羧而产生较多CO2;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活性提高;检测到果实的抗氰呼吸增加,可起到对细胞色素氧化链分流的作用,这是维持果实代谢的一种调节机制。

3、 果实成熟时发生了哪些生理生化变化?这些变化与果实成熟的特征有何关系? 果实生长膨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图17-10)从叶片运入的糖多转化为淀粉贮于果肉细胞中,所以,幼果并无甜味,随着果实成熟,淀粉酶、转化酶、蔗糖合成酶活性提高,淀粉水解转化成可溶性的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积累在液泡中,果实逐渐变甜。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有机酸转化为糖,使果实的酸味降低。某些未成熟果实由于单宁等物质的存在而有涩味,果实成熟期间,在过氧化酶的催化下被氧化或形成不溶性物质,果实涩味消失。果实成熟过程中,酶催化形成各种酯类或醛类芳香物质,使果实具有其特殊的香味,如香蕉主要含乙酸戊酯,而柑桔含柠檬醛。果皮中含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三类色素。果实成熟之前,由于存在大量叶绿素,果皮呈绿色,随着果实发育,叶绿素降解大于合成,逐渐减少,类胡萝卜素合成积累增加,果皮呈现黄色和橙色。果实长大之后,在阳光照射和较大的昼夜温差下,花色素的合成加强,使得果实向阳部分更加红润鲜艳。经过这样一些变化,果实的色香味达到成熟状由于存在大量叶绿素,果皮呈绿色,随着果实发育,叶绿素降解大于合成,逐渐减少,类胡萝卜素合成积累增加,果皮呈现黄色和橙色。果实长大之后,在阳光照射和较大的昼夜温差下,花色素的合成加强,使得果实向阳部分更加红润鲜艳。经过这样一些变化,果实的色香味达到成熟状态。

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基因表达加强,酶活性提高。许多证据表明,PG主要负责催化果胶降解,果肉细胞壁中层分开:体外离体细胞壁内PG催化果胶降解;PG的水平与果实软化程度相关;缺乏PG的番茄突变体果实不软化。同时,纤维素酶活跃,使纤维素链部分降解,其它如甘露糖酶、糖苷酶、木葡聚糖酶、半乳糖苷酶等都参与细胞壁的水解,使果实变软。

4、 阐述植物衰老的形态及生理变化,并讨论衰老的调控机制。

叶片衰老,叶片失去绿色而呈现出红色、褐色或金黄色,也就是叶绿素降解,光合作用迅速下降。如植物的根系,实际上是边生长边衰老,尤其是根毛只有很短的寿命。多年生植物根系可生存多年,但也在不断衰老更新,当整个根系走向衰老时,整株植物势必会衰老至死亡。花的寿命长短随植物而有很大的差异,牵牛花在清晨开放,到午后就开始衰老,至第

二天就脱落了,花的各部分衰老从花冠开始,而后是雄蕊,最后是雌蕊;果实的成熟就意味着衰老的开始;一些特殊细胞(表皮细胞、管胞和导管分子)的衰老至死亡就是前面曾讨论过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由于植物具无限生长的特性,器官的衰老过程实际上发生在植物生活周期的各个时期。

在衰老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以叶片衰老为例,最明显的标志是叶片失去绿色而呈现出红色、褐色或金黄色,也就是叶绿素降解,光合作用迅速下降。呼吸作用较平稳,但叶片变黄时,出现类似果实呼吸跃变的上升,常出现抗氰呼吸。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核酸总量下降,RNA含量下降,某些植物叶片在衰老后期又略有增加。细胞内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可溶性氮有所增加,氨基酸不再循环合成蛋白质,而是从叶片运出到新生器官,如发育的种子中。大部分有机物和矿质元素向外撤退,转运到幼嫩的叶片被再度利用。 衰老内在的调控 (1) 营养竞争

一生中只开一次花的一捻植物在开花接实后,通常导致营养体衰老、死亡。早期对衰老机制的解释是营养学说。由于生殖器官是竞争力很强的库,使植物体内同化物再分配,大量养分从营养器官运入生殖器官被再利用,致使营养器官衰老。若摘除花果,可适当延迟叶片和整株植物的衰老。 (2)自由基与衰老

自由基会对植物产生氧化伤害。包括促使重要的酶降解,如rubisco;诱导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影响膜的结构和功能。在植物体内存在自由基清除剂,如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VE、VC和谷胱甘肽等,正常情况下,这些自由基清除剂随时清除所产生的自由基,一旦植物体内抵御氧化伤害的机制效率下降,或产生活性氧的能力增加,二者失去平衡,自由基积累,就会加速衰老。 (3) 激素和衰老因子

许多证据说明乙烯是诱导衰老的主要激素。不利于生长的环境诱导乙烯产生,促进衰老,特别是促进花和果实的衰老;外源乙烯或ACC能加速叶片衰老;乙烯的水平和叶绿素降解相

2+

关;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AVG或Co)或作用拮抗剂(Ag或CO2)都可延缓衰老;拟南芥的乙烯不敏感突变体etr1和ein2叶片叶绿素降解推迟,衰老速率减慢;利用遗传工程获得ACC合成酶的反义mRNA植株,乙烯合成能力很低,叶片衰老延迟。 细胞分裂素能明显地延缓衰老,一方面由于细胞分裂素可刺激多胺形成,多胺可抑制ACC合成酶的形成而减少乙烯的生成,并可清除自由基;另一方面可能由于细胞分裂素可吸引营养物质而延缓衰老。细胞分裂素延缓叶绿素和蛋白质降解,维持rubisco和PEPC的活性,保护膜的完整性,维持SOD和CAT的活性。

GA也能阻止叶绿素和蛋白质降解,并清除自由基,而延缓衰老。ABA却可抵消CTK和GA的作用,促进衰老,ABA可独立于乙烯起作用。但ABA可能并不是衰老中的关键因子。

5、 分析种子休眠的原因。 (1)种胚外包被组织的障碍

种胚外有种皮、果皮以及一些其它附属物,它们对胚形成层层保护,同时也成为种子萌发的障碍,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一些种子种皮外有蜡质层或角质层,或由于坚硬而厚的种皮阻止胚对水分和氧气吸收,并对胚造成机械的阻碍。例如,豆科、茄科等植物具有坚韧的种皮。 (2)种子胚未发育完全

种子休眠的另一原因是胚未发育完全。有些植物,如欧洲白蜡树、银杏、人参、当归、冬青等的种子或果实从外表看似成熟了,但其胚并未发育完全,在脱离母体后,在湿润和适当低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