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桥道岔连续梁施工专项方案

观有无不符合要求的钢绞线。

③每束钢绞线先预扎在一起,用18号铅丝每隔1.5m~2m捆扎,捆扎成束的钢束应保持顺直,不得扭曲,两端基本平齐。

④钢绞线表面必须无杂物,严禁沾有油污、泥土等有害物质。 ⑤钢绞线下料长度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 (2)、穿钢绞线

①钢绞线编束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整束装入管道中。穿束前应全面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位臵应正确,若锚垫板移位,造成垫板平面和孔道中轴线不垂直时,应用楔形垫板加以纠正;保证孔道内畅通、无水分和杂物,孔道应完整无缺。制好的钢丝束应检查其绑扎是否牢固、端头有无弯折;钢丝束长度和孔位编号,穿束时核对长度,对号穿入孔道。穿束工作采用人工直接穿束,卷扬机引拉,先将钢丝绳用单根导向钢丝,从管道一端引拉到另一端,然后用特制联结装臵把钢丝绳和钢绞线联结一起,开动卷扬机后钢绞线可顺利的穿入管道。

②在穿钢绞线的过程中应有专人跟踪检查,发现钢绞线穿束困难或穿破波纹管时,应检查原因并恢复管道,管道无死弯并不得漏浆。

③穿束后两端外露长度应基本相等,并不短于75cm。

④由于预应力筋均在混凝土浇筑前穿入管道,为此必须采取防锈措施,预应力筋安装在管道中后,应将管道端部开口密封,防止湿气进入。在任何情况下,在安装有预应力筋的构件附近进行电焊施工时,应对全部预应力筋波纹管道进行保护,防止溅上焊渣或造成损坏。预应力筋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面检查,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将管道上一切非预留的孔、开口或损坏之处修复,并检查预应力钢筋能否在管道内自由滑动。

4、预应力张拉

(1)、预应力钢绞线伸长值计算

本桥设计已将设计张拉力及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计算,在施工前

24

根据下列公式进行复核:

ΔL=pLEA (1)

p[1_e_(kx+μθ)]p=kx+μθ (2)

式中:ΔL为理论伸长量(m);p为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L为预应力筋的长度(m):E为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Pa);A为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P为预应力筋张拉段的张拉力(实际最终张拉力)(N);k为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x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μ为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θ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管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在实际张拉过程中。式(1)中的钢绞线长度L与式(2)中的孔道长度x稍有不同。预应力钢筋长度指张拉时产生伸长并进行量测的预应力筋长度。一般须考虑钢绞线的张拉工作长度,而孔道长度则不须考虑工作长度。例如:采用穿心式千斤顶张拉钢绞线时,其工作长度为45 60 am(工作长度指工具锚板离工作锚板的距离)。前卡式千斤顶的工作长度为8~20 am。图1为一条带2段圆曲线的钢绞线。A端为张拉端,B端为锚固端采用不分段计算方法.直接将孔道长度 =l+ 2+ 3+ 4+ 5,O=al+ 2代入式(2),计算出平均张拉力后,将钢绞线长度L=w+Ll+ 2+ 3+ 4+ 5代入式中: 为理论伸长量(m);P为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式(1)即可得出理论伸长量。

②预应力张拉设备

受预应张拉力的限制,要求张拉采用两台YDC350以上穿心式千斤顶。

张拉千斤顶在张拉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拆修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

(2)、张拉使用油泵采用YZB2×1.5/63型以上,需与YDC千斤顶配套,油泵的油箱容量宜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额定油压数宜为使用油压数的1.4倍。

25

(2)张拉使用油泵采用YZB2×1.5/63型以上,需与YDC千斤顶配套油泵的油箱容量应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额定油压数宜为使用油压数的1.4倍。

压力表应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2.0倍,精度不应低于1.0级,校正有效期为一周。当用0.4级时,校正有效期可为一个月。压力表发生故障后必须重新校正。压力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使用。

为便于发生断丝后的卸载,应配备一台23t单根张拉千斤顶及卸载锚头。

(3)、张拉程序

a、张拉前进行孔道摩阻系数和孔道偏差影响系数的测定,并据此计算出每束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计算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并经复核无误。

b、预应力按预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进行;

c、预应力预张拉时,内模应松开,同时梁端底板加厚段与跨中段底板间预留压缩量,以免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预张拉需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并拆除内模后进行;

d、初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时方可进行初张拉,其张拉数量、位臵和张拉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初张拉后方可拆除底板及支撑;

e、终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值均达到设计值的90%以上且龄期不少于10天时进行。预应力张拉时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进行双控,预应力的张拉以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筋伸长值进行校核。当预应力钢束达到张拉控制力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

26

之内,实际延伸量值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施工时应确保锚垫板与该垫板下的预应力束垂直。张拉应在确保施工工艺和质量的前提下进行;

f、预应力采用两端同步张拉,并两端对称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得超过一束;

g、预应力采用双控措施,即以张拉应力值为主,钢绞线伸长值为校核,在张拉过程中箱梁两端的伸长值应基本一致;

h、为了便于计算张拉伸长值,在张拉时应采取10%σk→20%σk→40%σk→100%σk→103%σk→持荷2min之后锚固,其中3%σk为预应力锚口损失(可在实际操作中根据锚口损失进行调整)。

(4)、预应力张拉工艺

按每束根数与相应的锚具配套,带好夹片,装好限位板并将钢绞线从千斤顶中心穿过。张拉时当钢绞线的初始应力达0.1σk时停止供油。检查夹片情况完好后,画线作标记。

向千斤顶油缸充油并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张拉力的大小以油压表的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加以校核,实际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应控制在±6%范围内,每端锚具回缩量应控制在6mm以内。

油压达到张拉力后关闭主油缸油路,并保持5min,测量钢绞线伸长量加以校核。在保持5min以后,若油压稍有下降,须补油到设计吨位的油压值,千斤顶回油,夹片自动锁定则该束张拉结束,及时作好记录。全梁断丝,滑丝总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0.5%,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也不得在同一侧。

(5)、滑丝和断丝处理

在张拉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引起预应力筋断丝或滑丝,使预应力筋受力不均。为保证预应力筋受力需限制预应力筋断丝和滑丝数量,需做好以下工作:

2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