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 D. 汝曹怯弱,为蛇所食
E.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丈荷?。
5. 下列词,属于双声连绵词的是( )
A.参差 B.须臾 C. 栗烈 D.蹉跎 E.纷披
6.下列各句中,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
A.风起云涌 B.星罗棋布 C.土崩瓦解 D.?之状,披发人立。 E.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7.下列句中,用“于”引进行为主动者的句子是( )
M. 物物而N. 不O. 物于物,P. 则胡可得而Q. 累邪! R. 乃自强步,S. 日三四里,T. 和于身也。 U. ?克伤于矢,V. 未绝鼓音。 W. 是鸟也,X.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E.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
8.下列句中,“其”字用来加强祈使语气的是( )
A.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B.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C.吾子其无废先王之功! D.天之苍苍,其色正邪?
E.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9. 下列句中,“所以??”的意思大致相当于“用来??的方法”、“凭它来??的”的是( )
A.君不此问而问舜冠,所以不对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彼兵者,所以禁暴害也,非争夺也。
D.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E.吾知所以距子矣。
10.下列各句中,用“之”字连接主谓结构并使这个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的是( )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C.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D.甚矣,汝之不惠。 E.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许慎对篆文的形体构造加以分析和归类,从中概括出540个偏旁作为____________,用来统率《说文解字》所收的9000多字。
2.清代学者__________的《说文解字注》对我们了解字义的来源很有帮助。 3.《说文解字·叙》中所谓“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指的是“六书”中的_____________。
4.古书上的“田每”现在写作 ___________。
5.在近体诗五律或五绝的“首联”中,如果“对句”的平仄格式是“| | | — —”,那么它的“出句”的平仄格式就是“— — — | |”或___________。
6.“人孰敢不听而化诸?”句末的“诸”是 _________二字的合音。
7.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句中的“诸”是________二字的合音。
8.“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受事者”的句式叫做 ___________句式。 9.《诗经·七月》:“朋酒斯飨,曰杀羔羊。”其中的前置宾语是___________。
10.“何”字的本义是_________,后来假借做疑问代词。
11. 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其中“池塘”是指___________。
12.“脩”的本义是 ___________。但它常常跟“修饰”的“修”字通用。
13.“效“的本义是___________,例如《韩信破赵之战》:“诸将效首虏。”其中“效”就是这个意思。
14.“信”字最常用的假借义是___________,例如《易经·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其中“信”就是这个意思。
15.《诗经》在汉代有毛亨传、郑玄笺,其中“传”特定意义是指___________。
四、释词题(15分)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的词语。
1.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寖衰,此辟儒之患也。(汉书·艺文志)
2. 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山海经·北山经)
3. 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微增冰之凛。(文选序)
4.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
5.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问乐天授江州司马)
6.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留侯论)
7.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韩信破赵之战)
8.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吕相绝秦)
9.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论衡·气寿)
10.天人淫雨,害于染染瘟。(左传·庄公十一年)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词的词性和所表示的意义。
1、 是乃狼也。(左传·庄公四年) 2、 尔惟回人。(尚书·大诰)
3、 生而同4、 声,5、 长而6、 异俗,7、 教使之然也。(劝学) 8、 其室则迩,9、 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10、 老臣病足,11、 曾不12、 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五、简答题(10分)
1.在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的词序跟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在强调某一行为的数量时,古代汉语一般用什么方法?
2.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3.《墨子·教爱》:“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请给“恶得”的“恶”和“交相恶”的“恶”注音,并指出它们在词性、意义上的异同。
六、古文今译题(10分)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华佗传)
请将下面一段古文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佗脉之 2. 食腥物所为 3. 斯须尽服4. 之
5. 食顷,6. 吐出三升许虫 7. 此病后三期当发
七、古文标点题(10分)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及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八、古文阅读题(20分)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
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主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於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原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後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馀,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说明下列加着重号的“以”在句中的词性和用法。 1、王以名使括 2、以天下莫能当。
3、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 4、何以?
5、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二)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括不2、 可使将 3、 所友者以百数 4、 东向而5、 朝 6、 妾得无随坐乎 7、 详败走
(三)文章说:“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试指出文中哪些句子是交代廉颇的“约束”的。
(四)赵王为什么坚持任用赵括?试用文中的语句作答。
基础测试三
(1) 单项选择题
1 在“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中,“贵”的语法分析应是( ) A.用作谓语 B 用作状语 C 使动用法 D 意动用法
2 在“男不耕耘,女不蚕织”中,“蚕”的语法分析应是( )
A 名词用作状语 B 名词用作动词 C 用作意动词 D 用作使动词 3 在“之二虫又何知”中,“何”的语法分析应是( )
A 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 B 作主语 C 作谓语 D 作先行词 4 在“天下之水,莫大於海”中,“莫”的的语法分析应是( )
A 否定副词作状语 B 禁止副词作状语 C 否定副词作主语 D 无定代词作主语 5 在“鹏之徒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中,“水” 的的语法分析应是( ) A 名词桌主语 B 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C 名词作状语 D 名词作定语 6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中,“於”的语法作用应是( ) A 引进受事者 B 引进施事者 C 引进比较对象 D 引进处所
7 在“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中,“见”的词性应是( ) A 动词 B 指代性副词 C 被动性助动词 D 人称代词
8 在“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中,“为所”所作的语法分析应是( ) A “为”是动词,“所”是辅助性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