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目的要求】
掌握人体解剖学的方位术语。 【教学内容】
详细讲解人体解剖学的方位术语。
第一篇 运动系统 第一章 骨学
(一) 骨学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 2、掌握骨的构造。
3、了解骨的化学成份、物理特性及其年龄变化和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骨的形态、分类。
2、详细讲解骨的构造。
3、一般介绍骨的化学成份、物理特性及其年龄变化和临床意义。 (二) 躯干骨 【目的要求】
1、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掌握各部椎骨的主要特点。 2、了解肋的数目、形态、分部,掌握肋骨的形态。
3、掌握胸骨的形态。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椎骨的一般形态。详细讲解各部椎骨的主要特点。 2、一般介绍肋的数目、形态、分部,详细讲解肋骨的形态。 3、详细讲解胸骨的形态。 (三) 颅骨 【目的要求】
1、掌握颅分部(脑颅、面颅),23块颅骨名称。 2、了解分离颅骨的形态。
3、了解颅盖的形态,掌握颅底内面的形态,了解颅底外面的形态。掌握颅侧面的形态。
4、了解眶的组成及形态。掌握骨性鼻腔:顶:筛板,底:骨腭,骨鼻中隔组
成、鼻甲、鼻道。鼻旁窦概念、位置、开口。 5、了解新生儿颅的形态。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颅分部(脑颅、面颅),23块颅骨名称。 2、一般介绍分离颅骨的形态。
3、一般介绍颅盖的形态,详细讲解颅底内面的形态,一般介绍颅底外面的形态。详细讲解颅侧面的形态。
4、一般介绍眶的组成及形态。详细讲解骨性鼻腔:顶:筛板,底:骨腭,骨
鼻中隔组成、鼻甲、鼻道。鼻旁窦概念、位置、开口。 5、一般介绍新生儿颅的形态。 (四) 四肢骨 【目的要求】
1、了解上肢骨的组成、排列,掌握其形态。 2、了解下肢骨的组成、排列,掌握其形态。
3、了解足骨:跗骨数目、名称,距骨的位置关系。距骨的数目及排列关系。 趾骨的数目、名称及排列关系。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上肢骨的组成、排列,详细讲解其形态。 2、一般介绍下肢骨的组成、排列,详细讲解其形态。
3、一般介绍足骨:跗骨数目、名称,距骨的位置关系。距骨的数目及排列关
系。
趾骨的数目、名称及排列关系。
第二章 骨连结
(一) 总论
【目的要求】
1、了解骨连结分类:直接连结(纤维连结、软骨连结、骨性结合)、间接连结。
2、掌握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3、了解关节的类型和运动。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骨连结分类:直接连结(纤维连结、软骨连结、骨性结合)、间
接连结。
2、详细讲解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3、一般介绍关节的类型和运动。 (二) 躯干骨的连结 【目的要求】
1、.掌握椎骨的连结:椎间盘(定义、分部、功能)、韧带(前纵Lig、后纵
Lig,黄Lig)的位置、功能、关节突关节的组成和功能。 2、了解脊柱前面观、后面观、侧面观(四曲)和运动。
3、掌握胸廓组成、形态(上口、下口、肋间隙、胸骨下角)。
4、了解肋的连结(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肋软骨与胸骨的连结、肋弓、浮肋)。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椎骨的连结:椎间盘(定义、分部、功能)、韧带(前纵Lig、
后纵Lig,黄Lig)的位置、功能、关节突关节的组成和功能。 2、一般介绍脊柱前面观、后面观、侧面观(四曲)和运动。
3、详细讲解胸廓组成、形态(上口、下口、肋间隙、胸骨下角)。 4、一般介绍肋的连结(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肋软骨与胸骨的连结、肋弓、浮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