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知识点

2?4NO↑2+2H2O e. 浓HNO3和非金属C反应方程式为:4HNO3(浓)?C?CO↑三、氨和铵盐

1.氨:

①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常温下一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氨气,分子构型是三角锥型。

②化学性质

?NH3·H2ONH4?OH?,氨水中存在的微粒有

?NH3、H2O、NH3·H2O、NH4、OH?、H?。氨水中的溶质是NH3,溶剂是H2O。

a. 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H3?H2O??b.和酸作用:和HCl反应的方程式为:, 和H2SO4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NaOH△NH↑3?NaCl?H2O,用向下排空气法法收集,收集时在试管口放用酚酞浸泡的棉花,目的是检验NH3是否收集满,现象是棉花变红色。 2.铵盐:①是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②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NH4HC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NH↑3?H2O↑?CO↑2,NH4Cl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NH↑3?HCl↑ ③和碱反应 NH4NO3和NaOH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NH4NO3?NaOH△NH↑3?NaNO3?H2O,此反应常用于检验NH4+的存在。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1.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1869年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而制得。 2.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3.在元素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形成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点则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形成族。 4.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①周期:短周期:包括第一、二、三周期共18种元素,要求能够熟练描述短周期中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Na:第三周期第ⅠA族。

长周期:包括第四、五、六三个周期。 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②族:七个主族:用A表示,对应的数字为Ⅰ、Ⅱ、Ⅲ、Ⅳ、Ⅴ、Ⅵ、Ⅶ 七个副族:用B表示,对应的数字为Ⅰ、Ⅱ、Ⅲ、Ⅳ、Ⅴ、Ⅵ、Ⅶ 一个零族,一个第Ⅷ族(包括三竖行) 祥记七个主族和零族中各元素的顺序及其元素符号。 4.碱金属元素的相关知

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颜色 硬度 密度 相 似 点 熔沸点 导电导热性 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性

第13页

Li Na K Rb Cs 银白色(CS略带金属光泽) 柔软 依次增大(但K的密度比Na小) 依次降低 良好 从上到下依次增大 从上到下依次增多 1个 从上到下依次依次增强 递变性 5.卤族元素的相关知识

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卤素单质分子式 F2 Cl2 Br2 I2 完成下列变化的方程式: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钾投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锂在空气中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钠在空气中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气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

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比较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氟 氯 溴 碘 F2 Cl2 Br2 I2 从上到下依次 增大 7个 核电荷数 最外层电子数 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从上到下越来越难;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来越不稳定 从上到下依次减弱 非金属性 单质间置换规律 非金属性强的卤素单质可以置换出非金属弱的卤素单质 从上到下逐渐依次加深 颜色 状态 气态 气态 液态 固态 从上到下逐渐一次增大 从上到下逐渐升高 密度 熔沸点 密度变化 K的密度比Na小 6.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35质量数(A) =质子数(Z) + 中子数(N)。表示有17个质子,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符号为17Cl。23592U中有质子92个,

中子153个。

7.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现有11H、21H、31H、126C、136C、146C、23492U、23592U、23892U这几种符号,其中有9个原子,9种核素,3种元素,铀元素有3种同位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和外电子构成的。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 电子层 符号 1 K 2 L 3 M 4 N 5 O 6 P 7 Q ?? 一般说来,电子层离核由近到远的顺序为:K、L、M、N、O、P、Q;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低,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高。故电子在不同电子层上能量高低顺序为:E(K)<E(L) < E(M) <E(N) < E(O) < E(P) < E(Q)

2.由于原子中的电子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3.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中表示原子核内11个质子,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H_______;O________;Mg____________;Ar_____________;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目。写出下列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K_______________。

4..一般说来,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和原子结构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如下关系:

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族数 ;|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 8 6.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能改写成离子方程式的写出离子方程式。(每位同学都要过关) ①金属钠投入冷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金属镁粉投入热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镁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4页

④铝片投入稀盐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⑤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铁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氧化镁和稀硝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氧化铝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呈周期性变化。金属性:K>Ca,Be<Mg;非金属性:N<O,C>Si;酸性:H2SO4<HClO4,H3PO4<HNO3;碱性:KOH>Ca(OH)2,LiOH>Be(OH)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HF,H2O>H2S。 8.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规律性的变化。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核电荷数 依次增大 相同 依次增大电子层数 逐渐升高依次增大 最外层电子数 10.元素周期表中最强的金属为Fr,最强的非金属为F。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没有严格的界线,故存在既能表现出一定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非金属性的元素,如Si、Ge。

1.钠原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就需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就需得到一个电子;钠和氯气反应时,钠原子最外层上的1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层上,形成带正电荷的Na+和带负电荷的Cl-。带相反电荷的Na+和Cl-,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与单质钠和氯性质完全不同的稳定NaCl。人们把这种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形成离子键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电子的得失,离子化合物一般由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阴离子形成。 2.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这种式子叫电子式。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Na__________、Cl__________、O___________、Mg__________、Ar___________。试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Ca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5页

? 相同依次减小 原子半径 依次增大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越来越稳定 碱性增强,酸性减弱不越稳来定越 第三节 化学键

3.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的8电子结构,需要获得到一个电子,所以氯原子间难以发生电子得失。如果两个氯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个氯原子就形成了8电子稳定结构。像氯分子这样,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共价键不但可以在相同的元素间形成,还可以在不同的元素间形成。以共价键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如HCl。

4.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之间运动,归两原子共用,其电子式必须反映这点。如氮气的电子式为:

。试写

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Br2_________、H2S_________、CO2________、CCl4__________。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这样得到的式子叫结构式。如氯分子的结构式为Cl-Cl。试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分子的形成过程: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相同的原子形成共价键,两个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于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不显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一般的单质如:H2、O2、N2、Cl2中的共价键均是非极性键;试判断:

分子中的C-C键是非极性共价键。由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因为原子吸

引电子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将偏向吸引非金属强的的一方,所以非金属强的原子一方显负电性,非金属性弱的原子一方显正电性。像这样共用电子对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一般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共价键是极性键。

6.人们把这种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一般化学物质主要由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而成。化学键的形成与原子结构有关,它主要通过原子的价电子间的转移或共用来实现。化学反应是反应物中的原子重新组合为产物分子的一种过程,包含着反应物分子内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和产物分子中化学键的形成(释放能量)。试判断给定物质中存在化学键的类型 物质名电子式 结构式 离子键 极性键 称 氢氧化钠 二氧化碳 √ √ 非极性键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①反应放出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 ②反应吸收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

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者放热。所有的燃烧反应都要放出热量。 3.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活泼金属置换水或酸中氢的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燃烧④多数的化合反应⑤一些物质的溶解,如浓硫酸的稀释、氢氧化钠的溶解、氧化钙的溶解

第16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