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20拨动叉”中批生产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 - 图文

“C620拨动叉”中批生产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

在选择了毛坯、确定了加工余量的基础上,绘制毛坯—零件综合图(参看图3-1)

3.2 工序判定

制定工艺路线得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装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以及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

一、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Ⅰ:粗车、半精车A面,镗D孔 工序Ⅱ:粗铣平面E面 工序Ⅲ:粗铣、半精铣E、L面 工序Ⅳ:粗铣槽F 工序Ⅴ:车端面B并倒角 工序Ⅵ:钻G孔,锪M孔,攻丝 工序Ⅶ:钻、扩H孔

工序Ⅷ:钻I 1和2孔,攻丝 工序Ⅸ:拉C孔,花键 工序Ⅹ:去毛刺 清理 工序Ⅺ:检验 二、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Ⅰ:粗车、半精车端面A,钻、扩、铰C孔,镗D孔 工序Ⅱ:粗铣、半精铣E、L面 工序Ⅲ:粗铣槽F

工序Ⅳ:钻G孔并攻丝,锪M孔 工序Ⅴ:车端面B并倒角,钻、扩H孔 工序Ⅵ:钻I1、I2孔并攻丝 工序Ⅶ:拉C孔,花键 工序Ⅷ:去毛刺 清理 工序Ⅸ:检验

以上加工方案大致看来还是合理的。但是通过仔细考虑零件的技术要求以及可能采取的加工手段之后,发现仍有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0

“C620拨动叉”中批生产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

1:总体上看方案二比方案一工序集中,工序间排列最优。

2:方案二中的工序II粗铣、半精铣E、L面,而方案一只有粗铣平面E面,

没有经过精铣,很难保证加工精度。

3:方案二中的工序I钻、扩、铰C孔,而方案一只是钻C孔,因为孔的粗糙

度要求1.6,精度要求比较高,需经钻,扩,铰C孔才能达到精度要求。 4:方案二中的车端面B并倒角,钻、扩H孔,加工完端面,直接加工孔,可

以减少装夹次数,提高加工效率,而方案一中车端面B并倒角后钻G孔,锪M孔,攻丝,再钻、扩H孔,方案一工序安排比较散乱,多次装夹。 5:方案二中把钻、扩、铰C孔,镗D孔放在一起加工,这样安排的好处更有

利用工序集中,而方案一是分开加工的。

经过上述分析,为了保证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降低生产成本,集中工序,提高生产率。选择工艺路线方案二为本拨动叉的工艺生产路线。

3.3 编制工艺卡

在分析了零件,绘制了毛坯-零件综合图,对工序进行判定了以后,计算了切削用量、功率以及工时。

工艺编制详细情况,见附件工艺卡。 一、切削用量及功率计算

工序Ⅰ:粗车、半精车端面A,钻、扩、铰C孔,镗D孔

机床:卧式车床C620 P=7.5kw 主轴转速:11.5~1200r/min 变速级数:24级

(24?1)??列为:

1200?1.223则查《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表3.6得该车床标准转速11.511.5、14、17、21、25、31、38、47、57、70、86、105、130、158、195、240、300、355、435、535、655、800、980、1200 一次安装:

工步1:粗车端面A至111mm,ap =5mm Ra为12.5μm

1、刀具:90°偏头端面车刀(GB5343-85) YG6 Kr=90° 2、切削用量、功率计算

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表14—15得 f=0.7mm, 表14—1速度公式:

11

“C620拨动叉”中批生产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

v?Cvtap0.20.15f0.4 (公式3.3.11)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8得t=60min

v?223?0.20.150.460?5?0.7586.67m/min

代入公式3.3.11得

n?则转速

1000v1000?

>>閻忕偞娲栫槐鎴﹀礂閵婏附鐎�<<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