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练习题集锦附答案

3.刻画父亲的形象作者选取了一个怎样的独特视角? 背影。

4. 这里主要采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行动描写。

5、这里什么地方采用了铺垫手法?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6.这里什么地方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2、阅读朱自清《背影》中的文段,回答问题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这段描述的中心旨意是什么? 写家景的困窘以及老境的颓唐。

(2)近几年来,父亲为什么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晚景孤苦,他他触目伤怀,心绪烦乱。

(3)最近两年,父亲为什么又只惦念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因为离别多日不见。说明父亲始终深深的爱着自己。

(4)这里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提示父亲晚年的心境? 烘托。

(5)文章最后写到我的晶莹的泪光,这有什么作用?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用自己对父亲的爱也反衬父亲对自己的爱。侧面烘托的手法。

(6)文章最后又写到背影有何作用? 前后照应。

(7)为什么说本段运用了“以外显内”的方法? 用的是一些锁事来表现父子间深沉的爱。 3、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这段文字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父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

(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

4、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41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老境颓唐,感伤烦闷。

(2)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我”怎样的感情? 对父亲真挚的爱和思念。

(二十) 秋 夜

一、单项选题

1.下列作品为巴金创作的是( A )。

A.《激流三部曲》 B.《骆驼祥子》 C.《倪焕之》 D.《子夜》 2.下列作品为巴金创作的是( A )。

A.《旅途随笔》 B.《湘行散记》 C.《文化苦旅》 D.《艺海拾贝》 3.下列作品为巴金创作的是( B )。

A.《夜读偶记》 B.《随想录》 C.《小记十篇》 D.《自言自语》 4.《秋夜》着重歌颂了鲁迅先生的( B )。

A.韧性战斗精神 B.热情关怀青年的崇高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 D.决不妥协的精神 5.《秋夜》中反复描写鲁迅那颗“燃得通红的心”,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是(D )。

A.幻觉 B.比拟 C.譬喻 D.象征 6.《秋夜》写作者俯在一本书上所做的一个梦,这本书是(B )。

A.《边城》 B.《野草》 C.《红豆》 D.《子夜》 7.巴金的《秋夜》是一篇( D )

A.议论为主的散文 B.记事为主的散文 C.写景为主的散文 D.写人为主的散文

二、多项选择题

1、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含的作品有( BCD )

A《雾》 B《家》 C《春》 D《秋》 E《雨》 2、巴金的《爱情三部曲》中的三部作品是( BCE ) A《家》 B《雨》 C《雾》 D《春》 E《电》 3、《秋夜》的写作特点有( ABCDE )

A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B人物描写生动传神 C成功运用象征手法 D有浓厚的抒情性 E大量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效果

42

三、简析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

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 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 (1) 作者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秋夜的梦?

作者在梦中又看见了鲁迅先生。

(2) 作者怎么会说在书上看到了鲁迅发光燃烧的心?这颗发光燃烧的心象征着什么? 鲁迅的作品中充满着他对青年的关心、鼓励和支持,充满着热情。

颗发光燃烧的心象征着鲁迅伟大的人格。

(3) 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渲染了气氛,为抒情服务。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上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青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1) 这里写到的鲁迅先生“一颗燃得通红的心”象征了什么?

象征着鲁迅伟大的人格。

(2) 为什么作者会感到有“一种献身的欲望”?

从鲁迅先生的这颗心中得到的温暖,受到的鼓舞。

(3) 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衬托先生发出的光和热很强大。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仍旧是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张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 (1) 这里写的“他”是谁?

鲁迅

(2) 这一段文字是什么描写?

肖像描写。

(3) 从这时可看出巴金作品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清新自然,简炼传神。

(二十一) 风 波

一、单项选择题

1.《风波》中的“风波”,引起于( B )。 A.清帝退位 B.张勋复辟

43

C.百日维新 D.辛亥革命

2.《风波》中的“风波”,所围绕着展开的事件是( A )。 A.七斤头上有没有辫子 B.赵七爷到圭场上示威 C.六斤打破了一个饭碗 D.皇帝是否又坐了龙庭 3.《风波》的主要社会意义在于( D )。

A.暴露民众的愚味落后 B.揭露帝制余孽的阴谋复辟 C.批语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D.昭示革命首务是唤醒民众 4.七斤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C )。

A.见多识广 B.憎恶复辟 C.愚昧落后 D.伺机复辟 5.赵七爷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D )。

A.见多识广 B.憎恶复辟 C.愚昧落后 D.伺机复辟

6.小说开头所描绘的“田家乐”景象的主要意义在于( d )。 A.暴露农民的愚昧落后 B.、嘲讽文人的不合时宜

C.衬托后广的风波动感 D.、启示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7.下列曲型细节,属于刻画赵七爷形象的是( B )。

A.时常坐在门槛上抽烟说不出话 B.头上的辫子盘上、放下、又盘上 C.遇事一句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 D.捧着破碗一瘸一拐地往来 8.下列典型细节,属于刻画七斤形象的是( A )。

A.知道什么地方的闺女生了个夜叉 B.知道张大帅的张翼德的后代 C.遇事一句口头禅:“一代不如代” D.捧着破碗一瘸一拐地往来 9.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C )

A、沈从文 B、茅盾 C、鲁迅 D、巴金 10.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是发表在( B ) A、《彷徨》 B、《新青年》 C、《野草》 D、《朝花夕拾》 11.《风波》所描写的事件背景是( C ) A、1911年辛亥革命 B、1919年五四运动 C、1917年张勋复辟 D、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 12.小说《风波》的中心情节线索是(D )

A、九斤老太的五十大寿 B、七斤的飞黄腾达 C、皇帝坐了龙庭 D、辫子事件 13.“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这句话出自( A)

A、鲁迅的《风波》 B、鲁迅的《伤逝》 C、鲁迅的《阿Q正传》 D、鲁迅的《祝福》 14.七斤、八一嫂和赵七爷是鲁迅的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D ) A、《狂人日记》 B、《伤逝》 C《祝福》 D、《风波》 二、多项选择题

1.《风波》所反映的主要社会现实有( ABC )。

A.农民还处于愚昧落后状态 B.、帝制余孽还在伺机复辟

4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