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历年考研真题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考研真题(2001--2006)

大后方的“民主堡垒”。抗战胜利后解散,原三校分别回迁复校。

25.圣像破坏运动:8世纪上半期,拜占廷皇帝立奥三世发动的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运动。这场运动的实质是军事贵族与教会之间土地与财产再分配的斗争,持续到9世纪中期,加速了帝国封建化进程。

26.圣德太子改革:6世纪末7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辅佐推古女皇进行的改革。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制定冠位十二阶、宪法十七条等。 为大化革新准备了必要条件。

27.德雷福斯事件:19世纪末发生于法国的排犹事件。1895年,法国陆军部诬陷犹太裔

军官德雷福斯向德国提供军事机密,将他判罪流放。经法国知识分子和民众长期斗争, 终使政府于1906年为其平反。促进了法国的民主化进程。

28.卡德纳斯改革: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推行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在

农村废除“债役制”,实行土地改革;把国内部分企业和外国控制的铁路、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在全国实行教育改革和扫盲。促进了墨西哥民族资本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史料分析题

29.【答案要点】

(1)“魏武”,即曹操。“都正”为“州都郡正”的简称(州都指设立于各州的大中正;郡正指设立于各郡的中正)。

(2)在九品中正制评定的乡品当中,一品属于虚设,二品实为最高品。只有二品可称为上品,自三品以下均属下品。“凡厥衣冠,莫非二品”,指二品高位为世家大族所垄断。

(3)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动荡,汉代实行的乡举里选之制难以实施。曹魏政权将此前由士大夫主导的“清议”官方化、正规化,建立由朝廷控制的人才评定体系,并与选官制度紧密结合。

影响:在世家大族势力膨胀的社会背景下,评定乡品时,德、才越来越被忽视,门第逐渐成为唯一的因素,九品中正制成为进一步巩固世家大族势力的工具。世代当权的显贵家族子弟大多被评为上品,垄断高官,门阀士族就此形成。 . 30.【答案要点】

(1)分别指英国君主、贵族院和平民院(下院)。

(2)布莱克斯通认为立法权的三个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约,具有优越性;潘恩认为下院是英国自由的基础,但对君主和贵族院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们是暴政的残余。

(3)1844年以前,英国虽然经历了第一次议会改革,但总体上民主化进程缓慢。下院虽能对王权和上院有所牵制,但贵族依然在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四、简答题

31.【答案要点】

(1)全称“行中书省”,初为元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除京师及附近地区直隶中书省外,全国设岭北、辽阳、甘肃、云南、河南、湖广、江浙、四川、江西、陕西等十大行省;辖区辽阔、军政合一;置丞相、平章等官总领该地区事务;下设路、府、州、县。

(2)意义:有效巩固了元朝的大一统;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省制的开端。 32.【答案要点】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工矿交通企业。

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设农工商局,保护农工商业,奖励发明创造;设铁路矿务总局,修建铁路,开采矿产;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等。

21 / 48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考研真题(2001--2006)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设农工商部,陆续颁布《商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司章程》等一批经济法规,保障工商业者权益和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33.【答案要点】

扩张:公元前3世纪前期,罗马发动对意大利南部希腊城邦的战争,统一意大利半岛。后又通过第一、第二次布匿战争击败迦太基,控制地中海西部地区。公元前3世纪后期和公元前2世纪前期,通过马其顿战争征服了希腊,又通过第三次布匿战争消灭了迦太基,征服了北非。

影响:罗马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大庄园和奴隶制经济发展,小农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罗马共和制的危机。 34.【答案要点】

欧洲的优势主要表现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