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上(苏教版)

给活动的组织者与交流者几点建议:

(1)我们一定要本着“求是唯真、崇文扬善、创新臻美”的态度去做科学,注意每一个细节,以使我们第一次的研究成果经得起别人的推敲。

(2)我们要从“小”处做“大科学”,不要从“大”处做“小科学”。 (3)若以图片、表格等形式来反映研究成果,会让你的研究成果更容易被听众所接受。

(4)研究性学习需要提出自己的研究报告,同时也要让听众看到研究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以增加研究成果的说服力。

(5)不妨向别人介绍一下自己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亲历的一些事情以及自己的感受,这容易引起别人的共鸣。

(6)研究性学习的交流时间设置要合理,要给汇报者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也要给听众提出问题、质询的机会。

板书设计

二、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一)基因诊断 (二)基因治疗

(三)研究性学习交流

第二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

教学重点

1.了解科学家挑战“自然发生说”的主要过程。 2.理解研究生命科学需要正确的方法。 3.尝试像科学家一样的实验。 教学难点

尝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学生不仅需要知道学习生物科学的正确方法,同时还要会用这些方法来思考生物学问题。 教具准备

巴斯德曲颈瓶实验的投影片、取自不同水域的水体样本、当地常见的水生生物分类图、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试剂瓶。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科学家对于“自然发生说挑战”的主要过程。 2.理解生命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3.能正确使用显微镜,懂得如何区分不同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

4.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能利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能利用计算机对所观察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5.通过科学家挑战“自然发生说”以及观察池塘水中的“生命世界”的学习,初步形成“动手做科学”的能力与技能,如:观察、分类、推论、交流、认识和利用空间关系、测量、应用数学方法、解释资料、形成假说、分解和控制变量、实验、构建模型、形成操作性定义等。

6.参与对科学家对于“自然发生说挑战”的主要过程的回顾的辩论,懂得如何进行假设、如何设计实验组与对照组(即如何控制变量因子)、如何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

7.参与“观察池塘水中的生命世界”的课题研究,初步形成课题研究意识、信息的收集与甄别的能力、批判性学习的能力、交流与交往的能力。

8.认同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理解探究是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科学的重要方法。

9.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感受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坚持追求科学真理的人格魅力。

10.懂得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帮助自己进行各种抉择,并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从而过上一种健康、积极并且负责任的生活。

11.树立科学、社会、技术相统一的思想(STS)。

12.通过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往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与交往的态度。

第1课时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自古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着这样三个充满哲理的问题:①我从哪里来?②我是谁?③我将到哪里去?

(2)对于“生命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东、西方文明中相当多的篇幅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而展开的。如屈原在他的不朽名篇《天问》中,就提出了“遂古之初,何谁由之”的“天问”。

(3)关于生命起源,主要的学说有:神创论、自然发生说、化学起源和生物进化学说以及宇生论。

(4)我们不能完全确定究竟哪种学说真实反映了地球上生命来源的真实过程。

那么,你是否知道,目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是哪一种? 生

是化学起源和生物进化学说。

师:那么,你是否了解科学家挑战“自然发生说”的过程呢? 推进新课 板 书: 一、科学家不断实验:挑战“自然发生说”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