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 Mg——最小总样质量,kg。 (2)要满足与煤粒度相应的最小子样质量ma(kg)
ma=d2×10-3
式中 d——被采煤的标称量大粒度,mm。 计算的ma,不得少于0.1kg。
48、如何计算初级子样的时间基和质量基的采样间隔?
答:(1)时间基子样间隔:初级子样应均匀分布在整个采样单元的批煤量中,以时间基采取子样的时间间隔△r按下式计算,即
60m△T≤Gn
式中 m——采样单元煤量,t; G——煤的最大流量,t/h; n——子样数目。
(2)质量基采样间隔:初级子样应均匀分布在整个采样单元的批煤量中,以质量基采取子样的质量间隔△m按下式计算,即
m△m≤n
式中 m——采样单元煤量,t; n——子样数目,个。 49、什么叫做初级子样和初级子样方差?
答:采样器(工具)最初从被采的煤中直接采取的子样,叫做初级子样,而初级子样方差则是指采得的单个子样的方差,它是由采样方差和变异性方差构成的,并取决于煤的品种、标称最大粒度,加工处理和混
合程度,被测煤质量参数的绝对值大小以及采取子样的质量等因素。煤的初级子样方差大,则表示其不均匀度大。 50、影响煤的不均匀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煤的不均匀性是指不同粒度的煤或相同粒度的煤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影响煤的不均匀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煤炭粒度的分聚作用,破坏了煤质的均匀性。煤是由大到小按不同粒度级别组成的运动过程中,形成一个不均匀体。 (2)、按质量不同的自然偏析现象。
(3)、按破碎时的坚固性面分聚,这种分聚会使小块煤和大块煤具有不同的成分。
51、煤样制备包括哪些主要工序?其目的各是什么?
答:煤样制备包括混合、破碎、缩分有时还包括空气干燥和筛分。 (1)混合的目的在于用人为的方法促使不均匀物质分散,使煤样尽可能均匀化,以减少下一步缩分的误差。
(2)破碎的目的在于增加不均匀物质的分散程度,以减少缩分误差。 (3)缩分的目的在于从大量煤样中取出一小部分煤样,并保留原煤样的性质。
(4)一般干燥的目的在于减少煤样水分含量,使之能顺利通过破碎机、筛子、缩分机或二分器。使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使试验过程中煤样水分变化达到最小程度,保证分析试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5)筛分一般在制样有粒度范围要求的试样时使用,作用是将粒度
达到要求的试样分出来,小于粒度范围下限的弃去,大于粒度范围上限的再进一步破碎。一方面保证试样粒度,另一方面避免粒度符合要求的试样被进一步破碎,提高出样率,同时减少破碎工作量。 52、什么是制样精密度?影响制样精密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制样精密度是用同一设备和同一制样程序时对同一煤样进行大量次数制备所得试样的品质参数之间接近程度的量度。在操作正确下,影响制样精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缩分,而影响缩分精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缩分前的煤样均匀性和缩分后煤样保留量。
人工采样工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采样器具的开口宽度是煤样标称最大粒度的3倍且不小于30mm,
(2)器具的容量应至少容纳1个子样的煤量,且不被试样充满,煤不会从器具中溢出或泄露,(3)如果用于落流采样,采样器开口的长度大于截取煤流的全宽度或全厚度。
(4)子样抽取过程中,不会将大块的煤和矸石等推到一边, (5)粘附在器具的湿煤应尽量少且易除去。 53、简述制样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答:(1)破碎前应清拣煤样中的铁块和木屑等杂物,如发现杂物进入破碎机,应立即停机检查。
(2)破碎煤样时,如 下料不好,只能用木棒垂直捅煤样,不许斜捅,严禁用手和铁棍捅煤样。
(3)在破碎机工作过程中,严禁触摸传动装置及旋转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