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感情深的诗句,月上柳梢头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诗歌末句用反问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8.对比:对比,是为了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例9】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简析这首词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巩固练习1】请指出下面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3、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 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5、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 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7、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8、秦时明月汉时关( ) 9、举酒欲饮无管弦( ) 10、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 11、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

12、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13、闲心浮云随孤雁,雁归无书入碎帘。帘已乱 。( ) 【巩固练习2】【2013.四川】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巩固练习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一种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考点分解二】 【鉴赏表现手法】

【命题揭秘】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个大命题,只要是诗歌为更好地表现主旨而采用的艺术手法,都可归为这一范

畴,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衬托、象征、比兴、渲染、烘托、用典,也包括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欲扬先抑等。高考对于“鉴赏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 2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3.本诗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的情感的?

4.本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5.请赏析诗中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手法的运用及艺术效果。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明诗中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 第三步: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一、抒情手法

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等。 1.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笔法。

【例1】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 园 李 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作简要说明。

2.间接抒情:多数情况下,诗人的思想情感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于其他事物来表达的。 (1)借景抒情:指的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例2】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诗的后两句有什么作用?

(2)触景生情:是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 【例3】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有人说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

(3)寓情于景:诗人的喜怒哀乐与写景状物结合在一起。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例4】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答案】

(4)借古讽今:诗人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影射、讽刺现实,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手法。 【例5】 阅读下面这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塞山①怀古 刘禹锡

诗人看似怀古,却另有其意义,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5)托物言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寄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观点,寄托在描摹的事物上,咏物和咏怀合二为一。 【例6】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向人们表明了怎样的心迹?运用了什么手法?

二、描写方式 【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 【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 【描写方法】

(1)虚实相生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动静相谐 (4)细节描写

(5)白描 (6)衬托(烘托) (7)象征 (8)渲染

1.虚实相生:“实”是指眼前的景;“虚”可以是过去的景,也可以是想象的景。 【例1】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例2】阅读长诗《陌上桑》的开头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段描写突出了罗敷的美丽动人,诗歌是怎样体现的?运用了什么手法?

3.动静结合

客观事物有动有静,动和静是一对矛盾,它们相互依存和转化,世界因此而多彩多姿。静的境界是不容易表现的,古代诗人常常用恰当的动态来衬托渲染,把动静对立统一的情态摄入诗歌,使得诗中的 3

人、事、景的动与静有机地结合,构成或动中有静,或静中有动,或动静相衬的和谐画面。 【例3】请从“动与静”的角度赏析下面一首宋诗。

暮春即事 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4.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看似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诗人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首诗歌,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 【例4】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赏析。 5.白描:白描主要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 【例5】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田 家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6 .衬托(烘托):就是利用其它一些近似或对立的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更加性格突出,形象鲜明。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例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 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