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液压传动随堂测验

随堂测验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

1.液压系统由 动力元件; 执行元件;控制元件; 辅助元件 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2.液压传动是以 液体 为传动介质,依靠液体的 压力能 来传递动力。

3.液压系统工作时外界负荷 .越大 ,所需油液的压力也越大,反之亦然,负载为零,系统压力 零 。

4.活塞或工作台的运动速度取决于单位时间通过节流阀进入液压缸中油液的 流量 ,流量越大,系统的速度 越快 ,反之亦然。流量为零,系统速度 为零 。

5.液压元件的职能符号只表示元件的 职能 、 控制方式 及 外部接口 ,不表示元件的 结构 、 参数 及连接口的实际位置和元件的 安装位置 。 二、判断

1.液压传动不易获得很大的力和转矩。( F )

2.液压传动装置工作平稳。能方便地实现无级调速,但不能快速起动、制动和频繁换向。 ( F ) 3.液压传动适宜在传动比要求严格的场合采用。( F ) 4.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便、容易。( F ) 5.液压传动适宜于远距离传动。( F ) 三、单项选择

1.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是( C )。

A.电动机 B.液压泵 C.液压缸或液压马达 D.液压阀 2.液压系统中,液压泵属于( A )。

A.动力部分 B.执行部分 C.控制部分 D.辅助部分 3.液压传动的特点有(B )

A.可与其他传动方式联用,但不易实现远距离操纵和自动控制 B.可以在较大的速度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 C.能迅速转向、变速、传动准确

D.体积小、质量小,零部件能自润滑,且维护、保养和排放方便

第二章 液压油和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一、填空

1.油液在外力作用下,液层间作相对运动而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叫做油液的 粘性 ,其大小用 粘性 表示。常用的粘度有三种:即 运动粘度 、 动力粘度 和 相对粘度 。

2.液体的粘度具有随温度的升高而 降低 ,随压力增大而 增大 的特性。 3.各种矿物油的牌号就是该种油液在40℃时的 运动粘度 的平均值,

4.当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高。环境温度高或运动速度较慢时,为了减少泄漏。宜选用粘度较 大 的液压油;当工作压力低,环境温度低或运动速度较大时,为了减少功率损失,宜选用粘度较 小 的液压油。

5.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取决于 负载 。

6.在研究流动液体时,将既 没有粘性 又 不可压缩 的假想液体称为理想液体。 7.当液压缸的有效面积一定时,活塞的运动速度由 流量 决定。

8.液体的流动状态用 雷诺系数 来判断,其大小与管内液体的 速度 、 运动粘性 和管道的 直径 有关。

9.在液压元件中,为了减少流经间隙的泄漏,应将其配合件尽量处于 同心 状态。

二、判断

1.液压传动中,作用在活塞上的推力越大,活塞运动的速度越快。( F )

2.油液在无分支管路中稳定流动时,管路截面积大的地方流量大,截面积小的地方流量小。( F ) 3.习题图2-1所示的充满油液的固定密封装置中,甲、乙两个用大小相等的力分别从两端去推原来静止的光滑活塞,那么两活塞将向右运动。( F )

习题图2-1

4.液体在变径的管道中流动时,管道截面积小的地方,液体流速高,压力小。( T ) 5.流经环形缝隙的流量,在最大偏心时为其同心缝隙流量的2.5倍。( T ) 6.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一般是指绝对压力值。 ( F ) 7.液压油能随意混用。( F )

8.在液压系统中,液体自重产生的压力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 T )

9.习题图2-2两系统油缸尺寸相同,活塞匀速运动,不计损失,试判断下列概念: (1)图b活塞上的推力是图a活塞上推力的两倍;( T ) (2)图b活塞上的运动速度是图a活塞运动速度的两倍;( F ) (3)图b缸输出的功率是图a缸输出功率的两倍;( T )

(4)若考虑损失,图b缸压力油的泄漏量大于a缸压力油的泄漏量。( T )

(a) (b)

习题图2-2

三、单项选择

1.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是 C 。

A.电动机 B.液压泵 C.液压缸或液压马达 D.液压阀 2.液压系统中液压泵属 A 。

A.动力元件 B.执行元件 C.控制元件 D.辅助元件 3.液压传动的特点有 B 。

A.可与其他传动方式联用,但不易实现远距离操纵和自动控制 B.可以在较大的速度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 C.能迅速转向、变速、传动准确

D.体积小、质量小,零部件能自润滑,且维护、保养和排放方便

4.当液压系统中有几个负载并联时,系统压力取决于克服负载的各个压力值中的 D 。

A.最小值 B.额定值 C.最大值 D.极限值

5.活塞(或液压缸)的有效作用面积一定时,其运动速度取决于 C 。 A.液压缸中油液的压力 B.负载阻力的大小 C.进入液压缸的油液流量 D.液压泵的输出流量 6.在静止油液中, D 。

A.任意一点所受到的各个方向的压力不相等 B.油液的压力方向不一定垂直指向承压表面 C.油液的内部压力不能传递动力

D.当一处受到压力作用时,将通过油液将此压力传递到各点,且其值不变

7.油液在截面积相同的直管路中流动时,油液分子之间、油液与管壁之间摩擦所引起的损失是 A 。

A.沿程损失 B.局部损失 C.容积损失 D.流量损失

8.在习题图2-3所示液压缸中,活塞截面积A1、活塞杆截面积A2、活塞运动速度υ为已知。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B 。

习题图2-3

A.进入液压缸的流量qv1与从液压缸排出的流量qv2相等,即qv1= qv2 B.左、右两油腔油液的平均流速v1、v2与活塞运动速度v的关系为:v1=v2=v

C.若进油管与回油管的有效直径相同,则进油管路的流速v1’与回油管路中油液的流速v2’相等 D.左、右两油腔油液的压力相等,即p1=p2 9.粘度指数高的油,表示该油 C 。 A粘度因温度变化而改变较大 B.粘度较大;

C.粘度因温度变化而改变较小 D.粘度因压力变化而改变较大; 10.仅在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中任意一点对同一基准面的单位势能为 B 。 A.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B.常数; C.随深度增加而减少 D.不确定。

11.不计油液、活塞(或缸体)的自重,不计活塞与缸体间的摩擦,液压缸中液体的压力为 B 。 A.a图大于b图 B. a图与b图相等 C.b图大于a图 D.不确定

(a) (b)

习题图2-4

12.习题图2-5所示,变直径管的直径d1=320mm,d2=160mm,流速υ1=1.5m/s,υ2为 C 。 A.3m/s B.4m/s C.6m/s D.9m/s。

习题图2-5

第三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一、填空

1.液压泵的作用是把原动机输入的 机械能 转换为 压力能 ,向系统提供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流。

2.液压马达则是液压系统的 执行元件 ,它把输入油液的 压力能 转换为输出轴转动的 机械能 ,用来推动负载作功。

3.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 卸荷槽 。 4.在CB—B型齿轮泵中,减小径向不平衡力的措施是——(缩小压力油)。

5.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泵在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液体体积称为泵的 理论流量 。 6.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小 ;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大 。 7.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的总效率等于 机械效率 和 容积效率 的乘积。

8.变量叶片泵通过改变 转子和定子 ,来改变输出流量,轴向柱塞泵通过改变 斜盘的倾角 ,来改变输出流量。

9.在叶片马达中,叶片要 径向 放置。 二、判断

1.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液压泵的公称压力。( F ) 2.液压泵在公称压力下的流量就是液压泵的理论流量。( F ) 3.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入流量大于理论流量。( T ) 4.CB-B型齿轮泵可作液压马达用。( F )

5.双作用叶片泵在运转中,密封容积的交替变化可以实现双向变量。( F )

三、单项选择

1.泵在连续运转时,允许使用的最高工作压力称为 D ;泵在短时间内过载时所允许的极限压力称为 A 。

A.最大压力 B.工作压力 C.吸人压力 D.公称压力

2.泵在单位时间内由其密封容积的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出液体的体积称为C 。 A.实际流量 B.公称流量 C.理论流量 3.液压泵的理论流量 A 实际流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4.CB-B型齿轮泵中,泄漏途径有三条,其中 A 对容积效率的影响最大。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