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同点:都是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间期形式,核小体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单位。电镜下看到的是一种串珠状细微纤丝。都是由组蛋白、非组蛋白、DNA及少量RNA组成,能被碱性染料染色。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在结构上是连续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互相转变,称为兼性染色质。
(2) 不同点:①常染色质为解旋的细纤维丝,直径10nm,螺旋化程度小,分散度大,又称伸展性染色质。而异染色质呈凝集状态,DNA与组蛋白结合紧密,螺旋化程度高,纤丝变粗,形成直径约20~30nm纤丝,又称浓缩染色质;②常染色质不易染色,折光性强,电镜下呈浅亮区。而异染色质为染色很深的块状结构,电镜下为卷曲形成的粗大颗粒;③常染色质多位于核的中央位置,而异染色质多分布于核被膜内表面附近,还能与核仁相结合形成核仁相随染色质的一部分。
(二)功能上:常染色质代表有活性的DNA分子部分,在间期
核中能活跃地进行复制和转录。而异染色质很少转录,
功能处于静止状态,是低活性的染色质。
7、 核基质的结构如何?有何功能?
核基质是间期细胞核内除去染色质和核仁之外的网架体系和均质物质,也可称为核骨架,基本形态与细胞质内的细胞骨架很相似。核基质由3~30nm 的粗细不均的蛋白纤丝和一些颗粒结构组成。主要成分是非组蛋白性的纤维蛋白,其中相当部分是含硫蛋白,此外还含有少量的RNA和DNA。
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参与DNA包装与染色体构建;
(2) 参与DNA复制;
(3) 参与基因表达调控;
(4) 与前体mRNA的加工有关;
(5) 与核内DNA病毒复制、装配过程有关。
8、 详述核仁的细微结构和功能。 结构:
电镜下,核仁是裸露无膜的,由纤维丝构成的海绵状结构,
由下面四部分组成:
(1) 原纤维成分。是紧密排列的原纤维丝,长20~40nm,直径5~8nm,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构
成核仁的海绵状网架。
(2) 颗粒成分:是电子密度较大的颗粒,直径15~20nm,密布于原纤维网架之间,或围绕在原纤维网架的外面。颗粒成分主要是RNA和蛋白质,其大小和胞质中的核糖体类似,很可能是核糖体的前身。
(3) 核仁相随染色质:由直径10 nm的纤维组成,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围绕在核仁周围,叫核仁周围染色质,主要由异染色质组成;另一部分深入核仁内,称为核仁内染色质,主要由常染色质组成,其中DNA分子以环袢形式伸展到核仁的原纤维部分,为合成RNA提供模板。
(4) 核仁基质:为无定形的蛋白质性液体物质,电子密度低,其中悬浮着原纤维成分和颗粒成分。
功能:主要功能是合成rRNA和装配核糖体。
(1) rRNA的合成、加工和成熟:核仁DNA中含有许多相同的串联在一起的rRNA基因。rRNA基因由RNA聚合酶I转录,而每个基因都产生同样的初级RNA转录本,其分子量为4×106D的45SRNA它是rRNA的前体分子。45SRNA经几个中间阶段裂解为28SRNA、18SRNA和5.8SRNA。rRNA的加工还涉及rRNA上部分核苷酸的甲基化。
(2) 核糖体的组装:在细胞内rRNA前体的加工成熟过程是以核蛋白方式进行的。当45SRNA生成后,很快与进入核仁的蛋白结合形成80S的核糖体蛋白颗粒。80S的核糖体蛋白颗粒在45SRNA分子加工过程中逐渐丢失一些RNA和蛋白,最后形成核糖体的大小亚基,通过核膜孔运送到胞质中。
9、 细胞核有何功能?
(1) 它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贮存库,整套的遗传信息贮存在细胞核内。在细胞分裂周期中,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复制传给下一代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