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 - 图文

征风貌。

要点四、“层次过渡”——核心地带划定古城环境保护区,按传统风貌控制;在历史古迹区、传统街巷区与其他城市发展区之间设立协调风貌区,组织柔顺的空间过渡层次。

要点五、“悠缓节奏”——重塑的老城当具有怀旧的情调、与外围新区不同的舒缓节奏,从而培育旅游城市特有的休闲格调与艺术性气质。

要点六、“川西风韵”——相当比重的建筑反映川西地方建筑风格,从而取得富有特征的建筑风貌;宝瓶巷等老街按照传统四合院民居整治复原,街区氛围融合浓郁的川西风情。

8.3 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修复与保护原则

都江堰市域西北部山地有幅员广阔的“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和“龙池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

“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高山峡谷地貌,北纬31°10?以上205.2平方公里地域为原始林区,是成都平原的一道天然绿色屏障;该区有林地面积122.4平方公里;其余为灌丛和高山草甸,原始森林植被景观极具特色。1998年3月设立为国家级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

龙池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1992年7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以白龙池为中心建立都江堰国家森林公园。公园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面积21平方公里,被誉为“自然博物馆”、“野生动植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 8.3.1 灾害修复——以地质评估为基础,自然涵养、人工修复结合

两个自然保护区接近震中,在此次地震中,域内发生了大规模滑坡等严重自然地质灾害,同时形成了若干危险程度不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目前需尽快启动灾害探查与地质评估,保护区的灾害修复、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清除以及损毁植被的恢复,需根据具体情况择取人工工程、快速修复和自然涵

养、长期修复两类方式进行。

8.3.2 建立安全保障的道路体系,引导安全的旅游介入空间计划

本次地震中道路损毁严重,需在修复疏通损毁道路基础上,规划建设路线合理、体系完善的保护区道路体系,包括公路体系和步行游览线路体系;汲取本次地震中交通不畅带来的沉痛教训,道路需要形成环合体系,保证重要节点的复式通道,以建立救灾应急保障机制。

以道路为依托,在充分研究探查基础上,引导安全的旅游介入空间计划。其基本原则是以地质安全、生态安全为基础,与旅游趣味较大、自然干扰较少等若干指标取得平衡。

8.3.3. 引导与自然保护区匹配的旅游地模式——高品位的户外休闲旅游胜地

鉴于保护区广阔深远范围与自然山野属性,引导与资源匹配的旅游地模式——系统开发登山、攀岩、溪降、岩降、露营、拓展培训、体能拓展、野外科考等项目,规范以前无序的户外活动行为,建立高品质的户外活动休闲胜地以及山野拓展胜地。

9 灾后旅游初步设想

9.1都江堰旅游体系重构的初步设想

9.1.1拉构旅游网络——在全境范围内发育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宏观旅游格局

值灾后重建之机,都江堰市当提高自身旅游定位,不仅立足发育为休闲之都成都的休闲后花园,四川旅游的接应、枢纽地带,并且力图成为世界水平、川西特色的优秀旅游休闲城市。在此定位之下,市域范围内各个乡镇旅游形象定位亦随之有所提升,在大格局中有新的角色担当。

都江堰水系各镇——整合都江堰灌溉水系敷展地带,组织以“千年古堰、水利奇观”为主题的系列景域;

48

青城山沿山四镇——促进青城山系列景区再发育,形成层次丰富的历史人文宏观大环境。

北部山地三镇——灾损严重的北部乡镇在复兴过程中,培育为北部自然山地拓展旅游的集散服务中心。

市域范围内,整理交通网络,建立旅游环线体系。龙门山旅游总体规划中提

平方公里。本次震灾造成两大核心景区的主体景物遭遇极大损失,景区内部局部发生地质灾害。

鉴于灾后都江堰旅游规模、品质的提升,灾后景区重建,不仅对核心景区予以修复,而且以此为契机,使广义的“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在全域内有一轮新的发育。市域旅游总体格局分为三个有机的构成板块:

出的形成“一城十三镇”旅游城镇体系,都江堰市里龙池、虹口、向峨、青城山、9.2.1 都江堰旅游板块 大观等镇,都需建成龙门山旅游的服务基地和重要节点。 9.1.2 以旅游业为基本支撑面的产业格局

(1) 以建构一体化旅游产业区的概念经营城镇体系,各个镇区特色互补,令集聚的旅游小城镇拼合为一体化的大旅游产业网络。

(2) 凭借旅游业提供一个基本的产业支撑,同步培育融合于旅游区的IT产业、教育产业以及旅游房地产业;此外,鉴于旅游业的周期轮回,亦需新区的新型产业发展地带、分散于镇区的特色产业等予以补足,形成复合叠加的多种产业保证体系。

(3) 市域农业和旅游业相为依托

广阔的郊野农田既是以旅游业为前缘市场、市域旅游产业的物资保障基地,也是农业观光体验旅游的广阔腹地;以都江堰“千年古堰”经典灌溉农业为主题线索,赋予其历史沧桑感与恢宏大气的整体旅游形象。

提升方兴未艾的农业观光旅游和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品格意境,探索主题农庄和艺术村居的创意形式,乃至建立都江堰市域作为回归田园养生胜地的整体意象。

9.2 都江堰市域旅游分区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套科学完整的自动排灌系统,孕育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其独特的水工艺术堪称水利史上的旷世奇功。

以“千年古堰、水利奇功”为核心品牌,建立广义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旅游概念;依托相关水系,培育层层展开的系列景域:从渠首紫坪铺水库——宝瓶口水域古堰工程枢纽区——历史老城区——郊野农业区??,分解旅游、观光、体验的多重空间层次:

(1) 都江堰渠首山水人文景区

修复都江堰核心水利工程体系的诸多历史古迹以及千年古刹灵岩寺、古代川甘宁咽喉通道松茂古道等名胜古迹。景区以紫坪铺水库为端始,将翠屏、玉垒、灵岩、金龟诸峰构成的山地风景纳入其中,以灵秀山水和人文胜迹烘托千年古堰的悠远意境与非凡价值。

(2) 都江堰老城休闲旅游景区

经过宝瓶口水利工程枢纽,岷江分水而流,发散为扇型放射状的水网体系。在灌口镇、幸福镇所在的老城区域,顺沿各条水道,组织沿江带状人文景观公园,有机楔入城区;在老城重建过程中,将系列历史街巷(如西街、北街、南街、宝

“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约180平方公里,瓶巷、幸福路、大观街、书院街、瑞莲街、井福街灯等)培育为历史风貌休闲街核心景区两处,其中青城山核心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都江堰核心景区约1.3

区。城区、景区融合,共同构成风情浓郁的老城休闲旅游景区。

49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