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俗情,故须息恶行慈也』。刚入佛门的人都有很多世间俗情,譬如好逸恶劳、懈怠懒散、贪图享受等,一定要放下,因为这些与自性性德不相应,是障碍恢复自性、成佛道的烦恼,必须「息恶行慈」,恶是烦恼,慈是性德,息灭烦恼,慈悲帮助一切众生。唐三藏就是到印度取经的唐朝玄奘大师,与道宣律师差不多同时代。经、律、论三藏都精通,才叫三藏法师。『室利摩那路迦』,这是玄奘大师完全按照沙弥的梵文直接音译过来,他翻成中文的意思是『勤策男』,「勤」是勤勉,「策」是策励,「男」是男众,女众叫沙弥尼。《寄归传》是唐朝一位译经师,义净法师所着,他也曾经去过印度,这是他为东土的人写的书。他在书里说,沙弥是指受十戒的出家人,叫『室罗末尼』,也是梵文音译,与玄奘大师翻译的差不多,他翻成中文叫『求寂』,「寂」是寂灭,断烦恼叫寂灭,求断烦恼的境界叫求寂。沙弥的这三种不同翻译大同小异。【沙弥二字。古讹略也。今但约所翻三义释之。初。息慈者。息见思恶。修生缘慈。藏教沙弥。息见思恶。修法缘慈。通教沙弥。次第息三惑。修三慈。别教沙弥。一心圆息三惑。圆修三慈。圆教沙弥。次。勤策者。精勤策励。出分段生死。藏通沙弥。精勤策励。出变易生死。别圆沙弥。三。求寂者。求偏真涅槃。藏通沙弥。求大般涅槃。别圆沙弥。】这是蕅益大师用天台四教的分析方法来诠释沙弥这三种意思,诠释得非常圆满。所谓四教,是把释迦牟尼佛一生
所说的一切经做一个归纳、分类,分为藏、通、别、圆四教。藏教是指小乘;通教是小乘和大乘都有;别教是有别于小乘,是纯粹的大乘;圆教是圆满的大乘。小乘和大乘的区别主要在于发心,心量不一样。小乘修行人发心自度,自己觉悟、了脱生死;大乘修行人不仅自度,还要度他,度一切众生同成佛道。学习沙弥戒也要发起大乘的心量,这样收益才大。『沙弥二字,古讹略也』,「讹」是讹传,「略」是简略,沙弥这个音译与唐三藏法师翻译的室利摩那路迦、义净法师翻译的室罗末尼大不一样,变得太多了,这就是讹传,简略掉了。这是因为中国人特别喜欢简单,譬如佛的全音是佛陀耶,英文叫Buddhaya,或Buddha,差别很大,但确实是音译过来的,只是省略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了解它的意思。沙弥的第一种意思是『息慈』,蕅益大师解释说,『息见思恶,修生缘慈,藏教沙弥』。「见思恶」就是见思烦恼,包括见烦恼和思烦恼,六道凡夫都有。见烦恼是见解错误,思烦恼是思想错误,就是看错了、想错了,所以才有六道轮回。把见思烦恼放下,六道就没有了,换句话说,六道完全是见思烦恼这种妄念变现出来的幻境。就像看电影,底片是见思烦恼,放映出来的电影就是六道轮回,底片在念念相续,所以六道轮回也在持续进行。什么时候把见思烦恼放下,六道轮回就终止了。见思烦恼包括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些都是佛学常识,平常在讲经中都讲得很清楚,这
里专讲第一个身见,就是把这个身体当作自己,这是错误的知见,不符合事实真相。真相是这个身体不是我,只是我的身体,是我的,不是我。就像衣服一样,是我的衣服,衣服不是我,衣服破旧了,就换件新衣服。六道轮回就是这样,把这个身体舍掉,再换一个身体,舍身受身,所以这个身不是自己。如果把这个身体当作自己就苦了,就做了身体的奴隶。所以出家人要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多吃苦有好处,这是锻鍊自己、帮助自己破除对身体的执着。思恶包括贪、瞋、痴、慢、疑、恶见六大类,恶见实际上就是见惑、见恶。贪是贪心、贪爱,好吃的想多吃点,好玩的想多玩点,财色名食睡都贪。瞋是瞋恚,贪不到就生气,爱发脾气。嫉妒也是瞋恚,这是与生俱来的烦恼。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嫉妒心?看到别人比我好、比我高明,心里就不服,这就是嫉妒。想想自己有没有不服谁?有没有不服谁的管束、安排?如果有,说明心里充满了嫉妒。嫉妒心很麻烦,会让自己堕地狱。愚痴是胡里胡涂,是非善恶、真假邪正都不能辨别。贪心感应饿鬼道,瞋恚感应地狱道,愚痴感应畜生道,就是要通过修行来断自己的贪、瞋、痴、傲慢、疑惑。我们平常可能总觉得自己很不错,现在来这里修一修、练一练,发现自己很多烦恼习气都现出来了,说明自己还不行。这是好事,如果不现出来,怎么发现它存在?正好对治,降伏它、消除它。就像中医会先让身上的病灶发出来,然后就很容易治疗了,而
且越早治疗越好。所以要息灭见思恶,因为它导致我们六道轮回,让我们受无量劫的痛苦。「生缘慈」,生是众生,缘是条件,有条件的慈悲。什么条件?见到众生苦,才会生起慈悲。譬如现在全世界有十亿人在挨饿,修道人看到这种情形发心把晚餐断掉,我要与这些不幸的人共患难,不忍心再吃这么多,更不忍心浪费粮食。所以吃完饭,要用开水把碗里的饭渣、油汤涮下来喝掉,不能留下一点,碗要干干净净的。这是惜福,也是同情那些没饭吃的众生。这些一点一滴的做法都是帮助自己息灭见思烦恼,修生缘慈悲。这属于『藏教沙弥』,小乘人能做到。『息见思恶,修法缘慈,通教沙弥』,这种智慧比藏教高。「法缘」是破了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破了四相,知道一切法皆空。由这种智慧而生起大慈悲心,这是修法缘慈,换句话说,已经没有了情执。见到众生苦,生起同情心,这是情执,只是这个情执用得正,与性德相应。把情执断了,只用智慧,既帮助众生又不执着,这叫三轮体空。譬如我用钱帮助他,没有我在帮助他的念头,没有他在受我帮助的念头,也没有我是用钱这个东西帮他的念头。这就是法缘慈,用三轮体空的智慧来帮助众生。『次第息三惑,修三慈,别教沙弥』。「惑」是烦恼,三惑是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息三惑就是断三种烦恼。断见思烦恼,证得阿罗汉果;断尘沙烦恼,证得菩萨果位;断无明烦恼,证得佛果位。阿罗汉、菩萨、佛是佛教里三个学位,每个人
都能做到,只要把相应的烦恼断除,就拿到相应的学位,佛是最高学位。修三慈就是修三种慈悲,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无缘慈是没有条件的慈悲,看一切众生跟自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