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浅释 定弘法师讲述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浅释 定弘法师讲述

目 录编者

序………………………………………………………………………………五 第一章 绪

论 ……………………………………………………………………九 第一节 简述缘

起 ……………………………………………………………九 第二节 修学入

门 …………………………………………………………一八 第三节 解释经

题 …………………………………………………………二一 第四节 介绍人

题 …………………………………………………………二五 第二章 正释经

文 ………………………………………………………………三六 第一节 前

言 ………………………………………………………………三六 第二节 沙弥十戒

门 ………………………………………………………六一 一、第一戒【不杀

生】 ………………………………………………六一 二、

第二戒【不偷

盗】 ………………………………………………七四 三、第三戒【不淫

欲】 ………………………………………………七九 四、第四戒【不妄

语】 ………………………………………………九三五、第五戒【不饮酒】……………………………………………一一四 六、第六戒【不着香华鬘 不香涂

身】 …………………………一一六 七、第七戒【不歌舞倡伎 不往观听】 …………………………一一八 八、第八戒【不坐高广大床】……………………………………一二二 九、第九戒【不非时食】…………………………………………一二六 十、第十戒【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一三〇 十一、小

结…………………………………………………………一三三 第三节 沙弥威仪

门……………………………………………………一三六 一、第一门【敬大沙门】…………………………………………一三七 二、第二门【事

师】………………………………………………一四四 三、第三门【随师出行】…………………………………………一六八 四、第四门【入

众】………………………………………………一七一 五、第五门【随众食】……………………………………………一八八 六、第六门【礼

拜】………………………………………………一九八 七、第七门【听法】………………………………………………二〇二八、第八门【习学经

典】…………………………………………二〇五九、第九门【入寺院】……………………………………………二一三 十、第十门【入堂随众】…………………………………………二一七 十一、第十一门【执

作】…………………………………………二二三 十二、第十二门【入浴】…………………………………………二二七 十三、第十三门【入厕】…………………………………………二三〇 十四、第十四门【眠

卧】…………………………………………二三六 十五、第十五门【围炉】…………………………………………二四〇 十六、第十六门【在房中住】……………………………………二四一 十七、第十七门【到尼

寺】………………………………………二四四 十八、第十八门【至人家】………………………………………二四八 二十、第二十门【入聚落】………………………………………二六三 二十一、第二十一门【市

物】……………………………………二七〇 二十二、第二十二门【凡所施行不得自用】……………………二七三 二十三、第二十三门【参方】……………………………………二七七二十四、第二十四门【受具遮

难】 ………………………………二八〇(一)【十三重难】……………………………………………二八一(二)【十六轻遮】……………………………………………二九〇 二十五、第二十五门【请和尚法】………………………………二九五 二十六、第二十六门【比丘六物名相】…………………………二九七第三章 结语劝勉……………………………………………………………三〇六编者序《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如来为普度一切智圣凡愚,宣说无量法门,令九界众生各随其根性而得度脱。虽法门无量,而举其大纲,唯戒定慧三学而已。而求其下手处,则惟严持戒律也。初学者若不以戒为先导,则烦恼无所束缚,必至身心随逐尘境而起惑造业也。净公上人示曰:吾辈学人,皆须扎好德行根基,而后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如此则必能有成。非但能往生极乐,且可弘护正法。德行,即戒律也,设无戒律之基址,则定慧无从建立,了生脱死更无从谈起耳。是故无论修学任何法门,皆须着重持戒,修净业者尤须严持净戒,方能有往生之望。不然,则空具往生之

愿,若缺无往生之本,实则难免长劫轮回于六道矣。沙弥十戒及威仪,为出家初受之律仪,而在家居士亦可学习奉行。古来大德多有着述,明净宗八祖莲池大师着《沙弥律仪要略》,契合末法众生根机,后人多依之。清弘赞律师曾作详细注解,名曰《增注》,流通甚广。明末清初,蕅益大师乘愿再来,深研律学,通宗通教,力倡净土,为净宗第九代祖。蕅祖谓《沙弥律仪要略》「颇有斟酌,堪逗时机,而于开遮轻重、忏悔之法,尚未申明」,遂依律重辑《沙弥十戒威仪录要》,于十戒及威仪二门讲述周详,并申明戒律之开遮持犯、忏悔之法,尽善尽美,故弘一大师云:「沙弥戒法注释之书,以蕅益大师所着《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最为完善。」又云:「初学之人讲解沙弥律者,宜用此书。」依上而论,后来佛子,于沙弥戒当以此书为依也。当今之世,佛法衰微,成就者少。而人能弘道,法赖僧传。欲复兴佛法,出家五众须率先严持戒律,落实沙弥律仪,身口意三业皆合于佛制,方不负如来「以戒为师」之遗教。若违反律仪,甚至其心行尚不如常人,则大众必因厌恶其心行下劣而不信佛法,乃至毁谤三宝矣。如是之人,虽曰出家,实则灭法;看似学佛,实则为魔,日后必因其「以身谤法」之罪而沦堕地狱矣。僧人为人天师表,居士为世人模范,严持戒律,方能自度度他,弘护正法也。欲绍隆佛种、弘法利生者,当着力于此。弘法灭法、为佛为魔,俱关乎此。二0一二年八月,香港圆明寺上畅下怀长老

举办「知识青年八关斋戒暨短期出家学佛夏令营」,因缘成熟,上定下弘法师受邀讲解《沙弥十戒威仪录要》,凡十四讲,前十二集讲于圆明寺学佛夏令营,剩余二讲在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摄影棚续讲圆满。此讲演光盘流通之后,多有出家在家同修劝请流通讲记,且有几位同修已自发根据法师所讲内容整理成书,希望广为流通以利大众。大家在做听校整理过程中,虽已尽心尽力,并得到定弘法师的亲自指点,但由于编辑者德薄学浅,疏漏之处,在所难免,伏请诸位大德指正。在此,亦祈愿四众弟子悉皆重视戒律,学习戒律,落实

戒律,果能如是,则佛门幸甚!众生幸甚! 编者谨识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三日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浅释定弘法师 讲述(二0一二年八月于香港圆明寺)第一章 绪论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我们利用这一次八关斋戒和短期出家学佛夏令营,来共同学习沙弥戒律。第一节 简述缘起为什么要学习沙弥戒律?我们师父上净下空老和尚希望每位净宗同修首先要扎好德行的根基,戒律就是德行,然后「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能在这一生有望圆成佛道。佛法是教育,目标是帮助每个众生成佛。众生都有佛性,本来是佛,按照佛陀的教诲来修学就能恢复本来面目。修学佛法,必须先扎戒律的根基,佛经里讲,「善男子、善女人」,标准就是《观无量寿佛经》里讲的「净业三福」。第一福是人天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业」。这一条做好了,是世间善人,就有资格来学佛。 第二福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受持三皈是学佛的开始,皈依佛、法、僧三宝。皈依佛,佛者觉也,觉而不迷,人人自性本来是佛,时时保持觉悟而不迷惑颠倒的人就叫佛。所谓「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不是皈依佛像,佛像的作用是提醒众生觉悟,回归自性佛宝,所以造佛像的功德很大。皈依法,法者正也,正知正见,也是自性里本有的,本来圆满。皈依法是皈依自性的正知正见,没有邪知邪见,要通过研习经典,向真正的善知识学习,才能形成正知正见。所以学教要有师承,只自己读经不行,这样会按照自己的意思理解经义,而错解如来真实义。皈依僧,僧者净也,净是清净、和合的意思,回归清净心就是皈依僧。自性本来清净,现在从染污回头,依靠自己的清净心,清净心里具足一切智慧、功德、能力。所以,皈依三宝就是从外面境界里回头,回归自己自性本具的佛法僧三宝。 真正学佛,必须持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学佛最基础的戒律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七天大家在圆明寺是受八关斋戒,短期出家的同修受沙弥十戒。沙弥十戒比八关斋戒只多一条戒律,就是出家人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其他九条完全一样。在寺院里受八关斋戒就是做一天一夜的出家人,这个功德很大。八戒、十戒的基础是五戒,如果做不到五戒,八戒、十戒也是假的,不是真的。戒律的基

础是十善业道,先做一个善人。如果心地不善,意念里还有贪瞋痴慢疑这些烦恼,即使在外相上持戒持得再好也没用,戒律不可能清净,肯定会起不善的念头。戒经里讲,恶念起来了就算犯戒,做了就是犯重戒。所以想要持戒精严,必须先做到十善业,身不造杀生、偷盗、邪淫,口不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起贪、瞋、痴。有人说,现在要做到十善业很难,有谁能在意念上不起贪瞋,没有贪、没有瞋?最怕是没办法发现自己,有了贪瞋都不知道,这叫愚痴。大家发心来这里修学,打地铺、睡地板,天没亮就得起床,吃饭时不能出声音,腰板得挺直,吃的是素食,掉个饭粒也得捡起来吃掉,还有老师拿着香板到处巡视,像看犯人似的。过这种苦日子,不起一点贪瞋痴,不容易。真想修行,一定要把自己意地上的贪瞋痴放下,怎么放?就在境界中去磨鍊。不经过一番考验、砥砺,想磨掉意地上的烦恼,不可能。古诗有云,「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修行,想真正断烦恼、消业障、开智慧,就得向自己的习气开刀,这叫真正大丈夫、大英雄。能够战胜自己的习气、战胜自己的烦恼,这是古来将相之所不能为。佛法修学的纲领是三无漏学,所谓戒、定、慧,持戒得定,因定开慧。如果大家真正发起这个心,狠下心来,咬紧牙关:我这辈子就要持好这七天七夜的戒律,我要挑战自己的极限。发起这样的勇猛心,必定会成功!受沙弥戒的前一天晚上要通宵拜佛,我当时得了重

感冒,身体很难受,戒师们只是鼓励,不要求,因为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是我狠下心来,咬紧牙关,真的拜了通宵。修行一定要以苦为师、以戒为师,真正熬过来,能够把自己的业障降伏住,就是脱胎换骨。我们这七天七夜要本着什么愿心?我是来脱胎换骨的,我是来作佛、作菩萨的,我是来成为真正的佛种子,将来能够成长起来,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真正发起这个大愿,持戒就不难了,因为有佛菩萨加持。「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真正具足诚敬心,这些戒律一念就全都能做到。印光大师讲,戒律概括起来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个字。不造一切恶,能修一切善,就是戒律的圆满。《十善业道经》是佛家的根,儒家的《弟子规》和道家的《太上感应篇》是《十善业道经》的根。《弟子规》是讲伦理道德,教我们做人;《太上感应篇》是讲因果报应,教我们认识因果、深信因果。戒律实际上就是讲因果,如果相信因果,知道一举一动都有果报,自然持戒精严。在这三个根的基础上,再落实第四个根《沙弥十戒威仪》。这四个德行的根,是我们修学的根基。如果前面三个根没修好,现在就学第四个根,能行吗?行。佛法是圆融的,《华严经》上讲,「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行布是次第,从一层到二层、到三层、到四层,虽有四层,却是圆融的,可以合在一起修。《沙弥十戒威仪》里有《弟子规》,有《太上感应篇》,也有《十善业道》,一

即是四,四即是一,不要把它们分裂了。我们要发愿,这七天里一定要把这四个根都落实。过去没落实,从今天开始我要重新做人,我要脱胎换骨,我要成圣成贤!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人就怕志不立,一旦立志,没有办不成的事!更何况扎根不是求人,是求自己,是通过修持把自己自性中本来具足的德能、戒行恢复出来而已,所以不要认为很难,要有自信心。「信为道元功德母」,相信自己能做到,也一定要做到。当然也不可轻视,轻视就会懈怠,《弟子规》上讲,「勿畏难,勿轻略」。修学戒律的目的如果只是希望得到人天福报,将来还得搞轮回,所以佛劝我们要志求菩提。现在最容易、最方便的就是净土法门,依《无量寿经》,这是净土第一经,又称为净土大经,一门深入,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就必定成佛,也希望所有有缘众生一起同生净土。二0一二年六月在香港举办了「《净土大经解演义》心得分享报告会」,邀请了悟行法师、刘素云老师等为大家分享学习师父上人,上净下空老和尚讲解的《净土大经解演义》心得,我也是主讲之一。会后我收到一位参会同修的感谢信,她说她的姐姐在年轻时有位男朋友,不幸车祸去世了,然后就经常托梦找她姐姐,在梦中的样子很凄惨,应该是堕恶道了,但是她姐姐也没办法。这位同修来香港参加法会前,她姐姐托她在法会里给这位众生写个牌位,祈请他也来参加,一起听经、念佛。法会结束后,她姐姐做了个

梦,梦里这位众生的形相完全不同了,非常庄严,对她姐姐说,他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专门来感谢她。证明他来法会中听经闻法了,所以相信我们累劫今生的一切有缘众生肯定也跟着来了,也一定能得到法益。关键是我们自己要认真修学,发心一定要纯正,心地光明正直、真诚恭敬,这是诸佛菩萨赞叹、龙天善神护佑。戒经里讲,每条戒有五位护戒神,一个真正持五戒的人,就有二十五位护戒神日夜守护,能持八戒、十戒就更好,所以只要真修,肯定冥阳两利。有同修问,定弘法师已经发愿专讲《无量寿经》,今天又开始讲《沙弥十戒威仪》,是不是又夹杂了?我告诉他,没有夹杂,因为这符合《无量寿经》的教诲。法藏菩萨在《无量寿经》里给我们做榜样,他在因地修行时,「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沙弥十戒威仪》就是诠释如何具体善护三业,没有离开《无量寿经》。护是护持,首先要把自己的口管住,口造的业太多,一讲话都与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相关。古人讲,「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所以最好是止语,不说话。止语就把口业止住了,心才能定下来,修行就是管好自己的心。一个人是不是真修行,就看他的言语,讲话很少是真修行,爱说话是因为妄念太多。善护身业,自己的行为造作不能违背律仪;善护意业,让自己的心清净无染。 如何知道自己持戒有没有得戒?就看有没有得清

净心。定就是清净心,持戒是为了得定,为了开智慧,没得清净心,说明不得戒,要更加努力持戒。孔子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现在佛法实际上非常衰落,别看经书、光盘很多,真正修行的人少,真正成就的人更少。印光大师讲,「出家为僧,乃如来为住持法道与流通法道而设」。所谓法赖僧传,出家是一门行业,这个行业很特殊,是如来亲自设立的,出家是承当住持正法、传承正法、流通正法的使命。「若其立向上志,发大菩提,研究佛法,彻悟自性,宏三学而偏赞净土」,三学就是戒、定、慧,各种法门我们都赞叹,但是尤其赞叹净土法门,因为净土法门帮助的众生最广。特别是末法时期,众生都要靠净土法门成就,所以我们特别推崇、宣扬净土法门。「即一生以顿脱苦轮」,这一生就出三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脱苦海,自利利他,这是真出家。如此发心,出家的人愈多愈好。我是二0一一年七月十五日在香港圆明寺剃度出家,剃度前我问自己为什么要出家?出家的动机是什么?我不是走投无路,我在世间当教授,不愁吃、不愁穿,也有名有利。师父老人家的话在我耳边响起,出家就是为了弘法利生,不是为弘法利生,不必出家。印光大师讲,要立向上志,发大菩提心,要住持正法、弘扬正法。所以首先自己要做个好榜样,把沙弥戒律做到就是好榜样。净土宗第九祖蕅益大师和近代律宗最伟大的善知识弘一大师都说过,中国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了。蕅益大师一生专精律

学,弘一大师私淑蕅益大师,专学蕅益大师深入律藏,归心净土。蕅益大师自称菩萨戒沙弥,弘一大师说自己菩萨戒沙弥也没做到,自称为出家多分优婆塞。优婆塞是在家男居士,受持五戒,多分是五戒也没完全清净,只是剃了头,出了家,不敢自称比丘。所以能做到沙弥戒律是真正了不起,这是出家人的行为准则。在家人能不能学习沙弥戒律?当然能,在家人真正发心修行,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更加殊胜。出家、在家不在形式,在心地。古德有分「四料简」,身出心也出、身不出心出、身出心不出、身心俱不出,共四种类型。身出心也出,这是身心都出家,像历代祖师大德,他们真正做到绍隆佛种,弘法利生。身不出心出,这是心出家,心里对世间一切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都能放下,志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脱三界六道。身在家没有关系,同样可以护持正法,行菩萨道。这两种人是真正的沙门,沙门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如果身出心不出,那是假的,不仅没有功德,还造罪业。我们今天能有这样的机缘在此地学习,真的是难得难遇,若没发心,一定要发起大菩提心;若已发心,要保任、精进,扎好根基,更上一层楼。将来无论是出家还是在家,能有这样的戒行、修持,能够深入教理,一心念佛,成就都会很殊胜,可以做这个世间众生黑暗中的明灯,所以要认真学习、落实沙弥戒律。第二节 修学入门学习沙弥戒律首先要明白,善护三业是善护自己的三

业,不是别人的三业。僧团是四个人以上在一起修六和敬,真正做到六和敬的团体。僧团所在之处没有灾难,因为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所以破坏僧团和合的这个罪很重,最好是止语,不讲话,止住自己的口业,绝不与人起冲突。六和敬是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见和同解,放下原来的知见,都以佛的知见做为自己的知见;身和同住,行为造作都符合律仪,相处和谐;口和无诤,言语柔和,没有对立、冲突,更不会争吵;意和同悦,在一起听经闻法得到法的滋润,法喜充满;利和同均,生活受用都一样,一起吃饭,一起睡地板。修六和敬的关键是要求自己跟别人和,不是要求别人跟自己和。寺院的条件有限,没有自己家里吃得好、睡得好,来过艰苦日子,要把吃用这些享受的念头放下,不要放在心上。儒家君子都能做到「谋道不谋食」,谋的是道,来求道、修道的,不是来谋食的。同时也要想到,世界上还有很多很苦的人。世界银行统计,全球挨饿人口总数现在达到十个亿!有十亿人在挨饿,一天连一顿饭都吃不上。像海地这样的国家,人民吃什么?用泥做的饼,泥饼!对于他们来讲,吃米、吃面是天堂般的生活。出家人悯念、同情世上受苦的人,所以饮食起居非常简朴,而且还有更多众生比他们还苦。佛经上讲,饿鬼道众生「常苦飢饿」,百千岁不闻浆水之名,更别说吃了。饿鬼道的白天是我们的晚上,他们在飢饿中得不到饮食,听

到我们吃饭时碗筷发出的声音非常难过,出家人有大悲心,怜悯众生,所以持过午不食戒,不吃晚饭。大家在一起共住,生活上难免会有摩擦,譬如有人洗澡洗得很久,让人等得不耐烦,就会发生口角,起冲突。六和敬是要求自己跟别人和,自己要能忍耐。在里面洗澡的人,要想到外面有人等,要赶紧洗完,都只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所以当起摩擦、冲突时,肯定是自己的错。过去在丛林里,两个小和尚争吵,相持不下,去找老和尚评理,老和尚二话不说把两个人都迁单,赶出去!为什么?两个人都错了,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不跟他吵,他自己吵不起来。印光大师说,真正修行人就是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自己一人实是凡夫。这是正知正见,所以才能对别人生起恭敬心,才能与人修六和敬,才能持好戒律。学习戒律,要回归到自己身上,只要求自己做到。六祖惠能大师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自己是不是真修道,就看自己是否还看别人的过失。自己满身的过失都改不完,哪有工夫看别人的过失?看别人有过失,就肯定看不到自己的过失,眼睛往外看,没往自己内心看。只看自己,不看别人,每天用《沙弥十戒威仪》来检点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没做到,做不到的,明天要努力做到。这是天天反省改过,这样学习才是脚踏实地。 第三节 解释经题学习沙弥戒律,通常是用明朝净土宗第八祖莲池大师所着《沙弥律仪要略》,清朝弘赞律师做了一部很详细的注解,叫《沙弥律仪

要略增注》,这部教材流通得很广。弘一大师在律学「问答十章」中说,莲池大师擅长净土,不擅长律学,他学了律藏的很多原经文,然后加以整理融汇,所以他所着的《沙弥律仪要略》中有很多是以他自己的意思加以判断,没有完全按照经文。莲池大师这么做没有问题,可惜他对于戒律的开遮持犯等方面没有详细说明。蕅益大师在注疏中也说,「莲池大师专弘净土,而于律学稍疏」,疏就是不够深入。蕅益大师最敬佩的就是莲池大师,他没见过莲池大师,但是他学习莲池大师的著作,做大师的私淑弟子。莲池大师往生后,他的弟子古德法师是蕅益大师的亲教师,所以蕅益大师也属于莲池大师的再传弟子。蕅益大师虽然对莲池大师非常尊重,而且极为推崇,可是没有一点情执,不是说他是自己的老师就肯定十全十美,没有一点问题,莲池大师在戒律学上确实没有蕅益大师钻研得那么深入,蕅益大师也就实话实说,这是古大德难能可贵之处。蕅益大师为什么在莲池大师的《沙弥律仪要略》基础上,还要重新再依律藏编辑这部《沙弥十戒威仪录要》?当然是为了更上一层楼,所谓后后胜于前前。在《沙弥十戒威仪录要》的前言中蕅益大师说,莲池大师的《沙弥律仪要略》,「颇有斟酌,堪逗时机」,逗是接引,能够接引初机学习,「而开遮轻重忏悔之法,尚未申明」,戒律都有开遮持犯,有些罪能忏悔,有些罪不通忏悔,这些莲池大师没说明白。所以蕅益大师不得已又重新编辑一次,做得

更为完善。弘一大师说,蕅益大师这部《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是沙弥戒法书里最完善的本子,「初学之人讲解沙弥律者,宜用此书」。所以,我们学习沙弥戒律就选用蕅益大师的这部教材。《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本身不是经典,不是佛从头到尾讲的,但是每句话都有原经文的出处,这是一部会集本,也等于是经典。所以反对《无量寿经》会集本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莲池大师的《沙弥律仪要略》是会集本,蕅益大师的《沙弥十戒威仪录要》也是会集本。我们学习这部教材是把它当作经典来学,所以按照讲经的规矩,首先介绍经题,再介绍人题,就是作者,然后再进入正文的学习。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

『沙弥』是刚刚剃度出家,只受了沙弥十戒,还没受比丘戒的出家人。沙弥按照年龄分为三品,三种类型,第一品是从七岁到十三岁,这是虚岁,实龄是六岁到十二岁,叫驱乌沙弥。一个人出家后,首先要在寺院里干活,为常住服务,这是修福。这么小的孩子什么活都不会干,但也不能让他白吃饭。如果白吃僧团的饭,福享尽了就完了,福报消不起,所以必须让他干点活。干什么好?让他在晒谷埸赶乌鸦,赶鸟。古时候的道场都是自己耕种,自给自足,收成之后要将这些谷物晒干,这时会有乌鸦等鸟来吃,这些小沙弥就专门负责赶鸟。所以出家修行首先要贡献,必须发心为常住做事,在道场里要尽量多干活、多修福,不是来享受、消福的。第二

品沙弥是从十四岁到十九岁,叫应法沙弥。在为常住、道场做事的同时,开始修习禅诵。禅是禅定,诵是课诵,要背书,譬如五堂功课要背下来。年纪小,背书很容易,上了年纪,记忆力退失就很难了。佛法的经典很多,如果能把《华严经》背下来,将来可以专学华严;把《法华经》背下来,将来专宗法华,把基础打好了,长大以后学哪门都能开悟。第三品沙弥是二十岁以上到七十岁,叫名字沙弥。按照佛的戒律,年满二十就可以受具足戒,就是比丘戒,做大僧,沙弥是小僧,男众受四分律二百五十条戒律,女众受四分律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戒律。不仅要把这些戒律背得烂熟,还要都做到,这种人是佛法真正的优秀人才。如果二十岁刚出家,要先受沙弥十戒,落实沙弥戒律,将来有因缘再受比丘戒。受比丘戒才是真正的僧人,属于僧种,沙弥不算真正的僧人。另一种分为两类,形同沙弥和法同沙弥。形同是剃了头,穿上了僧衣,形相上等同沙弥,但是没受十戒,只有形相,没有实质,不是真正的沙弥。受了沙弥十戒,就叫法同沙弥。其实还有一层深义,受了沙弥十戒,如果没做到,还是形同沙弥,只有真正得戒才叫法同,在法上同沙弥,才对得起沙弥这个名号。《沙弥十戒威仪录要》这部书有两个部分,第一是十戒门,第二是威仪门。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着香华鬘不香涂身、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

八关斋戒是前面九条。威仪门不属于戒律,属于规矩,共有二十四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讲得很细致;第二十五、二十六两门属于常识,不属于威仪。这二十四门与莲池大师《沙弥律仪要略》讲的二十四门威仪非常相像,怎么敬大沙门、怎么奉事师长、怎么随师父出行、怎么与大众相处、怎么吃饭、怎么礼拜、怎么听法、怎么学经典、怎么上厕所、怎么洗澡等等,非常详细,与中国古代礼的教育很像,所以这是生活教育。儒家注重礼,佛家注重戒,没有礼就没有儒,没有戒就没有佛,有真持戒的人,才真正有佛法。《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是蕅益大师依据律藏精挑细选,把戒律和威仪节录出来,删繁取要,编辑成册,做为出家人修行的准则。每一句都是精要,一点不囉嗦,如果很繁杂,就不方便记诵,更不好受持,大师真的是用心良苦。第四节 介绍人题「人题」是编辑这部书的作者,就是蕅益大师,大师的操守、行履令我非常敬重。蕅益大师是净土宗第九祖,他为《阿弥陀经》做的注解叫《阿弥陀经要解》,印光大师最为赞叹,说即使是古佛再来为《阿弥陀经》做个注解,也超过不了蕅益大师的《要解》。换句话说,蕅益大师的境界完全是佛的境界。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三祖,相传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蕅益大师的身分当时没有暴露,不知道他的本迹是何许人,但是从印光大师这样赞叹蕅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说古佛再来都超过不了,我们相信蕅益大师不是

阿弥陀佛,就是观世音菩萨,所以要特别留意蕅益大师的著作。蕅益大师生于一五九九年,距现在四百多年,明末清初人。大师俗姓锺,名际明,江苏人,他先世是汴梁人,后来移居到江苏古吴。大师的父母为了求子,父亲持「白衣大悲咒」十年,梦到观音大士送子,后来就生了蕅益大师,那时父母都已经四十岁,所谓中年得子。蕅益大师的天资很高,十二岁就通儒,喜欢程朱理学,受朱熹朱夫子的影响很深。他从小就有特别的志向,发愿传承圣贤千古道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当时都梦到与孔子、颜回对话,这种感应确实不得了。大师从小吃素,但是学儒后觉得佛法不如儒家好,于是开始喝酒吃肉,写了几十篇辟佛论,据理争辩,毁谤佛法。十七岁时他读了莲池大师的《自知录》、《竹窗随笔》后,知道自己谤佛是错误的,是造罪业,立刻觉悟,把以前写的几十篇辟佛论全部烧毁。我们相信这是佛菩萨在做示现。蕅益大师二十岁时诠释《论语》,读到第十二篇第一章「颜渊问仁」,孔子告诉颜回,「克己复礼为仁」,能够克己,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处处让自己的言语、行为都能符合礼,这就是仁。仁是圣贤的境界。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仁就是行仁道、行圣贤之道,全是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无关,所以只要求自己,自己克己复礼,天下都归仁。蕅益大师当时就参孔子这句话,他是真用功,废寝忘食,连续三昼夜不吃不睡,

为什么一日克己复礼,天下都能归仁?后来他豁然大悟,顿悟孔颜心学。佛法告诉我们,遍法界虚空界是唯我一心所现,我的心归仁,宇宙就归仁,天下就归仁。为仁由己,为仁是由自己一心,心归仁,整个境界统统归仁。《华严经》上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圆一切种智就是成佛,自己成佛了,天下宇宙一切有情众生、无情众生都跟着自己成佛了,同成佛道就是天下归仁!这是心法,一切唯心。学了佛法,对儒家学说就明白得更加深刻。蕅益大师的父亲去世后,他在服丧期间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发出世之志,发心出家。蕅益大师是个大孝子,他向算命的人问母亲的寿命,算命的说他母亲大概六十二、三岁就得走,于是他在佛前发大愿,愿减自己的寿命、福报来给母亲增寿。二十三岁时大师发了四十八愿,这四十八愿与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非常相应,所以我相信他是阿弥陀佛再来。蕅益大师二十四岁时梦到自己最敬仰的禅宗开悟大德憨山大师,他在梦中对憨山大师说相见恨晚,因为他很想见憨山大师,但是见不到,所以就在梦里哭。憨山大师对他说,你见不到我这是苦果,你应该知道苦因在哪。蕅益大师却在梦中回答憨山大师说,弟子志求上乘,不愿闻四谛法。这个根性了不得!四谛是小乘法,讲苦集灭道,苦集是世间苦因果,灭道是出世乐因果。憨山大师赞叹说,居士很可喜,你有向上志,志向非常高,虽然「不能如黄檗、临济,但可如巖头、德山」。这四位都是禅宗开

悟的大德,成就很高。后来蕅益大师去找憨山大师,憨山大师正好远行,于是他就依止憨山大师的门人雪岭法师剃度出家了。蕅益大师出家时发了三条愿,第一,「未证无生法忍,不收徒众」,不给人剃度。什么时候剃度?证得无生法忍,就是做法身大士,成佛了,才给人剃度,成佛之前不给人剃度。蕅益大师出家后,与一位比较年长的法师新伊法主结成忘年交,三十年来,每逢有人请他剃度时,他都请对方去找这位忘年交剃度、传授沙弥戒。第二,「不登高座」,高座就是和尚位、住持位,他不做住持,不管理道场。第三,「宁冻饿死,不诵经礼忏及化缘,以资身口」,宁愿冻死、饿死也不化缘,不搞经忏佛事,不以此来谋生。大师这三条愿让我很感动,所以我出家后也效法他老人家发了三条愿:一,不给人剃度、不传戒;二,只是讲经说法,不做住持,不经营道场,不管人、不管事、不管财;三,宁愿饿死也不化缘,不搞经忏佛事。如果真到没饭吃怎么办?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引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蕅益大师二十四岁出家,他亲近莲池大师的弟子古德法师。他向古德法师请教,佛法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一起就堕入无明,无明就生起六道轮回,生死不休,只要觉悟了,这六道就没有了。假如已经入胎、受生,或者已经出生,得了这个身体,纵然现在觉悟了,怎么解脱这个身体的束缚?这不是小问,是大问。古德法师也是一位开悟的大德,他反问蕅益大师说,「汝今入

胎也未?」那你现在有没有入胎?这是禅门的机锋话,蕅益大师答不上来。古德大师微笑说,你入胎了。蕅益大师当时参不透,急得满头大汗,于是就到深山里去坐禅,参这个问题。蕅益大师参了一年,有一天他在禅定中忽然得到一种境界,身心世界全部消殒了,身体、宇宙万物,包括自己心里的念头都没有了。然后他大悟,悟到原来这个身体、世界从无始劫来都是自己的妄念在念念相续而生成的,不是真有,是假的、虚妄的。正因为自己念念在相续不断,才形成这个所看到的大千世界,包括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蕅益大师悟到的就是弥勒菩萨讲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弹指之间就有三百二十兆个念头,每个念头都产生宇宙、产生境界。因为念头在相续,所以宇宙相就在相续,这个相是假相。念头就好像电影底片,念念相续,底片不断的连续播放,就看到银幕上相续的境界。这是个立体电影,有宇宙万物,有身体、有精神,全是妄念在指使。念念相续,就在有十二因缘的生死轮回里;念头戛然而止,断掉了,身心世界全都没有了,这就出胎了。如果古德法师这时候问,汝今入胎也未?蕅益大师就可以回答,没入胎,我出胎了。所以从那时起,所有的经典摆在面前不用学,自然通达,这是大悟的境界,大师二十四岁就证得了。蕅益大师二十六岁时受菩萨戒,然后发心阅律藏。古德法师试探他,你已经受了菩萨戒,也开悟得到定慧了,为什么还

要重新学习基本戒律?蕅益大师回答说,一栋楼房有四层,四层都造好了,不能把第一层废掉,因为第一层是基础,就如基本戒律不可废,同一个道理。戒律是底层,由戒生定,由定开慧。古德法师又试探他,你已经到了上层,怎么还往下看?这个问题问得好,还往下看什么?你要再向上一着,在毘卢佛顶上行走。蕅益大师很踏实,绝不好高骛远,他回答说,「虽升他化,佛元不离寂场」。这是《华严经》里讲,释迦牟尼佛上升他化自在天讲法,实际上他的身没有离开他的道场,身不离道场而遍游十方。也就是说,最上乘的佛法也不离最下层的基础。沙弥十戒是佛法的基础,即使成佛了,也不能离开沙弥十戒,也不能离开五戒十善。所以蕅益大师从此专心研究律藏,边学边摘录,二十七岁就做出一部《毘尼事义要略》。毘尼就是戒律,事义要略是摘抄精要,就如《群书治要》,是经、史、子里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华摘要。《毘尼事义要略》就是律藏的治要,专讲治身、修身。蕅益大师二十八岁时母亲病危,为了帮母亲治病,他四次割股疗亲,割大腿肉做母亲的药引,真的是难得的孝子。但是最后母亲还是走了,他非常悲痛。为了给母亲做功德,他闭关修道,在关房中得了一场大病,他以参禅功夫求生净土,后来病好了,继续学习律藏。大师从二十六岁开始学律,到五十七岁往生,三十二年专精戒律,是真正的律学大师,当时就有人称他律师。但是他绝不仅仅在律,他

也有教、有禅,教下专宗天台,在禅宗大悟,最后导归净土,所以他是禅、净、教、律全部精通,是位大家。有人问蕅益大师,为什么他要弘扬戒律?大师说自己的烦恼习气很重,要用戒律来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自己的修行有很多染污,对照戒律还有很多没有做到。这就是大修行人,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誓不做和尚,保持学生的身分。蕅益大师把自己名过其实做为生平之耻,譬如没做到比丘就自称比丘,这是耻辱。所以他说,「举世不知真,吾独不爱假」,举世之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真的,唯独我不爱这个假的,我爱那个真的。大师在三十二岁时注解《梵网经》,《梵网经》是菩萨戒经。他做了四个阄来问佛,他该用什么方法来注经。第一种是用贤首,华严宗法;第二种是用天台教法,智者大师所创,专宗《法华经》;第三是用慈恩,唯识学,窥基大师所创;第四是自立一宗,自己创建一个宗派。他占卜了好几次,结果都是天台教法,所以从那时起他专宗天台,但是他又不肯为天台宗的子孙,所以天台的法脉中,蕅益大师没在其列,但他完全是天台宗祖师级的人物。为什么蕅益大师不肯认作天台子孙?因为当时佛法宗派之间有很多争辩,不能圆融,大师要示现哪一派都不归属,但是哪一派他都通达、圆融,教导大家不要有门户之见。这是大师的良苦用心,三十二岁就有这样的见地。每年农历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出家人都要安住下来,专门学律或学经教提升自己,这样结夏安居叫一

夏。蕅益大师四十六岁时,他已经受比丘戒十夏,他想知道自己到底得到哪个戒,是比丘戒还是菩萨戒、沙弥戒,还是最基本的五戒,甚至什么戒都没得到,只有三皈依,只是一个信佛的人,他做了这几种阄来问佛。蕅益大师不是随随便便就抓阄,他非常真诚恭敬,他用一夏,三个月闭关持咒修行,到最后七月十五自恣日那天结夏安居圆满,燃顶香六柱来供佛,然后抓阄,发现自己是菩萨戒沙弥,没得比丘戒,所以从那以后他就自称菩萨戒沙弥。大师完全是踏踏实实做人,绝不务虚名,没说自己是和尚、是比丘,自己是什么就称什么,如果名过其实,这是很可耻的。蕅益大师在四十九岁时为《阿弥陀经》做了一部注解,就是《阿弥陀经要解》,然后又为儒家四书做了一部《四书解》。很多人认为学佛就不要学儒,错了,蕅益大师做了示现,说明儒佛是相通的。印光大师赞叹蕅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说,即使古佛再来为《阿弥陀经》做个注解,也超过不了蕅益大师的《要解》。这说明蕅益大师四十九岁时的境界完全是佛境界,他以佛境界来注解四书,「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儒和佛圆融在一起,非常殊胜。蕅益大师五十六岁时得了重病,「七昼夜不能坐卧、不能饮食」,病得很严重,无法治疗。他说自己没有任何办法解脱,唯有痛哭称念佛菩萨名字,求生净土。大师在大病中依然正念分明,没有退失求生净土的正念,这是给我们做示现。大师说自己是「具缚凡夫」,烦恼没断的凡夫,「损

己利人」,损害自己而利益别人。大师一生都在写作,譬如《阿弥陀经要解》,他是九天九夜完成,真的是拼了命,损己利人,只为利益众生。他感叹说,人未必得利,自己受害这么严重,得了重病,因为自己平日只在心性上用功,还不得力,更何况在文字上用功,没有认真念佛,如何能得力?这是大师给我们的启示,出生死、成菩提不是易事,一定要真正做老实念佛的功夫!蕅益大师在五十七岁元旦时写了一首偈子,这首偈子把他的身分暴露出来了。「法藏当年愿力宏」,法藏菩萨是阿弥陀佛前身,他当年愿力宏大,「于今旷劫有同行」,旷劫之后,无量劫的今天,有一个跟阿弥陀佛同行的人物,这是大师说自己。「岁朝选佛归圆觉」,岁朝就是元旦,阿弥陀佛来选佛,选他来了,他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佛了,归圆觉就是圆成佛道。「月夜传灯显性明」,他到这个世间是来传灯的,显性明是把佛法的真谛显现出来。「万竹并沾新令早,千梅已露旧芳英」,这是藉物抒情,竹子发出了新芽,梅花已经绽放。「诸仁应信吾无隐」,诸位仁者要相信我没有丝毫的隐瞒,「快与高贤继宿盟」,我很快就要与高贤,指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继宿盟就是继续他们过去的盟誓。换句话说,他来这个世间是有任务的,现在要回极乐世界老家了。所以蕅益大师肯定是再来人,我相信他是阿弥陀佛再来。到正月二十二日,大师的病突然好了,正午时刻他双盘坐在床上,向西合掌,坐着往生。世寿五十七岁,

法腊三十四,计夏十九。 我这么详细介绍蕅益大师,目的是启发大家效法先贤之心。我们发心学佛、持戒,一定要有自己最仰慕的,能效法的榜样。如果今人找不到,要找古人。我在古人里找到一位,今人里也找到一位,今人就是师父上人,上净下空老和尚。我就效法这两位大德,效法上净下空老和尚一生讲经说法,效法蕅益大师持戒、研教、念佛,一切都从真实心中做,做个真人,不做假人,事事求真,一丝不苟。 第二章 正释经文第一节 前言前言是蕅益大师写的,很重要。【出家受十戒者。名为沙弥。此翻息慈。谓息世染之情。以慈济群生也。又云。初入佛法。多存俗情。故须息恶行慈也。唐三藏云。室利摩那路迦。此翻勤策男。寄归传云。授十戒已。名室罗末尼。译为求寂。】出家之后要禀受沙弥十戒,受了十戒才叫沙弥。沙弥是梵语,翻成中文叫『息慈』,这是终南山道宣律师所译。大乘八大宗,道宣律师创立律宗,因他常住陕西终南山,所以古人也称他南山大师。戒律有《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他专弘《四分律》,所以在中国都专依这部《四分律》,当然也可以参考其他部类的戒律。「息慈」是『息世染之情,以慈济群生』,「息」是息灭,「情」是烦恼,息灭世俗染污之情,把这些烦恼放下;「慈济群生」,就是行慈。所以,沙弥不只是自己修,息灭贪瞋痴这些烦恼,还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帮助众生,自度度他。道宣律师说,『初入佛法,多

存俗情,故须息恶行慈也』。刚入佛门的人都有很多世间俗情,譬如好逸恶劳、懈怠懒散、贪图享受等,一定要放下,因为这些与自性性德不相应,是障碍恢复自性、成佛道的烦恼,必须「息恶行慈」,恶是烦恼,慈是性德,息灭烦恼,慈悲帮助一切众生。唐三藏就是到印度取经的唐朝玄奘大师,与道宣律师差不多同时代。经、律、论三藏都精通,才叫三藏法师。『室利摩那路迦』,这是玄奘大师完全按照沙弥的梵文直接音译过来,他翻成中文的意思是『勤策男』,「勤」是勤勉,「策」是策励,「男」是男众,女众叫沙弥尼。《寄归传》是唐朝一位译经师,义净法师所着,他也曾经去过印度,这是他为东土的人写的书。他在书里说,沙弥是指受十戒的出家人,叫『室罗末尼』,也是梵文音译,与玄奘大师翻译的差不多,他翻成中文叫『求寂』,「寂」是寂灭,断烦恼叫寂灭,求断烦恼的境界叫求寂。沙弥的这三种不同翻译大同小异。【沙弥二字。古讹略也。今但约所翻三义释之。初。息慈者。息见思恶。修生缘慈。藏教沙弥。息见思恶。修法缘慈。通教沙弥。次第息三惑。修三慈。别教沙弥。一心圆息三惑。圆修三慈。圆教沙弥。次。勤策者。精勤策励。出分段生死。藏通沙弥。精勤策励。出变易生死。别圆沙弥。三。求寂者。求偏真涅槃。藏通沙弥。求大般涅槃。别圆沙弥。】这是蕅益大师用天台四教的分析方法来诠释沙弥这三种意思,诠释得非常圆满。所谓四教,是把释迦牟尼佛一生

所说的一切经做一个归纳、分类,分为藏、通、别、圆四教。藏教是指小乘;通教是小乘和大乘都有;别教是有别于小乘,是纯粹的大乘;圆教是圆满的大乘。小乘和大乘的区别主要在于发心,心量不一样。小乘修行人发心自度,自己觉悟、了脱生死;大乘修行人不仅自度,还要度他,度一切众生同成佛道。学习沙弥戒也要发起大乘的心量,这样收益才大。『沙弥二字,古讹略也』,「讹」是讹传,「略」是简略,沙弥这个音译与唐三藏法师翻译的室利摩那路迦、义净法师翻译的室罗末尼大不一样,变得太多了,这就是讹传,简略掉了。这是因为中国人特别喜欢简单,譬如佛的全音是佛陀耶,英文叫Buddhaya,或Buddha,差别很大,但确实是音译过来的,只是省略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了解它的意思。沙弥的第一种意思是『息慈』,蕅益大师解释说,『息见思恶,修生缘慈,藏教沙弥』。「见思恶」就是见思烦恼,包括见烦恼和思烦恼,六道凡夫都有。见烦恼是见解错误,思烦恼是思想错误,就是看错了、想错了,所以才有六道轮回。把见思烦恼放下,六道就没有了,换句话说,六道完全是见思烦恼这种妄念变现出来的幻境。就像看电影,底片是见思烦恼,放映出来的电影就是六道轮回,底片在念念相续,所以六道轮回也在持续进行。什么时候把见思烦恼放下,六道轮回就终止了。见思烦恼包括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些都是佛学常识,平常在讲经中都讲得很清楚,这

里专讲第一个身见,就是把这个身体当作自己,这是错误的知见,不符合事实真相。真相是这个身体不是我,只是我的身体,是我的,不是我。就像衣服一样,是我的衣服,衣服不是我,衣服破旧了,就换件新衣服。六道轮回就是这样,把这个身体舍掉,再换一个身体,舍身受身,所以这个身不是自己。如果把这个身体当作自己就苦了,就做了身体的奴隶。所以出家人要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多吃苦有好处,这是锻鍊自己、帮助自己破除对身体的执着。思恶包括贪、瞋、痴、慢、疑、恶见六大类,恶见实际上就是见惑、见恶。贪是贪心、贪爱,好吃的想多吃点,好玩的想多玩点,财色名食睡都贪。瞋是瞋恚,贪不到就生气,爱发脾气。嫉妒也是瞋恚,这是与生俱来的烦恼。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嫉妒心?看到别人比我好、比我高明,心里就不服,这就是嫉妒。想想自己有没有不服谁?有没有不服谁的管束、安排?如果有,说明心里充满了嫉妒。嫉妒心很麻烦,会让自己堕地狱。愚痴是胡里胡涂,是非善恶、真假邪正都不能辨别。贪心感应饿鬼道,瞋恚感应地狱道,愚痴感应畜生道,就是要通过修行来断自己的贪、瞋、痴、傲慢、疑惑。我们平常可能总觉得自己很不错,现在来这里修一修、练一练,发现自己很多烦恼习气都现出来了,说明自己还不行。这是好事,如果不现出来,怎么发现它存在?正好对治,降伏它、消除它。就像中医会先让身上的病灶发出来,然后就很容易治疗了,而

且越早治疗越好。所以要息灭见思恶,因为它导致我们六道轮回,让我们受无量劫的痛苦。「生缘慈」,生是众生,缘是条件,有条件的慈悲。什么条件?见到众生苦,才会生起慈悲。譬如现在全世界有十亿人在挨饿,修道人看到这种情形发心把晚餐断掉,我要与这些不幸的人共患难,不忍心再吃这么多,更不忍心浪费粮食。所以吃完饭,要用开水把碗里的饭渣、油汤涮下来喝掉,不能留下一点,碗要干干净净的。这是惜福,也是同情那些没饭吃的众生。这些一点一滴的做法都是帮助自己息灭见思烦恼,修生缘慈悲。这属于『藏教沙弥』,小乘人能做到。『息见思恶,修法缘慈,通教沙弥』,这种智慧比藏教高。「法缘」是破了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破了四相,知道一切法皆空。由这种智慧而生起大慈悲心,这是修法缘慈,换句话说,已经没有了情执。见到众生苦,生起同情心,这是情执,只是这个情执用得正,与性德相应。把情执断了,只用智慧,既帮助众生又不执着,这叫三轮体空。譬如我用钱帮助他,没有我在帮助他的念头,没有他在受我帮助的念头,也没有我是用钱这个东西帮他的念头。这就是法缘慈,用三轮体空的智慧来帮助众生。『次第息三惑,修三慈,别教沙弥』。「惑」是烦恼,三惑是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息三惑就是断三种烦恼。断见思烦恼,证得阿罗汉果;断尘沙烦恼,证得菩萨果位;断无明烦恼,证得佛果位。阿罗汉、菩萨、佛是佛教里三个学位,每个人

都能做到,只要把相应的烦恼断除,就拿到相应的学位,佛是最高学位。修三慈就是修三种慈悲,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无缘慈是没有条件的慈悲,看一切众生跟自己是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