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课后答案

个基本前提: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4.什么是象征性社会互动,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的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通常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作为互动传播过程的传播,能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相互理解。

意义的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每个社会成员的意义空间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但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来进行。 5.简述米德的“主我”(I)和“客我”(ME)理论。

答:米德认为意义交换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自我我“主我”与“客我”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或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才能得到,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于社会。

6.谈谈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答: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吉尔兹提出:文化是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只是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强调了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人类创造出以语言为代表的象征符体系,又通过形成文化秩序反过来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到处充满了象征符,现代人正在把各种各样的事物作为符号加以利用,为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通过与他人交换这种意义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成为一个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文化的象征化已经存在于现代社会的消费、政治、经济以及生活与娱乐的各个领域,都充满了新的象征符以及新的象征意义。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第一,追求新事物、新意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价值。第二,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

越来越多社会成员参与信息的生产与发展,比如会带来象征符创造活动的活跃化和象征体系的多元化、多样化。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活力,另一方面,象征符的过滥提供和过频变动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产生混乱。

第四章 人类传播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

答:① 传播者:信源,指传播行为的引发者,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是个人、群体或组织。

② 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③ 媒介: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结的纽带。

④ 受传者: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⑤ 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2.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意义是什么?它有什么缺陷?

答: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首次提出“5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一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就是沿着这条思路形成的。

缺陷: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此这一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

9

+3.简述香农——韦弗模式。

答:1949年,美国两位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在《传播学的数学理论》中提出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

意义:这一模式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①导入了噪音的概念;②将信息科技引入传播学领域;③为以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打下了基础。

缺陷:由于此模式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因此不能完全应用于人类社会传播;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 4.简述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答:1954年,施拉姆受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循环模式”。

内容:①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循环,相互作用。②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个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相互交替。

意义: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做是传播行为的主体。

缺陷: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的关系中不符合社会传播的现实;仅适于人际传播,不适于大众传播。 +5.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答: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媒体和受众,二者间是传达与反馈的关系;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信息与受众(个人集合体,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相联系,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评价: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有系统模式的特点。 +6.徳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答: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克服了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对讯息、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有影响;适用范围比较普遍。不足:未能指出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节因素的复杂性。 4.简述传播过程的特点。

答:① 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② 序列性:表现为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体现为一环扣一环的链式连结。

③ 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结构特点有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和形式上的链式连结,而各要素、各环节也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1.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答:1959年,赖利夫妇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中提出。

意义:一:这个模式认为任何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①传播双方都是一个个体系统。都有自己内在的活动,即人内传播;②个体系统之间互相联系,形成人际传播;③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④群体系统的运行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其他环境保持相互作用。

二:社会传播系统的各个类型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每一个传播过程既受内部机制的制约,也受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影响。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答:德国学者马莱兹克1963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中提出,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包括影响和制约传播者、受传者和媒介与讯息的因素。该模式表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解释任何一种传

10

播活动,都要进行全面系统分析,不能妄下结论。 3.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答:“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即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宏观过程研究,最早起源于日本,是在对美国的主流传播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研究把传播看作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他们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因而被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 3.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有什么特点? 答:1970年田中义久提出“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① 他从马恩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为三种类型:与人的体能有关的“能量交往”;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即“符号(信息)交往”。信息交往过程即传播过程,是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的,与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② 作为特定传播过程的双方,属于人际传播:双方都作为有独立人格的思想主体从事着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传播是他们的精神交往纽带。属于大众传播:传播者是作为组织的媒介企业,而受传者是具有一定自我能动性的个人。传播的双方都有着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的背景,而每一方传播活动都受到条件或环境的制约。 4.用唯物史观看问题,应该如何把握社会传播的总过程?

答:①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②考察信息传播就必须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③精神生产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精神生产的生产力是参与社会生产过程的一切信息资源、工具、技术和人力要素的总和,精神生产的生产关系就是精神交往关系或传播关系。一切社会中的精神生产的性质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和精神生产关系的状态。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 人内传播

1.什么是人内传播?如何理解人内传播的性质和特点?

答: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个人接受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内传播的性质和特点:

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信息处理的过程,但并不孤立,他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自然和社会环境)保持着衔接关系。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他的本质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间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2.试述人内传播过程的主要环节或要素。

答:环节和要素:1)感觉---人内传播的出发点2)知觉---对事物感性信息属性的综合认知3)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4)概念---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5)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定性的思维活动;6)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系的活动。

3.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答:人的自我意识是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通过传递有意义的象征符进行互动。 4.简述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答:1969年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布鲁默在《象征互动论》中提出:①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把外界事物和其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作为认识对象。

11

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与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动。②自我互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人内传播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以组合。这样他人期待和自我都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而是一个新的行为主体。③有助于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自我传播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个人通过自我传播,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 5.为什么说“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介绍)

答:①定义:内省式思考是内省的一种,指的是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②内省式思考通常在人遇到阻碍或面临新问题的情况下产生,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他人有着密切联系。在内省过程中,人的头脑会出现他人的形象,个人会分析和推测别人是如何考虑的,采取什么态度等,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个人的态度轮廓,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做。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建构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是一个社会过程。③米德认为,内省式思考是横向的社会过程,也是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是超越既有意义开创新意义、超越既有行为方式开创新行为方式,与人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活动。

6.什么是基模或认知基模?它有哪些特点?

答:基模: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先提出,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认知导引结构)。特点:①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但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创造。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具有某种一般化和抽象化性质。③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④功能是在遇到新的信息时,通过动员和组织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补足新的要素来进行处理、对新信息的性质做出判定,预测其结果,以确定我们对新信息的反应。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分类:人物基模、事件基模、角色基模等。 7.简述阿克塞尔罗德基于基模理论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式。

答:1973年,美国学者阿克塞尔罗德在《认知与信息处理过程的基模理论》中提出,描述基模在个人信息处理中“核对”作用的一般过程模式。当接触新的事件或信息时,头脑中的相关基模会被激活,参与到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中。新信息与认知基模吻合,倾向于按原有的解释和态度来对待,强化原有基模;不吻合则对新旧信息进行比较,补足新信息,确定新的解释和态度,修改原有基模,形成新的认知基模。每次信息处理的结果都会作为分析、推理或判断的依据参与到下次信息处理过程中。

8.简述理查德·佩蒂的“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的内容。什么是信息处理的“核心路径”和“边缘路径”。 答:社会心理学家佩蒂认为,每个人都会以两种不同方式处理信息,一种是以详尽的方式,用严谨的思考,沿着“核心路径”处理信息;另一种是以较为简单粗略的方式,沿着“边缘路径”来处理信息。详尽分析发生的概率与当事人的动机与能力相关,当个人与信息涉及的问题关系密切、有较强的认知需求、或较强的责任感,并且具备相应认知能力之际,会沿着“核心路径”进行详尽分析,反之则沿“边缘路径”进行一般处理。在同一信息处理过程中,这两种路径可能同时存在。由核心路径的详尽信息处理所引起的认知结构或基模的变化更深刻。

第二节 人际传播

1.什么是人际传播?它有哪些特点? 答: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特点:1 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2 传播信息意义更丰富和复杂;3 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4 属于一种非制度化传播,建立在自愿和合意的基础上,相对平等和自由。 2.人际传播的基本动机有哪些?

答:① 获得信息:寻求关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有用信息,从而进行环境适应决策。②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③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④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3.从哪些方面理解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答: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和社会都有重要意义。它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

1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