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这段话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联想的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这里的“流弊”指的是什么?
16.一件事情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1)从这里看,“套板反应”有何危害? (2)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这段文字的中心旨意是什么?
17.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1)文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有何不同? (2)科学的文字与文学的文字有何不同? (3)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8.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素朴的人生观。
(1)这个“转了弯的、不甚素朴的人生观”是什么? (2)作者认为“吃饭”与“结婚”有何相似之处? (3)说明这里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19.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磨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
(1)这里倡导怎样的社会理念? (2)倡导这一理念的针对性是什么? (3)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0.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叔本华说:?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从我青年时代起,就对我是一个真正的启示:在我自己和别人生活面临困难的时候,它总是使我们得到安慰,而且永远是宽容的源泉。
(1)这里所说的“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是什么意思? (2)“每一个人的行为”三句说明了什么? (3)爱因斯坦从叔本华的话中得到什么启发? (4)这段话包含着一个怎样的宇宙观念?
21.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就是这样奥秘的经验——虽然掺杂着恐怖——产生了宗教。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
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
(1)爱因斯坦所说的“奥秘”指的是什么? (2)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指的是什么?
(3)什么地方体现出“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
22.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末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
(1)从这里看,作者的生活理想是什么? (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生活不空虚?
(3)哪里体现出“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
23.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足理由。如果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你就只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除非你自己对数学和地理也是这样无知,因而他的看法竟然动摇了你的相反的见解。
(1)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 (2)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这段说理的亲切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