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 04729
大学语文课程
自 学 辅 导 材 料
● 配套教材:《大学语文》 ● 主 编:徐中玉 陶型传 ●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 ● 版 次:2006年版 ● 适应层次:本 科
内部教学使用
目 录
第一部分 自学指导 见教材中的自学考试大纲 第二部分 复习思考题 一、单向选择题 ??????????????????????????? 1 二、多项选择题 ??????????????????????????? 28 三、词语解释题 ??????????????????????????? 49 四、简析题 ????????????????????????????? 53 五、作文题 ????????????????????????????? 79 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 ???????????????????????????81 二、多项选择题 ??????????????????????????? 83 三、词语解释题 ???????????????????????????84 四、简析题 ????????????????????????????? 88
第一部分 自学指导
见教材中的自学考试大纲 第二部分 复习思考题
一、单向选择题
1.战国时期提出“民贵君轻”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2.《咬文嚼字》、《散文创作谈》的文体是( )。 A.杂文 B.驳论文
C.讲话 D.文艺专论
3.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露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造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 )。 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5.庄子用“礨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来阐发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
A.例证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6.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 )。 A. 《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7.从《秋水》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道理是( )。 A.以人为本、施行仁政的治国思想 B.多元并立、和而不同的普适理念 C.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 D.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 8.下列作家,提出“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文学主张的是( )。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苏轼
9.集中体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旨意的一组反义词是( )。
A.盛与衰 B.天命与人事 C.满与谦 D.忧劳与逸豫
10.整体看来,《五代史伶官传序》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11.《论毅力》中,作者所强调的中心旨意是( )。
A.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B.人生历程,大抵顺逆两境相间以迭乘 C.总体说来,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D.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最终成功
12.《论毅力》中,依次罗列“志力薄弱者”、“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至强者”五种人的态度和结果,这种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比拟 C.排比 D.层递 13.贯穿《论毅力》全文的表现方法是( )。 A.象征 B.烘托 C.对比 D.类比 14.《论毅力》一文的成文时间是( )。
A.百日维新发动时 B.百日维新失败后 C.辛亥革命发动时 D.辛亥革命失败后 15.“砥砺德行”所针对的不良社会风气是( )。
A.求学是为了升官发财 B.读书是为了混取文凭 C.风俗日偷,道德沦丧 D.不敬师长,不爱学友 16.《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和例证法 B.例证法和对比法 C.对比法和类比法 D.演绎法和对比法 17.胡适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普遍性心理习惯是( )。 A.年轻气盛 B.过分自信 C.喜同恶异 D.思想偏激
18.《容忍与自由》中,用来批判“绝对之是”观念的例证是( )。 A.胡适年轻时,引用《王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封神榜》 B.孔颖达《正义》有“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的说法 C.欧洲宗教史上,高尔文烧死科学家塞维图斯等多人
D. “五四”白话文运动时,陈独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 19.“绝对之是”不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A.喜同恶异的习惯心理 B.年轻气盛的偏激情绪 C.党同伐异的政治规律 D.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