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12讲无机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优选学案

。 。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第12讲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无机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题型特点 工艺流程题就是将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是无机框图题的创新,题目常常以现代工业生产为基础,将化学工艺流程进行简化,与化工生产成本、环境保护等相融合,考查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等基本实验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是近几年高考化学命题中的常考题型。

1.化工流程线路示意图

分值:14~16分 考情分析 2017,全国卷Ⅰ,27T 2016,全国卷乙,28T 2016,全国卷丙,28T 2016,北京卷,27T 2016,四川卷,11T 2016,江苏卷,16T 命题趋势 2019年高考命题主要会从铝土矿中冶炼铝、从海水中提取镁和碘、从黄铜矿冶炼铜、从废铁屑制绿矾、从其他矿物质冶炼金属或非金属及化合物等设计考题。

(1)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2)三线:物料进出线、操作流程线、循环操作线。 2.涉及问题 (1)原料的预处理。

(2)反应条件的控制(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配比、pH、溶剂等)。 (3)反应原理(化学平衡、水解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热、电化学等)。 (4)绿色化学问题(物质循环利用、废物的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充分利用等)。 (5)化工安全(防爆、防污染、防中毒等)。

1.解题方法

(1)首尾分析法:对一些线型流程工艺(从原料到产品为一条龙的生产工序)试题,首先对比分析流程图中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从对比分析中找出原料与产

1

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基本原理和除杂、分离、提纯产品的化工工艺,然后再结合题设的问题,逐一推敲解答。

(2)分段分析法:对于用同样的原材料生产多种(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包括副产品)的工业流程题,用分段分析法更容易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2.答题步骤

(1)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2)整体浏览一下流程,基本辨别出预处理、反应、提纯、分离等阶段。 (3)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并获取以下信息: ①知道“四个什么”。

反应物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反应,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②抓住“一个关键”。

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4)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3.规范解答

(1)文字叙述类的题目要规范解答,防止出现因叙述不严谨导致的失分。例如: ①如何洗涤沉淀: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蒸馏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②如何证明沉淀完全:如向含SO4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将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再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

③如何从溶液中得到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④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时,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万能式的回答是不正确的。

(2)认真审题,不要因审题不细致而失分。例如: ①填“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 ②填“名称”“符号”还是“代号”“序号”等。 ③填“大于”还是“>”,“增大”还是“变大”等。

④填“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还是“电子式”等。 ⑤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注明反应条件以及 “―→”“=====”“

”“↑”“↓”等。

化学工艺流程题充分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其社会应用价值。此外,这类题目能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有较好的区分度,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该类试题有如下几个命题角度。

1.原料预处理方式

2

2-

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

研磨—

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

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于水 |

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

酸浸—

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

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

灼烧—

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 |

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

煅烧—

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2.必考的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 调节溶液的pH 控制温度 控制压强 使用催化剂 趁热过滤 冰水洗涤 3.提纯方法 方法 水溶法 酸溶法 碱溶法 目的 除去可溶性杂质 除去碱性杂质 除去酸性杂质 条件内容 常用于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H反应,使溶液的pH增大;不引入新的杂质 根据需要升温或降温,改变反应速率或使平衡向需要的方向移动 +改变速率,使平衡向需要的方向移动 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大量析出 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3

氧化剂法或还原剂法 加热灼烧法 除去还原性或氧化性杂质 除去受热易分解或易挥发的杂质 如除去酸性铜溶液中的Fe等 3+调节pH法 4.分离方法 (1)过滤:分离难溶物和易溶物,根据特殊需要采用趁热过滤或抽滤等方法。 (2)萃取和分液: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提取分离物质,如用CCl4

或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3)蒸发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NaCl。

(4)冷却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易水解的溶质或结晶水合物,如KNO3、FeCl3、FeSO4·7H2O等。

(5)蒸馏或分馏: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如分离乙醇和甘油。

(6)冷却法:利用气体易液化的特点分离气体,如合成氨工业采用冷却法分离氨气与氮气、氢气。

[例1] (2017·全国卷Ⅰ)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100 ℃、2 h,90 ℃、5 h__####。

(2)“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4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FeTiO3

+4H+4Cl===Fe+TiOCl4+2H2O__####。

(3)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4

2+

2-

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