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建筑 - 图文

浅谈对生态建筑的认识

现今社会,随着大量的砍伐树木、白色垃圾的堆积、汽车尾气对大气的影响、温室效应、光污染等各方面的产生与影响,使得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地破坏。因此,人们也加强了对防治环境污染的力度和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城市绿化、低能耗、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等口号不断地提出,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生态建筑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诞生的。生态建筑在我认为,就是在适合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下,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性,来达到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目的的建筑。而生态建筑师,就是能使得这个目标成为现实而指挥、设计、创新的人。以下的一些案例是一些国内外生态建筑的典范。

一、马来西亚IBM办公楼(Menara mesiniaga)

梅纳拉商厦是一幢15层高的办公楼,是亚洲最具特色的高层建筑之一。 Menara Mesiniaga 意为“商业机器”,它综合了几种创新性的 特征:垂直绿化从北立面开始,从大厦顶部以“空中花园”和退台的方式旋转而下;建筑外部的羽板窗用做遮阳,而在不会受到直接日晒的南北立面则使用玻璃幕墙。大厦共14层,它闪闪发光的金属外壳和 螺旋退台表现出21世纪的建筑意象。人口门厅的高技派室内设计延续了室外的建筑表现手法。 这是杨经文的一件重要作

品,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建筑师控制环境和气候因素的熟练手法,特别是 “空中花园”的意象,在该事务所几项最出色的作品中均有所表现

植物从楼的一侧护坡开始,然后螺旋式上升,种植在楼上内凹的平台上,创造一

个遮阳且富含氧的环境。

办公室布置在正中而不是外围,这样的设计保证良好的自然采光,同时带有阳

台开有落地门调节自然通风量。

楼顶有一个钢和铝合金构成的棚架遮盖,遮阳顶提供一个圆盘状空间以安装太

阳能电池板。

二、新加坡展览塔楼(Editt Tower)

设计中融入了许多新构思和环境处理手法,更进一步揭示了杨经文的生态设计原则。立面设计插入凹进的平台空间和向室内开敞的空中庭园。出挑的遮阳板和斜坡道通向各楼层,以实现摩天大楼竖向空间的自然过度。

通过植物调节气候,通过活动的遮阳板以及和主导风向平行的风墙把凉风引入空中庭院和室内空间,而使空调使用降至最小程度。太阳能光电系统使用减少了对城市电网的依赖。

选择最适宜的植物重建了原有的生态系统,绿色植物沿坡道攀沿,跨越纵向空间,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