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镇村布局规划文本

市的弱质生态空间主要在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环骆马湖地区和京杭大运河、沂河、沭河沿岸地带。马陵山自然植被茂盛,其利用应以观光游览、宗教活动、文化科考和和生态旅游等为主,其开发必须规划先导、生态主导、保护性建设。骆马湖水质清澈、景色优美,是苏北平原上的一幅“水山画廊”,也是“天然生态库”,具有很好的水产品资源开发和旅游开发前景。其开发应以湖泊资源利用为主导,建设独具特色的湖区经济,从而全面保护,适度开发。京杭运河形成了独特的古运河文化,具有猩红、灌溉、航运、饮用水源、汉阳调节气候等功能,必须进行保护性利用,可以窑湾古镇为中心,以运河为依托,营造两岸质朴和天人合一的自然风光,深入挖掘古运河文化,构成古运河文化风光带。 3.7空间协调与管治

3.7.1新沂市与周边地区的空间协调与管治

1、与徐连经济带的关系协调

新沂城市的发展必须树立“联合融入”徐连经济带为主的思想,充分利用徐州区域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和连云港作为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的窗口作用,以及新沂自身交通枢纽的位置,发展各种外向型加工工业、交通运输机械产业、环保产业和区域性市场,建设徐连经济带上的新沂。

2、与徐州都市圈的关系协调

积极参与徐州都市圈产业发展和分工,利用徐州区域性商贸大都市组织各种资源的能力,强化与徐州的空间联系和职能分工组织,强化徐州都市圈次级中心城市的地位。

3、与苏鲁边境的协作发展

新沂的合沟镇、瓦窑镇、新安镇、北沟镇、双塘镇和阿湖镇位于新沂与鲁南相交界的地方,应充分发挥边境经济带来的机遇,积极与鲁南地区进行边界贸易,开拓新的市场。在阿湖镇建设以水晶工艺品为核心的专业型边界贸易市场;在双塘镇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引导边界贸易和商业流通因素集聚;在合沟镇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引进鲁南农业技术和先进的农业项目;在新安镇建设大型区域性市场,促进边境地区城镇的合作经营和开发。另外,还要协调水资源利用,整合旅游资源,协调国家和省际交通干道,加强市场一体化,促进边界贸易。

4、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发展定位

与徐州:接受辐射、服务徐州;与邳州、东海:相互竞争、合作发展;与连云港:利用窗口、加强协作;与宿迁、淮安: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与临沂:加强交流、边贸协作。

3.7.2市域内各镇之间的空间协调与管治

1、城镇发展时序的协调

新沂市城镇的总体发展应贯彻“中心极化、结构优化、T字发展”的战略思想。以“中心集聚、点轴开发、梯度推进、协调发展”作为总原则。

近期要极化中心新安镇,重点发展王庄镇。远期要借经济实力强的城镇的辐射作用,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来发展一般城镇,从而提高城镇的建设质量,完善城镇等级序列和城镇空间结构模式。

2、城乡建设分区

要优先建设依托中心城市、重点中心镇的地区,对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城镇远景发展用地、村庄建设用地要引导建设。对农林业发展用地、水产养殖用地、自然人文景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生态敏感区要严格控制建设。

3、城乡建设管治 (1)城乡用地组织原则

①根据市域人口向城镇集聚、镇企业向城镇工业区集中,农林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战略,城乡发展用地应贯彻“紧凑建设、集聚发展”原则。

②城乡发展用地形态组织应与周围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范围相协调。

③城镇发展用地形态组织应避免城镇沿公路两侧呈带状开发,而应以“临线成团”的形态发展为主。

④城镇用地形态的组织还应有利于市域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统一安排。

(2)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原则

规划镇区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村庄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90平方米。 (3)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规划建议在下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城镇和村庄居民点建设用地数量

分配、以及对各城镇建设用地的预留空间进行统一调整。

第四章 配套设施规划

4.1 公共设施布局规划 4.1.1公共设施的配置

采用分级集中配置,形成新沂市区—建制镇—居民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