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校社会学历年试题集锦

2003年硕士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试题 一、概念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拟合优度 2、方差

3、非抽样误差 4、民族志方法 5、概念抽样

二、简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在某一社会调查中使用了如下的职业分类:

1.干部 2.教师 3.工人 4.专业人士 5.白领阶层 请说出这种分类违背了变量设计的哪些原则并提出你的修改方案。

2、某项研究试图研究青少年的IQ状况,分别在三年级、六年级和初三对同一群学生的IQ进行了测验,每次测验采用了不同题器(scale item)的IQ量表,IQ的高低是以全部量表的总和得分来表示的。已知这三次IQ测验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2 = .56 r23 = .65 r13 = .52 请问IQ测量的信度系数是多少?并简要说明原理。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论述PPS抽样(Proportional to Population Size Sampling)的优缺点和操作步骤。 2、答题:见下表

群众参与体育活动和教育水平的交互表

文化程度 (人数) %(同类人群中参与体育活动者比率) 研究生 36 0.5

大学 中专 初中 小学

303 754 482 265

36.6 30.0 18.4 12.4

文盲 101 4.6

根据该表的统计数据能否得出群众参与体育活动和教育水平有直接关系的结论?是否有与教育水平有关的其他更直接的因素影响群众参与体育活动?试申述你的理由和检验方法(用文字表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系2004考研试题 2004年硕士生入学“社会学理论”试题 一、 概念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失序 2、理性选择 3、虚拟世界 4、文明冲突论 5、消费主义 二、 简答题,从下列中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社会网络结构中的“强关系”与“弱关系”(Granovetter)及其对企业组织行为的影响。 2、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

3、城乡二元结构 4、布劳的交换理论 三、论述题,从下列中任选两题(每题35分,共70分)

1、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情况,谈谈全球化过程中的普遍化与特殊化相互交错的发展趋势。 2、卡尔〃马克思与M·韦伯是从何种视角研究分析他们所处的社会的,这种分析视角导致他们对权利问题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3、试从两种不同分类角度对社会学理论进行分类。

2004年硕士生入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回归分析 2、简单随机抽样 3、中位数 4、条件概率 5、访谈法

二、简述题,从下列中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什么是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

2、什么是定类、定序和定距变量,列举若干个与之对应的用于单变量集中和离散趋势描述的统计量

3、试述抽样方案设计的一般程序与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试论抽样调查中误差的来源及如何减少调查误差。 2、试述什么是定性研究及如何设计一个定性研究。

北京大学历年社会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社会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深度访问 间接观察法 同期群研究 深度效度 层次谬误 理想类型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导体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分类原则有何不同,为什么? 2.试说明研究课题具体化与操作化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16分)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