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动因和内容研究

2.3利益异化:

首先,各个机关间存在贫富差距。一些履行税收和财务分配的部门,一些收取行政费用部门利用自身的便利为本机关谋福利,而不要这种条件的机关则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势必另谋生财之道。其次,以公权力为本机关谋取利益。明显的是行政许可的滥用,行政许可的设定过于随意,行政许可的内容过于宽泛,程序过于麻烦,很多东西没有公开。乱收费现象严重,成为权力寻租的病根。 再次,一些制度流于形式。例如政府采购制度,还是摆脱不了利益输送,从而严重损害公共利益。

2.4腐败现象丛生

一直以来,政府部门公款浪费的事实为群众所嗤之以鼻。近期,曹思源先生撰文指出:“仅公款吃喝,公车消费三公费用就是9000亿”。他以公车使用为例,“领导人用三分之一,家属用三分之一,司机用三分之一”。可见公款浪费之庞大,公器私用之严重。这样相当于加重人们很多负担。 问题的关键是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权力寻租的机会比较多,政府采购,房产开发中的地皮竞标,黑箱作业的现象严重,这也促使一些不法商人同政府中腐败份子相勾结,危害社会利益,很多地方突发事件就是由此而引发的。 自从“远华走私案”爆发至今,腐败份子不仅攫取国家财富的数额不断刷新,而且呈现出集团化的特点。一个机关内部集体腐败,很多政府机关间相互链接。

3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

3.1经济体制转型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社会转型从根本上说其实也是经济体制的转型,而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社会转型的基础。正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驱动下,政府职能才必然面临着转变,而作为国家宏观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和地方稳定发展的推动者——地方政府,其政府职能也随之发生着变化。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市场经济的建立必然会导致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与经济因素联系密切,还因为经济在任何社会都是稳定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力量。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必须十分关注经济的发展,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经济活动领域。这样,经济领域的变革必然会引起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方法和手段的改变,如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强

化。所有制结构形成多元化所有制形式,地方政府面临的管理对象不再是单一的国有的经济实体,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已无法被普遍采用,政府必须平等地对待各种成分的经济实体。还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趋向完善,政企分开已经是事实,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势在必行。

3.2政治体制改革要求政府职能转变

加快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依据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部署,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伟大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正稳步地向纵深发展。无视这一客观事实,片面地认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是缺乏根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国政治体制仍然明显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确实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进一步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其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深化政治领域各项改革的重要推动因素。政府究竟应当管什么、怎么管,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转变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

通过多年来的不断改革,我们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政府仍然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一些该由政府管的事却没有管或者没有管好,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仍然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转变政府职能的任务还很艰巨。必须继续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力争取得新的进展。

3.3社会环境变化要求政府职能转变

当前,我国的文化、技术、教育、法制、自然资源、人文、社会、经济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则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地方政府职能,如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造就了公民社会的出现、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等,进而要求地方政府改变自己权利作用的范围,为社会提供更为广泛的自主活动的空间,以及地方充分利用第三部门,并与其合作。地方政府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自身,保持在更高层次上与变换了的环境平衡。社会转型所导致的新社会

问题使原来的社会问题变得复杂和尖锐,要求地方政府转变职能,加强社会管理。例如流动人口不仅增大而且频繁,要求提供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加重了社会治安的职责(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管理市场和公共交通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失业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社会就业问题和就业培训问题等等,都要求地方政府采取必要的社会保障措施。原来不重要的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劳动争议、福利、保险措施等将逐渐发展为社会问题,要求社会充分发挥调节作用的同时,更要求地方政府予以规范和监控。总之,诸多社会问题若不处于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有效控制下,就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转和社会的有序发展。

4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4.1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一个政府机构过于庞大、人员过于臃肿,其财政负担会及其沉重,政府运营成本也会很高,同时行政效率低下,远远无法适应现代化行政管理发展方向的需求。建设一个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是保证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要素。要建设廉洁政府,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政府自身在反腐败中的位置与作用,以党内自身廉洁建设为基础,在群众中树立起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要从限制政府行政权力做起,建立一个有效的廉政制约机制。在外界社会重重诱惑之下,从制度和政府体制上形成有力保障公务员廉洁行政的机制。此外,必须保证每一个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广泛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尤其是来自人民群众的舆论批评与监督。建设高效政府,首要任务就是精简政府机构,建设一个高效运转的政府系统,逐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基层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通道;主动下放权力,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在加强中央宏观调控,维护中央的权威的同时,积极调动地方的主动性。建设高效政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杜绝官僚作风,推崇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逐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尽快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根本进步,从而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4.2强化市场监督职能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对市场秩序的法制化规范与监管还不够成熟,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也相较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垄断较为严重,再加上

管理松懈、执法不严、纪律松弛、甚至有法不依、违法不究,致使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较为混乱。突出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偷税、走私、骗税、逃税等,其中建筑领域弄虚作假、工程质量低劣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尽快建立与时俱进市场监管制度,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为社会建立一个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市场环境。首先,应当加快有关市场规范的法律法规建设,例如出台反垄断法,采取法律措施打破行业垄断,防止企业间相互勾结,形成价格联盟,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其次,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执法,从严治政,采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击各种违法乱纪、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再次,在石油、天然气、电力等垄断性行业政府维持公平市场秩序密切相关,在实施政企分离改革的同时,要积极建立独立的监管委员会,分离政府决策职能与监管职能,从而对政府权力进行限制。

4.3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市场经济中,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国政府“越位”的现象严重,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管理范围太宽广。对不合理、低效率的项目审批制度,已成为影响我国市场投资环境与企业自由竞争的严重问题。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摆脱了大量微观审批事项的政府,才能够研究超前性、深层次的战略性重大问题,才能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加快审批制度的改革,一要规范化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核和处理工作,从而缩小政府审批事项和审批范围;二要减少审批的环节和审批周期;三要公开审批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四要明确审批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对审批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五要改革审批部门普遍存在着的重审批、轻监管,重权力、轻责任现象。

4.4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

转变政府部门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要求,该国政府必须保证法律法规在全国统一实施,且有比较完善的合法行政体制,政府的行政过程应当是透明的、可预见的、公开的。各级政府部门应当摒弃旧的管理模式,严格地依法行政,由权力行政转变为法制行政,从随意决策转向依法办事。其次,要做到公开。透明度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改进政府管理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各级政府在其管理过程中应同时做到决策公开与过程公开。再次,要积极推行管理信息化。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尽快实现,不仅有利于提高政

府部门行政管理效率,加强政府各级机关及各级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也有利于政府与外部间的联系,使行政管理更准确、快捷地实现互动。

5结论

继续推进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与政府职能转变同步进行。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行政机构改革,至今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一个努力的目标,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它。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许多领域要同国际接轨,要按国际惯例办事,政府行使其职能,尤其是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必须相应地不断做出新的调整。我们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目标,循序渐进,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陶学荣,陶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谢宝富.当代中国政府体制论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周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王阳.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定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何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力机制与路径[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01. [6][美]罗伯特*赖克《国家的作用—21世纪的资本主义前景》,上海译文出版社; [7]吕锡伟《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其目标模式》; [8]林伟斌《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探讨》,《华东师大学报》2009年第6期; [9]刘熙瑞《切实加强积极服务型政府的研究和建设》,《新视野》2010年第7期; [10]黄曦《推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分析》,《经济学报》2009年第11期; [11]周天勇、王长江等《攻坚——十七大后中国政治体制研究报告》,新疆建设兵团出版社2007年版;

[12]高尚全《政府职能转变三题》,《人民日报》第五版;

[13]郭连成《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政府职能转换》2009年第10期; [14]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