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13《教师能力学》自学考试

的行为变化方面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把握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如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条件),学生(主体)能复述(行为动词)他人的主要观点(表现程度),也就是要明确目标行为的主体,选好刻画行为的动词,说明结果产生的情形;目标的表述要全面、适度、明确、具体、便于检测。

3.能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4.能精巧地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具体的教学步骤、学习的具体内容、选用的教学方法等,都应围绕教学目标的落实;要熟悉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了解它们的功能,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过程设计应抓主要的写在教案中。

5.能掌握教案的基本格式。教案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一般包括应包括授课班级、科目、课题、课型、课时、教学手段、方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内容。其中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它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作业设臵。

(二)编写教案的能力培养:1.认真备课,吃透“两头”;2.发挥创造性,讲究形式美;3.坚持写“教学后记”。

五、“说课”的能力

“说课”是执教者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讲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不是对备课内容的简单复述,也不是对讲课过程的简略归结,而是对整个课堂设计和教学环节的理论概括,体现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运用能力。

(一)“说课”能力的要求:

1.能熟知“说课”的内容:(1)说教材;(2)说教法;(3)说学法;(4)说程序。

2.能区分“说课”的类型:(1)从时间上,分为课前“说课”与课后“说课”;(2)从听课范围上,分为备课组“说课”、教研组“说课”、年级组“说课”、全校“说课”、

17

校外公开“说课”;(3)从“说课”的目的上,分为教研型、汇报型、示范型、观摩型、竞赛型等。

3.能把握“说课”的原则:(1)“说课”精辟,突出理论性,说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由;(2)客观再现,具有操作性,为教学服务;(3)不拘形式,富有灵活性,详略得当。

(二)说课能力的培养1.理解说课的实践价值;

2.走出说课的误区:(1)复述教案;(2)述说教学内容;(3)说教法笼统,说学法不规范。

第六章 教师的教学能力(二) 一、因材施教的能力

因材施教是指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根据其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它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科学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因材施教能力的要求:1.能定向施教。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风格,采取定向导学的方式,因人而宜地施教; 2.能分层施教。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教学目标达成的层次、提供的学习材料、练习数量难度等方面都要提出不同的要求;3.能发挥学生特长。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特殊才能,使之扬长避短,逐步成才。

(二)因材施教能力的培养1.了解因材施教的历史和现状;2.构建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3.坚持开发智力因素与培养非智力因素并重的原则。

二、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

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区别: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化指标,是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教学目标是针对学生而言,为学生的“学”起导向作用。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纲领性要点;是教学活动的指南性程序;是学生学习的激励性阶梯;是评价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成败的重要尺度。教学目的是教学要实现的总目标,也就是对教学

18

活动任务的基本的、整体性的要求和规定,它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规定着教师教学活动的总方向。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要求(如何恰当地表述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制定教学目标:(1)内容全面;(2)层次分明;(3)要求适度;(4)具体可测。

2.能恰当地表述教学目标:(1)采用表义具体、量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动词,(如“说出”、“归纳”、“说明”、“列举”等);(2)表述教学目标的主语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3)表述教学目标时要突出目标的导向性和操作性特征。

3.能优化达标教学过程,形成“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达标测评”的科学流程。

(二)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培养

1.更新教学观念;2.参与实验研究;3.从“入格”到“出格”。 三、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正确选择、恰当运用教学方法,这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

(一)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要求:1.能掌握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1)能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2)能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3)能根据学科特点选择教学方法;2.能了解选择教学方法的程序;3.能使教法与学法相契合。

(二)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培养:1.了解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和特点:(1)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2)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为基本特征;(3)把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立现代教学方法的前提;(4)现代教学方法的进行轨迹是:要学——乐学——会学;2.注重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接触和认;(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要求:1.能以感情激;(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培

19

养:1.钟情于自己;3.充分挖掘教学内容蕴涵的趣味性;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正确的方法是通向成;(一)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要求1.能示范引导,;(二)指导学生学习方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积极态度。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则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要求:1.能以感情激趣;2.能以新奇激趣;3.能以演示激趣;4.能以调整教法激趣。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培养:1.钟情于自己的职业;2.研究和把握兴趣产生、发展的规律;

3.充分挖掘教学内容蕴涵的趣味性。 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正确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学生掌握了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会更主动,求知欲会大增;经过日复一日地迁移、内化,会逐步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便有了可靠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切实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这不仅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发展潜力的需要。

(一)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要求 1.能示范引导,授之以学法。教法与学法的关系(举例说明):教与学是对立的统一,教法与学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常常受教师教法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法的同时,考虑授之以学法的问题。教法要为学法服务,学法是教法的归宿,二者的关系实际也是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关系的体现。2.能依据教材展示学法。有些教材中蕴涵着一定的学法因素,教师应立足于“导学”,引导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也学习和掌握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方法,例如课

2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