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方法》参考答案

《煤矿开采方法》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井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那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将井田划分为若干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称为阶段。 水平:井田内在一定标高开掘的水平巷道及其相近标高的开采巷道称为水平。 开采水平:设有井底车场和主要运输大巷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

辅助水平:井田开拓布置中,若用一个开采水平开采有困难时,除设一个主水平外,再在适当位置设一个

生产能力小、服务年限短、与主水平大巷联系的水平,即辅助水平。

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块段,每一块段有独立而完整的生产系统,这样的块

段称为采区。

区段:为便于开采,在采区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划分成可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的若干长条,每个长条称

为一个区段。

分带:在阶段范围内,沿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倾斜长条,每个长条布置1~2个采煤工作面,这样的条带称

为分带。

盘区:近水平煤层井田划分时,一般沿煤层主要延伸方向布置两条主要大巷,在大巷两侧划分若干具有独

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个块段称为盘区。

工业储量:是指在能利用储量中,可以作为设计和投资的那部分储量,即A、B、C级储量的总和。 可采储量:是指工业储量中可以采出的那部分储量,即工业储量减去设计损失。

设计损失:指矿井开采过程中,为了安全生产和保护井下巷道、地面建筑等技术上的需要,按设计规定遗

留在井下的一部分储量(包括全矿性永久煤柱、采区煤柱及采煤工面煤炭损失等)。

井型:为便于计划、管理、设计的定型化,机电设备等生产供应实行系列化、标准化,按矿井设计产量的

大小进行的分类(大、中、小型)。

矿井服务年限:是指矿井从投产到报废的整个服务年限。

井田开拓:煤矿地下开采,需要在井田范围内从地面开凿井筒至地下,再在地下开掘一系列为全矿井服务

的巷道通达采区,这一系列的井巷开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

综合开拓:井田开拓布置时,主、副井采用不同的井筒形式进入地下煤体的开拓方式,称为综合开拓。 分区域开拓:大型井田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开采区域,各区域共用主井的开拓方式,称为分区域开拓。 井底车场:是联结井筒和开采水平主要运输大巷或主要石门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运输大巷:为水平或阶段服务的水平巷道称为运输大巷。

采掘关系:在矿井生产中,采煤和掘进是两大基本生产环节,为了保证矿井生产持续不断,保证高产、稳

产,掘进工作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应超前采煤工作。采煤与掘进的这种关系称为准备与采煤的关系,简称采掘关系。

开拓煤量:是指在井田范围内,被已开掘了的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可采储量,其中不包括各种损失煤量。 准备煤量:是指在开拓煤量范围内,被已开掘了的准备巷道(采区上山、主要运输大巷、主要回风平巷等)

所圈定可采储量。

回采煤量:是指在准备煤量范围内,被已开掘的采煤巷道(区段平巷、开切巷)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采煤方法:即不同的采煤工艺与采区内相关巷道布置的组合。

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作面煤壁沿煤层倾斜布置、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倾斜长壁采煤法:采煤工作面煤壁沿煤层走向布置、沿倾斜向上或向下推进的采煤方法。

采区巷道布置:为了能够在采区范围内进行采煤工作,需要开掘一系列巷道通达采煤工作面,用以运输、

通风、排水、行人等,这些巷道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及其掘进顺序,称为采区巷道布置。

采煤工艺:根据采煤工作面内煤层的赋存条件,运用各种技术装备进行生产工作的技艺和方式,统称为采

煤工艺。

采煤工作面:直接进行采煤作业的场所称为采煤工作面;是由煤壁至采空区边缘的一个采煤工作空间,也

称为采场。

煤壁:在采煤工作面中,直接进行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