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下列作品的作者为老舍的有 ( ) A.《骆驼祥子》 B.《月牙儿》 C.《茶馆》 D.《狂人日记》 E.《子夜》 73.以《无题》诗著称的诗人是( )
A. 李白 B.张若虚 C.李商隐 D.李煜
7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语出于( )
A.《论语·述而》 B.《孟子·梁惠王上》 C.《荀子·劝学》 D.欧阳修《朋党论》
75、王昌龄的《出塞》属于( )
A.咏物诗 B.田园诗 C.边塞诗 D.送别诗 76、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 B.类比法 C.归纳法 D.对比法 77、晚年自称“六一居士”的是( )
A.欧阳修 B.柳宗元 C.苏轼 D.王禹偁
78、称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A.鲁迅 B.郭沫若 C.老舍 D.茅盾
79、张继《枫桥夜泊》诗中直接表白旅人感情的一句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江枫渔火对愁眠 C.姑苏城外寒山寺 D.夜半钟声到客船
80、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的是( )
A.秦观 B.黄庭坚 C.王安石 D.李清照
81、清代一部写“花妖狐魅,多具人情”的长篇小说是(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D.《聊斋志异》 8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 )
A.《孤独者》 B.《祝福》 C.《阿Q正传》 D.《狂人日记》 83、《再别康桥》的作者是( )
A.戴望舒 B.胡适 C.徐志摩 D.郁达夫 84、曾周游列国而未见用,晚年为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作出贡献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孙子 D.孟子
85、论点可以根据行文的需要,安排在议论文的( )
A.开头 B.结尾 C.中间 D.上述三处 86、“恪守”的“恪”字读音类同于( )
A.确 B.客 C.洛 D.个 87、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
A.序论、本论、结论 B.观点、理论材料、事实材料 C.准确、鲜明、生动 D.论点、论据、论证 88、《汉书》的作者是(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班固 D.班彪 89、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 ) A.屈原 B.宋玉 C.曹操 D.杜甫 90、司马谏议是指( )
A.司马相如 B.司马迁 C. 司马懿 D.司马光 91、《古诗十九首》产生于( )
A.东汉末年 B.南朝梁代 C.唐代 D.宋代
92、王昌龄最擅长的诗体是( )
A.五言绝句 B.七言绝句 C.七言律诗 D.歌行体 93、“何当共剪西窗烛”中的“何当”之意为( )
A.与何人一起 B.何时才能够 C.姓何名当的人 D.怎么担当得起 94、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 A.陶渊明 B.王维 C.杜牧 D.李商隐 95、( )是先秦一部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