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第三章筹资管理练习题及学习指导

第三章 筹资管理

第三章 筹资管理

学习目标

了解企业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的种类,掌握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筹集的方法和优缺点。

本章重点及难点

重点: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筹集的优缺点。 难点:债券发行价格确定,财务杠杆。

本章主要内容

一、筹资概述

(一)筹资的目的

企业筹资总体目的是为了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具体目的:(1)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2)偿债的目的;(3)调整资本结构的目的。

(二)筹资的要求

(1)合理确定资金需要量;(2)适时取得资金来源;(3)选择最佳投资方向;(4)认真选择筹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5)选择合适的资金来源,优化资本结构。

(三)企业筹资的渠道与方式 1、筹资渠道与方式的定义

筹资渠道是指筹措资金的来源与通道,反映资金的源泉和流量。筹资渠道属客观范畴,即筹资渠道的多与少企业无法左右,它与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及政策制度等相关。

筹资方式是指企业筹措资金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反映资金在企业的具体存在形式。筹资方式属于主观范畴,可以由企业来选择。

2、筹资渠道与方式的内容(见教材) (四)筹资的类型 1、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 2、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 3、内部筹资与外部筹资。

(1)留用利润、提取公积金和计提折旧增加的资金都属于内部筹资;

(2)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属于外部筹资。 4、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

(1)直接筹资是指企业直接与资金供应者协商筹资,无需通过金融机构作为中介; (2)间接筹资是指企业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进行的筹资活动。

二、权益资金的筹集

(一)吸收直接投资

30

第三章 筹资管理

1、吸收直接投资的种类。

按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 2、吸收直接投资的出资方式。

(1)吸收现金投资。吸收现金投资是企业最乐于接受的一种方式。 (2)吸收非现金投资。主要包括实物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 3、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缺点。

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1)吸收直接投资能提高企业的资信和借款能力;(2)吸收直接投资,使企业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将产品迅速推向市场;(3)吸收直接投资有助于企业之间强强联合,优势互补;(4)吸收直接投资与负债筹资相比,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财务风险小。

吸收直接投资的缺点:(1)资本成本高;(2)吸收直接投资容易分散企业控制权;(3)吸收直接投资筹资范围小,而且不便于转让。

(二)发行股票 1、股票的分类(见教材) 2、股票的发行 (1)股票发行方式

1)公开间接发行。公开间接发行是指股份公司通过中介机构,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

优点:①发行范围广,发行对象多,容易筹集到所需资金;②股票的流通性好,易于转让;③ 发行风险较小;④ 有助于提高发行公司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缺点:①发行成本高;② 手续繁杂;③国家有关法规限制较多,急需资金的企业往往不具备规定的条件。

2)不公开直接发行。只向少数特定的对象发行,因而不需中介机构承销。 优点:发行成本低,发行规模弹性较大,且手续简单。

缺点:发行范围小,筹资量有限。尤其在发行新股增资时,困难较多;股票的流通性差,不易于转让。 (2)股票的销售方式

1)自销。指发行公司自己直接将股票销售给投资者,而不需通过中介机构承销。 2)承销。指公司将股票销售业务委托给证券经营机构代理,包括包销和代销。

包销:是由发行公司与证券经营机构签订承销协议,全权委托证券承销机构代理股票的发售业务。对于发行公司而言,选择股票包销能够及时足额筹集资金,且不必承担发行风险。却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将股票销售给承销商。

代销:是由证券经营机构代理股票发售业务,并由此获取一定佣金。 (3)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

公司法规定,股票不能折价发行,溢价发行股票的溢价收入列入公司资本公积。 3、股票上市 (1)股票上市的意义

利:提高公司股票的流动性,便于交易;快速筹集资金;提高公司知名度;便于确定新股发行价;防止股份过分集中,分散投资风险以及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等。

31

第三章 筹资管理

不利:公司的控制权有可能分散;增加费用负担和经营压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可能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股市的人为波动可能影响企业声誉。

另外:如果对上市公司监管不力,股票发行容易助长部分企业的不负责任行为,使其成为圈钱的工具。 (2)股票上市的条件(见教材)

(3)股票上市的暂停、恢复与终止(见教材) 4、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1)发行普通股筹措的资本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无需偿还;(2)发行普通股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3)发行普通股筹资风险小;(4)发行普通股限制较少。 缺点:(1)资本成本高;(2)普通股筹资容易分散原有股东的控制权。

三、负债资金筹集

(一)短期负债资金筹集 1、商业信用

(1)定义:商业信用是指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进行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 商业信用具体形式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形式。商业信用是一种自然性融资,是一种直接信用行为。

(2)信用条件(2/10,N/30)

1)经济含义:信用期为30天,客户在购货后10天内付款,享受2%的现金折扣,超过10天付款,则不享受折扣。

2)基本要素:现金折扣、折扣期限、信用期限。 3)三种信用:免费信用、有代价信用、展期信用。

折扣百分比4)放弃现金折扣成本=1?折扣百分比5)是否享受现金折扣的决策依据

?360信用期限-折扣期限

当企业为享受折扣及早付款而筹资所付出的代价大于放弃现金折扣成本时,选择放弃;否则选择享受。 6)付款期越长,其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越小,但企业信用状况可能会受到影响。如选择放弃,则应在信用期的最后一天付款。 (3)商业信用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容易取得,不需进行人为筹资;企业如果不放弃现金折扣,不使用带息票据,商业信用筹资就没有筹资成本。缺点:期限太短,而且放弃现金折扣的代价往往很高。 2、短期借款

(1)短期借款的信用条件

1)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银行对借款人规定的无担保贷款的最高限额。信用额度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但也可以延期一年。

2)周转信用协议。周转信用协议是银行具有法律义务地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正式贷款协议。企业需就未使用部分向银行交纳承诺费用。

3)补偿性余额。该法下企业负担的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

32

第三章 筹资管理

(2)短期借款的成本

1)利随本清法。该法下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符。 2)贴现法。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3)短期借款的优缺点

优点是灵活方便且时效性强,可根据自身资金需要随时取得短期借款;缺点是筹资成本高,尤其是带有附加条件的情况下,筹资风险加大。

(二)长期借款 1、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点

(1)融资速度快,手续简单;(2)筹资弹性大;(3)筹资成本低;(4)财务杠杆作用。 2、长期借款筹资的缺点

(1)筹资风险较高;(2)限制条件较多,影响企业经营的灵活性;(3)筹资数量有限。 (三)发行债券

1.债券的种类(见教材)

2.发行债券的资格与条件(见教材) 3.债券发行价格的确定 (1)公式:

债券发行价格=债券面值×(P/F,i,n)+债券面值×票面利率×(P/A,i,n) (2)影响发行价格的因素:

票面利率、市场利率、债券期限、债券返还方式、利息支付方式。 (3)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大小关系对发行价格的影响

当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按溢价发行; 当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按折价发行。

4.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1)资金成本低;(2)筹资对象广、市场大;(3)财务杠杆利益。 缺点:(1)财务风险大;(2)限制条件多。 (四)租赁筹资 1.租赁的种类

(1)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的区别(见教材)

(2)融资租赁形式:直接租赁、售后租回、杠杆租赁。 2.租金的确定

(1)租金构成:融资租赁的租金包括资产买价和租息两部分。 ①资产买价包括资产购买价格、运杂费、途中保险费等。

②租息包括租赁公司的融资成本和租赁手续费。融资成本是指租赁公司为购买租赁设备所筹资金的成本,即设备租赁期间的利息;租赁手续费包括租赁公司承办租赁设备的营业费用和一定的盈利。

(2)租金的计算方法

3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