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
[分值:1.0] 25. 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是) (否)
[分值:1.0] 26. 职业道德教育是客观的社会的职业道德活动,而职业道德修养则是个人的主观的道德活动。 (是) (否) [分值:1.0] 27. 职业道德建设,教育是基础。 (是) (否) 28. 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离不开舆论力量的倡导和推动。 (是) (否) 29. 公民道德建设要在知与行结合上下工夫,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是) (否) [分值:1.0] 30. 团结协作是教师对待其所属的劳动集体的基本态度。P173 (是)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职业道德建设就是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秩序和伦理环境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道德支持和精神动力。 (A)
2. 贯通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统一原则是为人民服务原则。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B)
4.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是基础,其中就包括职业责任心的教育。 (A)
5. 内在价值是创造价值的潜在能力,外在价值是发挥自身创造力所创造出来的现实价值。
(A)
6.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上层建筑。 7. 从经济制度看,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们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A)
8. 集体主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表现,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则是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本质要求。
9. 政策、法律、法规是调节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10. 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同时,还要解决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问题。 (B)
11. 和谐文化必须坚持经济建设,这是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条件。
12. 个人谋求正当的利益是合理合法的。国家不仅不反对,而且大力支持。每个公民富裕了,国家自然而然就繁荣昌盛。
13. 道德修养是人们对自己的意识行为所作的自我解剖、自我改造,人们道德素质的高低,主要是由道德修养决定的。
14. 主张和实行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只是共同富裕的其中一个目标,而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A)
15. 社会主义荣辱观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它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
16. 要做到办事公道,一定要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和正确的权力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17. 个人道德缺失是腐败现象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根源。 (B)
18.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既是一种善恶评价,表现为心理和意识现象;又是一种行为规范,表现为行为和活动现象。 (A)
19. 为人民服务的最高要求,就是人民当家做主。 (B)
20. 极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立,不仅仅是一般的学术之争,还是两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立的反映。 (B) 21. 我国道德体系的世界观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B)
22. 社会主义人生观,回答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的基本价值观问题。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