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河流的自净作用从净化机制来看分为——,——,——。 二.名词解释 1,BOD: 2,COD: 3,TOC: 4,河流的自净: 三.简答题
1,什么叫富营养化? 2,氧垂曲线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一.填空题
1,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污染雨水,城镇污水 2,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
3,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污染雨水,城镇污水 4,温度,色度,嗅和味,固体物质
5,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污染雨水,城镇污水 6,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病毒 7,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二.名词解释
1,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间接反应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2,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总有机碳,水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4,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三.简答题
1,富营养化是湖泊衰老的一种表现,湖泊中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增加,导致水生植物和藻类大量繁殖,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致使鱼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而且藻类的种类逐渐减少,而个体数则迅速增加的一种现象。
2,将污水排入河流处定为0点,向上游去的距离去负值,向下游区的距离取正值。在上游未受污染的区域,BOD5很低,溶解氧(DO)接近饱和值,在0点有污水排入。污水排入后因有机物分解作用耗氧,耗氧速率大于大气复氧速率,DO从0点开始向下游逐渐减低,直至降至最低点,此点称为临界点。该点耗氧速率等于大气复氧速率。临界点后,耗氧速率小于大气复氧速率,DO又开始逐渐回升,最后恢复到近于污水注入前的状态,在污染河流中DO曲线呈下垂状,故称为溶解氧下垂曲线(简称氧垂曲线)。
第十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一.名词解释
1.表面水力负荷 2.气固比
二.填空
1.污水的物理处理法去除对象是( )。
2.按栅条净间隙,格栅可分为( )、( )和( )三种。 3.沉砂池常作为污水的一种预处理手段,主要用于去除( )。
4.根据水中悬浮颗粒的性质、凝聚性能及浓度,沉淀通常可以分为( )、(( )和( )四种不同的类型。
5.理想沉淀池划分为四个区域,即( )、( )、( )和( )。 6.常用的沉砂池形式有( )、( )和( )三种。
7.平流式沉砂池内的最大流速为( ),最小流速应不小于( )。 8.沉淀池常按池内水流方向不同分为( )、( )和( )三种。 9.沉淀池由( )、( )、( )、( )和( )五个部分组成。 10.沉淀池的运行方式,有( )与( )两种。 11.辐流式沉淀池有( )和( )两种进水形式。 12.斜板沉淀池运用的是( )理论。
13.废水中油通常有( )、( )、( )和( )四种存在形态。 14.气浮法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 )或( )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 15.按产生微细气泡的方法,气浮法分为( )、( )和( )三种。
16.加压溶气气浮法根据加压溶气水的来源不同,可分为( )、( )和(三种基本流程。
三.选择
、 ) )
1.污水通过栅条间隙的流速一般采用( )m/s。 A. 0.3~0.6 B.0.6~1.0 C.1.0~1.2 D. 1.2~1.4 2.化学混凝沉淀及活性污泥法在二沉池中间段的沉淀属( )。 A. 自由沉淀 B区域沉淀 C.絮凝沉淀 D.压缩沉淀 3.理想沉淀池的沉淀效率与( )有关。
A.池的表面积 B.池深 C.沉淀时间 D.池的体积
4.锯齿形三角堰常用于平流式沉淀池的出水堰,一般水面宜位于齿高的( )位置。
A.1/4 B.1/3 C.1/2 D.2/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