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列哪种成分是旁路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 A.C3bBbP B.C4b2a C.C3bBb D.C3bBb3b E.C5b~9 14.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所需离子相同 C.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激活物质相同 E.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
15.关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抗原抗体复合物是其主要激活物
B.C1q分子有六个结合部位,必须与Ig结合后才能激活后续的补体成分 C.C4和C2是C1s的底物
D.激活顺序为C1,2,3,4,5,6,7,8,9 E.是三条激活途径中发挥作用最晚的。 16.下列哪种补体成分与C5转化酶形成无关? A.C3 B.C2 C.C4 D.C5 E.B因子
17.能协助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A.C3a B.C3b C.C5a D.iC3b E.C3d 18.C1q能与哪些Ig的Fc段结合? A.IgG1、IgG2、IgG3、IgM B.IgG1、IgG2、IgG3、IgA C.IgG1、IgG2、IgD、IgM D.IgG2、IgG3、IgG4、IgM E.IgG、IgA、IgM、IgG4
19.参与溶细胞效应的补体成分是:
A.C3b B.C4b2b C.C5b~9 D.C5b67 E.C4b2b3b 20.能抑制C1r和C1s酶活性的物质是: A.C8bp B.DAF C.C1INH D.S蛋白 E.C4bp 21.可协助I因子裂解C3b作用的是: A.H因子 B.DAF C.C4bp D.P因子 E.HRF
22.在抗感染过程中,补体发挥作用依次出现的途径是: A.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 B.旁路途径→经典途径→MBL途径 C.旁路途径→MBL途径→经典途径 D.经典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 E.MBL途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
23.补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被称为补体的: A.炎症介质作用 B.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C.免疫粘附作用 D.溶菌和细胞毒作用 E.调理作用
【X型题】
24.关于补体系统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补体成分大多数以非活性的酶前体存在于血清中
B.补体系统激活的三条途径均是酶的级联反应 C.补体系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D.补体系统的激活具有放大效应 E.激活的补体具有生理作用和病理作用 25.能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物质包括:
A.细菌脂多糖 B.酵母多糖 C.葡聚糖 D.凝聚的IgA E.IgM 26.能裂解C3的复合物包括:
A.C5b~9 B.MAC C.C3bBb3b D.C3bBbP E.C4b2a 27.C5a的生物学效应包括:
A.介导细胞溶解 B.趋化作用 C.ADCC D.调理作用 E.过敏毒素 28.补体系统的组成包括: A.参与经典途径的C1~C9 B.参与旁路途径的B、D、P因子
C.参与MBL途径的MBL、丝氨酸蛋白酶、C反应蛋白 D.补体调节蛋白I因子、H因子、C4bp等 E.CR1、CR2、CR3等补体受体 29.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包括:
A.溶细胞效应 B.调理作用 C.引起炎症作用 D.免疫粘附作用 E.ADCC 30.补体系统的调节因子包括:
A.I因子 B.D因子 C.B因子 D.H因子 E.衰变加速因子(DAF) 31.能裂解C5的复合物包括:
A.C4b2a B.C4b2a3b C.C3bBb3b D.C3bBb E.MAC 32.关于旁路激活途径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激活物质是细菌的内毒素 B.可以识别自己与非己
C.旁路激活途径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D.旁路激活途径发挥效应比经典途径晚 E.是补体系统重要的放大机制
二.填空题
33.补体的主要产生细胞是 和 。
34.补体的激活过程有 _____、 和 三条途径。 35.补体系统由 、 和 三大部分组成。 36.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