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含解析)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

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 Al—27 Si—28 S—32 Ba—137 Ag—108 Fe—56 Cu—64 Cl—35.5 Br—80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4·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CH4、H2、CO的燃烧热分别为890.31 kJ/mol、285.8 kJ/mol、110.5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1 kJ/mol B.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

C.CO(g)+H2O(g)===CO2(g)+H2(g) ΔH=+175.3 kJ/mol

D.2CO(g)+O2(g)===2CO2(g) ΔH=-221 kJ/mol

解析: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气态水不属于稳定的化合物,A选项错误;1 mol H2完全燃烧放热285.8 kJ,2 mol H2完全燃烧应放热571.6 kJ,B选项错误;根据燃烧热的概念和盖斯定律可知,CO(g)+H2O(l)===CO2(g)+H2(g) ΔH=+175.3 kJ/mol,C选项错误。

答案:D

2.(2014·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据报道,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可用作空军通信卫星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电池放电时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 B.每消耗3 mol H2O2,转移的电子为3 mol

C.电极a采用MnO2,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有催化作用 D.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4+2H2O-8e===BO2+8H

解析: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由题给信息和电池工作原理图可知,电极a为负极,电极b为正极,负极BH-4失电子,正极H2O2得电子。电池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A选项正确;每消耗3 mol H2O2,转移的电子为6 mol,B

--选项错误;电极b采用二氧化锰,C选项错误;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4+8OH-8e-+6HO,D选项错误。 ===BO22

答案:A

3.(2014·云南省昆明三中、玉溪一中高三统考)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所示,电解总反应为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有0.1 mol Cu2O生成

解析:本题考查电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电化学原理解题的能力。根据电解的总

2

方程式可知,铜电极是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而石墨电极作电解池的阴极,氢气在石墨电极上生成,故A正确,B、C错误。当有0.1 mol Cu2O生成时,转移0.2 mol电子,D错误。

答案:A

4.(2014·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一次摸底)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是用两根金属铂作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上分别通入CH3OH和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入CH3OH的电极为负极 B.随着放电的进行,负极附近pH上升

C.每消耗1 mol CH3OH可以向外电路提供6 mol e D.通入O2的一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

解析:本题考查燃料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及电子的转移,意在考查考生对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和分析能力。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CH3OH-6e-+8OH-===CO23+6H2O,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

2H2O===4OH-,由电极反应式可知,每消耗1 mol CH3OH可以向外电路提供6 mol e-,负极附近pH降低,本题答案为B。

答案:B

5.(2014·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小班辅导(三))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图①是镁—次氯酸钠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ClO+H2O===Cl+Mg(OH)2,图②是Cr2O27工业废水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②中Cr2O27向惰性电极移动,与该极附近的OH结合转化成Cr(OH)3被除去 B.图②的电解池中,有0.084 g阳极材料参与反应,阴极会有336 mL的气体产生 C.图①中发生的还原反应是:Mg2+ClO+H2O+2e===Cl+Mg(OH)2↓

D.若图①中3.6 g镁溶解产生的电量用以图②废水处理,则理论可产生10.7 g氢氧化

3

铁沉淀

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的理解。

2-

图②为电解池,Cr2O7向阳极(Fe)移动,A项错误;图②中阳极上发生的反应为:Fe-2e-

===Fe2+,阴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O+2e-===H2↑+2OH-,阳极上0.084 g铁参与反应,0.084 g阴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22.4 L·mol-1=0.0336 L,B项错误;图①1-56 g·mol为原电池,正极上ClO-发生还原反应,且Mg2+向正极移动参与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g2

++ClO-+H

--

2O+2e===Cl+Mg(OH)2↓,C

项正确;若图①中3.6 g镁溶解,根据得失电

子守恒,则图②中阳极上放电的铁的质量为m(Fe)=56 g·mol-1×n(Fe)=56 g·mol-1×n(Mg)3.6 g8.4=56 g·mol-1×=8.4 g,根据Fe元素守恒知,产生Fe(OH)×107=3的质量为5624 g·mol-116.05(g),D项错误。

答案:C

6.(2014·吉林省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 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1160 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 ΔH=-Q,Q>574 kJ·mol1

B.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分别参加反应①、②,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不同 C.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至N2则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

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至N2,则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物质的量为1.6 mol

解析:本题考查盖斯定律及氧化还原反应,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热量,放热时焓变是负值,所以得CH4(g)+4NO2(g)===4NO(g)+CO2(g)+2H2O(l) ΔH<-574 kJ/mol,A项正确;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分别参加反应①、②时,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相同,所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B项错误;由①+②得,2CH4(g)+4NO2(g)===2N2(g)

--

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